秋访金螺村(七)‖ 刘慎之生平事迹

刘慎之生平事迹

宋德云

金螺村

刘慎之是刘仁守的次子。据《刘氏族谱》载,刘慎之生于乾隆己巳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一月十五日,卒于咸丰丁巳年(咸丰七年,1857年),如此,则刘慎之享年108周岁。但《刘氏族谱》又说他“享寿七十三岁”。

如果刘慎之是享年108周岁的话,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三·人物志(二)·耆寿》必定有记载,但事实上,该志的“耆寿”并没有刘慎之。所附的《寿翁》(90岁以上),也没有刘慎之。如此看来,“生于乾隆己巳年”,当为“生于乾隆乙巳年”之误。即刘慎之当是生于乾隆乙巳年(乾隆五十年,1785年),享年72周岁,虚岁73岁,与《刘氏族谱》的“享寿七十三岁”吻合。

刘慎之是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二·人物(一)》的称谓,《刘氏族谱》作“刘慎芝”。其兄为霭芝,弟为恒芝。

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二·人物(一)》刘仁守传记说:

次子慎之,号静甫,增贡生,能体父志,以读书为善世其家,性耿介,好施与,屡行竭资赈饥。咸丰纪元,县令拟举以孝廉方正,应诏力却之,所著《补读书斋诗稿》,经南山司马亲为阅定,择其尤惬心者录入《松心室诗话》并盛称静甫诸体皆工,而五言古尤能嗣响前人云。孙日楷、日菼、日华,皆慎之子。

国子监(图片来自网络)

译文:

(刘仁守)次子刘慎之,号静甫,是增贡生,能感受父亲对自己的期望,通过读书更好地继承刘家的风尚,性格正直,好善乐施,多次尽力赈济灾荒。咸丰元年(1851年),知县打算举荐他为孝廉方正,但当接受皇帝的诏命时,却尽力推却。著有《补读书斋诗稿》,张维屏亲自审定,选择其中特别好的佳句收入他的《松心室诗话》,并盛赞刘慎之古体、乐府、近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各种体裁的诗歌都擅长,其中五言古体特别能够继承前人的事业。刘仁守的孙子日楷、日菼、日华,都是刘慎之的儿子。

传记中说刘慎之是增贡生,是说刘慎之由增生通过报捐方式取得贡生的资格,即刘慎之考上了秀才,但因为岁考成绩不好,不能成为廪生,继而成为贡生,只好用钱买了一个贡生资格。

为什么要花钱买贡生资格呢?在科举时代,中了秀才还不能踏入仕途,只有考上举人、进士或者成为贡生,才能被朝廷委任为官员。但考上举人和进士的秀才毕竟少数,而贡生是从廪生中择优录取的,因此成为贡生的秀才也是少数,为了拓宽仕途,更为了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朝廷开辟了报捐贡生这条路,即用钱买贡生,人称例贡。由于是非正途出身,所以这样的贡生常受歧视。

传记中说到刘慎之“多次尽力赈济灾荒”,应该是有依据的。刘仁守传中有“家素封”语。“封”是“丰”的通假字,富足的意思。可知刘家是有钱人家。刘慎之继承祖业,完全有能力赈济灾荒。

乡饮宾牌匾(图片来自网络)

“咸丰纪元,县令拟举以孝廉方正。”孝廉方正是清代特诏举行的制科之一。自雍正时起,新帝嗣位,就会诏直隶省和各省的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赐六品章服,备召用。咸丰皇帝登基,按例诏直隶省和各省的府、州、县、卫分别举荐“孝廉方正”,西宁县代理知县王景瀛把刘慎之作为孝廉方正向朝廷举荐,当时是咸丰元年(1851年),刘慎之66周岁。

《刘氏族谱》载刘慎之是“乡饮正宾”。这是十分崇高的的政治荣誉。乡饮酒礼是一种地方性质的礼仪,有着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程序。首先这种以宴饮为形式的礼仪,要求各府、州、县行政长官代表朝廷亲自到场参加,以表示对宴请宾客的尊重,同时彰显礼仪的隆重。其次被邀请参加乡饮酒礼的宾客均为当地身家清白、齿德俱尊的耆老乡绅。乡饮宾的选择首先由管理地方文教的儒学官员进行考选、推荐,经地方长官进行三代政审等考核批准后逐级上报本省督抚核准,之后方准许邀请参加乡饮酒礼。为了表彰乡饮宾在地方的德行义举,除了按照规定颁发给乡饮执照以为凭据外,地方官员们还要赠送牌匾以示荣耀。同时乡饮宾还要由督抚上报朝廷,经礼部奏请皇帝批准,赏给顶戴荣身。乡饮酒礼于每年的正月和十月分别举行一次,其地点设在各府、州、县儒学明伦堂。作为政府的宴请活动,规定其经费必须从官钱中开支,坚决不允许向民间摊派。在众多的乡饮酒礼宾客中,正宾是最尊贵的一位!

乡饮酒礼(图片来自网络)

刘慎之曾为乡饮酒礼正宾,民国二十六年《西宁县志》没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西宁县志》有记载的乡饮酒礼正宾有3位:

1.伦应祥。南海人、附籍西宁。万历三十一年举人,曾任江西万载县知县。康熙六年《西宁县志·卷之九·人物志·蕲州知州伦先生传》: 广州、西宁屡请乡饮,俱正宾。 2.余至鉴。城内人。嘉庆十七年岁贡。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卷九·选举·国朝·岁贡》: 道光八年举乡饮正宾。 3.庞遇圣。庞寨人,乾隆五十九年岁贡。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卷九·选举·国朝·岁贡》:“嘉庆十三年举乡饮正宾。”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三·人物(二)》庞遇圣传记: 嘉庆十三年举乡饮正宾。 刘慎之是金螺村刘氏的四世祖,在当年的西宁县,是赫赫有名的乡绅。

本系列文章链接:

1.秋访螺村(一)

2.秋访金螺村(二)‖ 刘仁守墓碑初释

3.秋访访金螺村(三)‖ 刘仁守生平事迹

4.秋访访金螺村(三)‖ 刘仁守生平事迹

5.秋访金螺村(四)‖ 刘仁守的诗和篆刻等

6.秋访金螺村(五)‖ 刘仁守与张维屏

7.秋访金螺村(六)‖ 刘氏宗祠

(0)

相关推荐

  • 【史海钩沉】孙权后裔孙家村是一个黄店镇最早的村落

     孙家孙权后裔考 一.概况 特点:人口少 历史久 黄店镇肥皂行政村孙家自然村是一个仅有32户.125个人口的小村子.但其历史悠久,聚居在孙家至少达1300余年. 孙家孙姓集居,故名孙家.据<富春 ...

  • 族谱神主墓碑上的冠带,其源于此

    冠带,是冠带乡宾的简称,是旧时每年两次官方举办乡饮酒礼从乡间选邀接人以义的耆德老者,因戴顶着服,故亦称冠带.按明清两代的标准,乡宾的认定,需由州县等多级行政单位推举上报至本省督抚处,再由省造册报礼部审 ...

  • 秋访金螺村(八)‖ 刘慎之的妻儿

    刘慎之的妻儿 宋德云 金螺村 <刘氏族谱>载刘慎之取了三位老婆,大婆梁氏,冲乐村人,无所出,即没有生育,40岁就去世了.后娶陈氏,这陈氏是浙江海宁州人.陈氏为什么从浙江嫁到桂墟金螺村呢?那 ...

  • 秋访金螺村(九)‖ 刘慎之与李长荣

    九.刘慎之与李长荣 宋德云 金螺村 李长荣是刘慎之的好友. 李长荣(1813-1877年)字子黼.子虎.紫黼,少字文炳,号子虎居士,斋号柳堂.深柳堂,广东南海茅洲乡人,世居广州.少时师事番禺苏鸿,后师 ...

  • 秋访金螺村(十)‖ 刘慎之的诗

    十.刘慎之的诗 宋德云 金螺村 <补读书斋诗稿>是刘慎之的诗集.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六··艺文(一)>: <补读书斋诗稿>(咸丰朝刘慎之著.<松心 ...

  • 秋访金螺村(二)‖ 刘仁守墓碑初释

    金螺村村牌 更 正 昨天山人发表的<秋访螺村>(一),把金螺村弄成了"螺村",经金螺村读者指正后,山人把正文中的"螺村"全部改为了"金螺村 ...

  • 秋访金螺村(四)‖ 刘仁守的诗和篆刻等

    刘仁守的诗和篆刻等 金螺村 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二·人物(一)>: (刘仁守)著有<束修圭旨>二卷.<静远堂诗草>三卷.<礼村印述>三卷.番 ...

  • 秋访金螺村(五)‖ 刘仁守与张维屏

    刘仁守与张维屏 金螺村 虽然刘仁守的存诗极少,但张维屏的<国朝诗人征略>(二编)收入 了刘仁守大量的诗歌佳句. <国朝诗人征略>是张维屏在嘉庆.道光年间所著的大型诗话汇编.全书 ...

  • 秋访金螺村(十一)‖ 刘日楷

    十一.刘日楷 宋德云 金螺村 刘日楷,又作刘日湝.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二·人物志(一)>刘仁守传: 日楷.日菼.日华,皆慎之子. 译文: 刘日楷.刘日菼.刘日华,都是刘慎的儿子 ...

  • 秋访金螺村(六)‖ 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 宋德云 金螺村刘氏宗祠 宗祠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是一个家族的象征和精神领地,所以村落的布局大多以宗祠为中心展开.宗祠为一村之轴,一族之魂.而前面的池塘,是宗祠的画龙点睛之笔."风 ...

  • 秋访访金螺村(三)‖ 刘仁守生平事迹

    刘仁守生平事迹 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二· 人物(一)>刘仁守传记 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二十二·人物(一)>有刘仁守传记: 刘仁守,字诚存,号礼村,十四都金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