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之谜

先说简单的,工艺方面,其实青花瓷,唐朝就出现了,只是不好,是渣。

历五代,宋,到元,是科技,工艺发展的结果;还有最重要一点,元疆域最广,扩展到中西亚了,于是最凑巧的事发生了:

首先,蒙古人崇尚素雅,比如蓝、白这类色彩;

第二,在西亚发现了上好的珠明颜料,也就是青花颜料。

山东邹城市明洪武22年(1389),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的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1971年出土,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罐残高33厘米,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出生两月受封鲁王,15岁就藩。

罐的颈部缺损,罐的青花发色比较鲜艳,主体纹样为四爪云龙纹,龙的形象矫健,小头细身,胫部的莲瓣纹中夹有大括号样的莲瓣尖。

大家知道,那时候交通不发达,从西亚弄点青花料不远万里,通过骆驼,马匹,运到景德镇,是多么不容易。结果,青花料比黄金贵。

以下很好理解了:这么贵的东西,你会随便浪费在那些低档的器物上吗。

这时候,一定会请,技术最好的画师,画那些高档的器物的。所以,元青花,绘画水平是相当高的。

我也是一画瓷的,面对元青花,我是膜拜的姿态,来品味那些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财富。

以元青花典型的鱼藻纹罐为例,那线条酣畅淋漓,构图繁简得当,用最美的词赞颂它都不会过。

这只是它的表面,带给我们的视觉上的享受,其它我不多说,百度下,你就全明白。

南京市中央门外明洪武4年(1371)汪兴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纹印花龙纹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高足碗高11、口径12.9、足径4厘米。

以前中国收藏界的专家们,是不认元青花的。

自从2005年,英国人朱塞佩·埃斯肯纳齐花了2.3个亿买下了“鬼谷子下山罐”元青花之后。这种曾经不被中国认可的青花瓷,被外国人带成了香饽饽,彷佛一夜之间,元青花出现在了各大古玩市场。

这个罐子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拍卖案例,各方都是赢家。

首先,创下青花拍卖纪录,买家和拍卖行利益实现了最大化;

其次,造成了轰动效应,引起全世界收藏界对青花特别是元青花的关注;

最关键的是,这个罐子作为元青花的一个标本和标杆,把青花拍卖价大大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很明显,手中握有大量类似藏品的藏家和拍卖行。

拍下来一个罐子,带起很多罐子、瓶子和盘子,赚翻了。

埃斯肯纳齐父子

1、文物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个罐子主要体现的是其艺术价值。

2、元青花贵吗?贵,至少是百万人民币级别起价,多数成交价格在千万人民币级别,但鬼谷子下山罐确实是元青花交易价格之最,大大超过了元青花成交的平均价格。

2005年佳士得拍出来是1500多万英镑,合2.3个亿人民币,但问题是拍之前的估价是500万到1000万英镑,最后拍出如此高价也确实是出乎意料。

佳士得在拍这个罐子之前,还进行了全球巡回展出,可以说吸引了全世界的各大收藏家的眼光,能拍个好价钱也不奇怪。

3、这个罐子最大直径33公分,算得上个大玩意儿了。

瓷器越大保存就越难,而鬼谷子罐保存很完整,没有裂纹也没有缺口,品相良好,所以价格高。

青料是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只有元代和明代早期用,而且元代的苏麻离青青料和明代还有所差别,可证明此物最晚也是洪武永乐的东西,但其纹饰画法又和元代的相同,所以进一步证明了这个罐子的时间应该是元代。

4、文玩生意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证明这个东西是真的。

已知的这个罐子的流传过程是:清代被北京一户人家收藏,后来被一个荷兰领事买了下来带回荷兰,在他们家手上流传了四代。有清晰可信的流传记录,越清晰的记录,是赝品的可能性就越小。

老埃已经76岁了,还没退休。

5、从来没有一本元代的史籍记载过元代有烧青花器,此前一直认为青花的大规模烧造是明代初期,继承了磁州窑的画法才出现的,虽然有出土过晚唐的白底蓝花的瓷片,但样本极少,不认为唐宋元三朝有大规模青花烧制。

但20世纪初的时候,有位欧洲学者,发现在一个青花器上有元代的年号,经过后续的研究,才把大规模烧青花的时代提前到元代。

元代的青花器现存预计为400件左右,而绝大多数又藏于博物馆,民间流传的元青花又以鬼谷子罐体型最大,所以能卖个好价钱并不奇怪,但买了两个亿确实是超纲了一些。

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观音山,明洪武25年(1392)沐英墓出土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195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通体五层纹样,绘画精美:肩部为杂宝覆莲纹和缠枝莲纹,腹部绘萧何月下追韩信纹,绘有萧何、韩信和艄公三人,画面点缀芭蕉、竹石、松树和梅花等纹饰,胫部饰卷草纹和花卉仰莲瓣纹,有大括号式的莲瓣尖。

这件梅瓶完整无缺,是国宝级文物。

但是,民间收藏圈一方,表示非常不服,观点对立:

元青花瓷器珍贵和价格高,其实是两回事情。

珍贵,是大家对元青花的欣赏和重视程度;价格高低,是一种市场操作。

一提起元青花,很多人认为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人们在讨论、在争辩。过去一种主调认为:

元青花主要在国外,国内博物馆有几件,其余全是假的。

持有这种论调的人,其实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但是,他们却主导着这个行业。(一家之言啊)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

首先,我们谈谈“元青花”这个概念。

元青花这个概念是一位美国人确定的,这对我们来说多少是一件耻辱的事情。(耻辱换成遗憾,似乎心态就平和一些了)

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中国古陶瓷学者约翰·亚历山大·波普,对于元代青花瓷感兴趣的人来说应该是“如雷贯耳”了,虽然他并不是元青花的发现者和第一个研究者,但却是元青花研究的一面旗帜。

波普的贡献在于,他第一个分离出收藏在中东的一批元代青花瓷,并且提出了著名的14世纪青花瓷的理论。

波普研究的成果,应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他结束了此前元青花研究的混乱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使之“朝更清晰的方向迈出了脚步”。

波普的上述学术成果,集中在他所著的两本书上,即1952年出版的《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所藏一组中国瓷器》和1956年出版的《阿德比耳神殿收藏的中国瓷器》。

故宫馆藏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元,高7.3cm,口径46.4cm,足径29.8cm。

  

盘十六瓣菱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绘两只鸳鸯游弋在莲池中,一鸳、一鸯顾盼生情。内外壁均绘缠枝莲纹,茎上均结有六朵盛开的莲花。折沿上绘菱形锦纹。圈足内无釉。圈足内墙斜削。

此盘上的主题纹饰为内底所绘人们喜闻乐见的莲池鸳鸯图,这种莲池小景是元代青花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有的只绘莲池,有的在莲池中绘有禽鸟(只见鸳鸯、鹭鸶),多画在大盘、大碗的内底,亦有画在八棱大罐外壁开光内者。

我们今天说的元青花,是指元代时期生产的青花瓷器?还是元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这是两回事情。

元朝历史存在98年,版图1372万平方公里。在这个时间和空间中一共有多少窑口?这些窑口中又有生产了多少青花瓷?目前似乎没人说得清楚。

其次,元青花诞生和发展,有些人认为(好像暗指马爷哦~):元青花的诞生像没妈的孩子,突然出现,辉煌无限;突然消失,无影无踪。而且,这种观点一直主导着整个社会。

大家想想这可能吗?

世间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鼎盛、衰落四个阶段。我们不知道,不等于不存在。

第三,元代青花瓷的产量通过现存的元青花,我们应该可以看出:元代瓷器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生产规模也相当可观,产量也很大。

为啥世界现存不足200件?不觉的有些荒谬吗?瓷器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烂掉。(民间和学院之间,有时候就是针尖对麦芒)

故宫馆藏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元,高27.5cm,口径20.4cm,足径19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砂底。内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为饰,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4个纹样带。颈上绘缠枝栀子花,肩部绘缠枝莲花,腹部绘缠枝牡丹,近足处绘仰莲瓣。

第四,为啥不承认国内民间藏品?

1、水平达不到,看不懂,看不明白,又不愿意承认自己水平低,说“假”很好。

2、不是自己的东西。明知道对,可是东西不是自己的,打死也要说“假”。

3、利益。如果有很多是对的,自己高价买来的,如何出手?,拼死也要说“假”。

4、明哲保身。说“真”有风险,说“假”没责任。

5、国家没有标准。主观说了算,没有客观标准。

6、确实有很多人在造假,但不要神化造假者。

7、元青花瓷器作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一定也有高、中、低档次之分。如今人们只认可高档的青花瓷(景德镇高岭土制作的),其他认为是假冒。

8、从国外回购有巨大的利润空间,还能得到“爱国”的好名声。

9、很多鉴定专家是电视台捧起来的,大多不具有资质。

10、这个行业科学机制很低。国内民间收藏的元青花其实并不少,只是得不到重视和认可。瓷器辨别新老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能从历史的角度,抱着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历史遗存。

(以上10点,怎么火药味越来越浓了呢?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说的话不可全信呦~)

故宫馆藏青花飞凤麒麟纹盘,高7.9cm,口径46.1cm,足径26.1cm。

盘折沿,菱花式口,盘心坦平,圈足。通体施青白釉,底素胎无釉。盘内外绘青花纹饰多层。折沿上绘卷草纹,内壁青花网纹地上突出白色缠枝牡丹纹,盘心边缘环以卷草纹,中央青花地烘托麒麟、翔凤各一,空间衬以白色的莲花及朵云纹。盘外壁绘缠枝莲纹。

此器青花发色纯正,构图严谨。盘心纹饰寓意“威凤祥麟”以示天地祥和。元代青花瓷器装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青花料直接在白色胎体上描绘纹饰。另一种是以青花为地,衬托白色花纹。这种装饰形式始于元代。留白纹饰都有凸起。此盘即为蓝地白花器之代表作。

元代末期,南方农民起义群雄并起,元朝廷自然要切断苏麻离青原料的供应。

景德镇的工匠,随起义军四处奔波,起义军也需要这些生活用品,这些工匠制作瓷器时,颜料和瓷土也只好就地取材。

这类瓷器明显的胎土颗粒很大,胎质疏松,器身釉面开片密布,类似哥窑开片。青花料偏灰,没有元中期青花料的幽蓝。纹饰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朱元璋得到天下之后,景德镇又恢复生产瓷器,瓷胎又恢复了细腻,颜料沿用这种灰青料,直到永乐才又得到新的进口青料。

这种瓷器在陶瓷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多少人能看懂?市场上价格很低。

国家博物馆三层陶瓷厅内,藏有一只元青花云龙纹罐,我刚看过,强烈推荐大家去逛逛。

最后,还是请专家总结发言:

青花瓷,又名“白地蓝花瓷”,源于唐宋,盛于元明。

人们常把青花瓷比作舞台上的青衣,素雅高洁,清丽婉转,像极了中国的水墨画。

中国青花瓷自诞生至今已有700多年,却为何只有元青花价值连城?

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要从元青花的颜料来源、艺术价值、存世情况等三个方面来分析。

(以下元青花器物,均来自于大英博物馆馆藏,有点心痛啊......)

一、颜料来源

元青花的颜料,以苏麻离青(或译作苏勃尼青)最为美妙,这是一种极为纯正而又个性突出的颜料,用它描绘出的青花瓷器,因有鲜明、大方、潇洒、立体感强等诸多优点而倍受人喜爱。

苏麻离青本是产于古波斯一带独有的一种矿物质钴料。(一说是产于今伊拉克的萨马拉地区;另一说是产于伊朗德黑兰以南 400公里的格哈默沙村的山中。)

可惜的是,此料太稀少、太珍贵,从元代至正年到明朝宣德年后便绝迹了,现在,只能看到当时采掘后遗弃的一个个废洞。

元代至正年间,苏麻离青辗转万里来到中国,其中的艰辛我们难以想象。若非元朝大力开拓疆土,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古波斯一带,苏麻离青根本就不可能被发现,也就没有所谓的元青花了。

如此珍稀的颜料,自然被当时的生产者及权贵奉为至宝,被专门用于官窑中大小不同的青花瓷器的描绘。其中以大型器物,如大罐、大梅瓶上所表现出的特征最为亮丽。类似最华丽的衣彩披在了最好的模特身上,使其满屋生辉、惊艳群芳。

由于当时的生产者条件不同,所以,存在着颜料中苏麻离青料含量或多或少的问题。

即有的器物使用的多,则浓一些;有的器物使用的少,便淡一些;或在苏麻离青料中混入国产料,或浓或淡,这就是后来造成元青花瓷颜色千姿百态,几乎没有一只一样的原因。

二、艺术价值

元青花的主色调以蓝白为主,这主要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因为蒙古人喜欢白和蓝,而蓝色又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

13世纪初,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进入中国,其中有工匠、天文学家和医学家,他们带来了西域文化。

元朝建立后,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受西域文化影响的中国工匠,开始将传统的中国图案,用青花原料画在瓷胎上,烧制出赏心悦目的青花瓷,开创了一代中国人审美的先河。

元青花的题材众多,和其他瓷器多表现飞禽走兽、花卉虫鱼不同,元青花后期有大量绘有戏剧故事的作品问世。究其原因大体有两个:一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二是因为元朝后期,朱元璋长期驻扎景德镇,他对战争和人物题材的偏爱影响到了元青花。

元青花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品,它与唐宋年间的陶瓷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它使中国陶瓷从素瓷向彩瓷过渡,其丰富的绘画艺术更赋予了中国陶瓷装饰性的功用。

元青花价值连城既有上述原因,更重要的是它的自身工艺也达登峰造极的水平。

无论是颜色、画艺、质量,都是青花瓷中的上乘佳作。其雄浑矫健的造型、张力十足的纹饰、浓艳深透的青花发色、通体弥漫的雄霸之气,强烈地震撼着每个喜爱元青花的人。

三、存世情况

元青花之所以如此珍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存世量极为稀少。

东京出光美术馆藏有“昭君出塞”青花罐,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有“尉迟恭救主”青花罐,日本大阪万野美术馆有“百花亭”青花罐,英国铁路基金会有“锦香亭”青花罐。苏富比1996年拍卖的“三顾茅庐”青花罐、“西厢记”青花罐、“细柳营”青花罐,都为私人收藏。

元青花珍品,也大多深藏于距中国万里之遥的异域深宫。

其中原因在于:元青花在14世纪中期及稍后,通过贸易渠道运往西亚、南非、欧洲和东南亚等地,所以,目前全世界的元青花都固定藏于几处,从来没有分散过。

第一个是土耳其的托布卡帕皇宫,这批元青花的收藏时间是1453年,存世品质极为上乘,一共40件,从不公开展出,一直秘藏于皇宫的府库中。

第二个收藏量较大的是伊朗的阿克比尔寺,共收藏了32件。

第三个收藏地是中国江西的高安,在高安的地库里藏有19件元青花,是20世纪80年代一次性出土的文物。

正宗的元青花全世界不过300件,画有人物的元青花罐更为稀缺,全世界不足10个,都藏于博物馆和私人手中。

而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乃至全国所有的博物馆,都没有一件元青花人物罐,可见其珍罕的程度。

(0)

相关推荐

  • 成化瓷器鉴定基本知识

    成化御窑青花瓷器的绘画工艺多采用勾勒渲染法.线条不晕不散,宛如婉转游动的丝线,纤巧爽利.线条内染以淡淡的青料,整个图案给人以纤柔淡雅的美感.除白地青花瓷以外,成化御窑还继续烧造初创于宣德御窑的孔雀绿釉 ...

  • ​元青花的鉴定绝招元青花

    元青花的鉴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型. 窑工们在器物工艺把握上非常熟练,分段接胎塑造器形是基本工艺,器形朴实优美,手艺潇洒自如,淳朴的窑工在被压迫.管制的环境下,靠着祖辈传下来的高超娴熟手艺,创 ...

  • 罕见的洪武青花精品 、  “洪武二年"款瓷器   (赏析之二十七)

    明洪武(公元1368一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年号)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随着元朝的灭亡,明初的闭关政策,与中亚的贸易一度中断,进口青料(除元代剩的)十分稀少.对此,明初只有极少量青花瓷采用了 ...

  • 元青花之谜,不要以讹传讹!

    巅峰收藏  你我共享 欢迎关注公众号:<一本收藏> 先说简单的,工艺方面,其实青花瓷,唐朝就出现了,只是不好,是渣. 历五代,宋,到元,是科技,工艺发展的结果:还有最重要一点,元疆域最广, ...

  • 元青花之谜,专家也在以讹传讹

    古代艺术  民间藏家观点激烈 先说简单的,工艺方面,其实青花瓷,唐朝就出现了,只是不好,是渣. 历五代,宋,到元,是科技,工艺发展的结果:还有最重要一点,元疆域最广,扩展到中西亚了,于是最凑巧的事发生 ...

  • 浅谈;元青花之谜

    先说简单的,工艺方面,其实青花瓷,唐朝就出现了,只是不好,是渣. 历五代,宋,到元,是科技,工艺发展的结果:还有最重要一点,元疆域最广,扩展到中西亚了,于是最凑巧的事发生了: 首先,蒙古人崇尚素雅,比 ...

  • 元青花之谜,你必须知道

    关于青花,先说简单的,工艺方面,其实青花瓷,唐朝就出现了,只是不好,是渣. 历五代,宋,到元,是科技,工艺发展的结果: 还有最重要一点,元疆域最广,扩展到中西亚了,于是最凑巧的事发生了: 首先,蒙古人 ...

  • 元青花真品到底有多少存诸于世?数量成谜,还能再创天价吗?

    权威书刊多载言:元青花仅有几百件存世,目前全世界收藏元青花瓷器最丰富的机构,一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博物馆,有40件;二是伊朗国家博物馆,有32件. 但是如果你留意市场,虽然每年元青花在拍场出现 ...

  • 元青花数量成谜,还能再创天价吗?

    一本收藏 希望所有的藏友们在收藏这条路上,能少走弯路,一本万利! 公众号 权威书刊多载言:元青花仅有几百件存世,目前全世界收藏元青花瓷器最丰富的机构,一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博物馆,有40件;二 ...

  • 伊朗国家博物馆里:近距离看元青花

    古代艺术  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来自于阿迪比尔陵清真寺,阿迪比尔陵清真寺位于伊朗北部的阿尔达比勒城,伊朗萨菲王朝的创立者萨菲·阿尔·丁就安葬在阿迪比尔陵清真寺.伊朗国家博物馆现收藏有28件元青花 ...

  • 就是有这些原因:所以元青花仿不成

    颜料的唯一性 1 元代使用的颜料(钴料)分进口.国产等.这两种料早就绝迹,没有仿制的可能,因此具有唯一性.说到这里,对元代到底使用何种颜料,至2010年已出现不同意见,比如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通过机检测试 ...

  • 国宝级元青花的背后是一段泣血爱恋

    青花在陶瓷界一直是一个让人兴奋的话题-- 以价值而论,它曾保持了高不可攀的世界纪录:以故事而论,不管是自身的流传故事还是表现的历史典故,总是令人充满了好奇. ▽▽▽ 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元青花四爱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