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归纳】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气候与岩石风化详解

前言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一、气候条件
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
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尸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
二、地形条件
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另一方面,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 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三、岩石性质
1. 成分
(1)岩浆岩比变质岩和沉积岩易于风化。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物质种类多(内部矿物抗风化能力差异大).
(2) 岩浆岩中基性岩比酸性岩易于风化,基性岩中暗色矿物较多,颜色深,易于吸热、散热.
(3) 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碳酸盐类等岩石)比其它沉积岩易于风化.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 或由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通过差异风化,我们可以确定岩层产状。
2. 岩石的结构构造
(1) 岩石结构较疏松的易于风化; (2) 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较细者易于风化; (3) 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球形风化:在节理发育的厚层砂岩或块状岩浆岩中,岩石常被风化成球形或椭圆形,这种现象叫做球形风化,它是物理风化为和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
球形风化的主要条件有:(1)岩石具厚层或块状构造;(2) 发育几组交叉裂隙;(3)岩石难于溶解;(4)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被三组以上裂隙切割出来的岩块,外部棱角明显,在风化作用过程中,棱角首先被风化,最后成球状。
影响岩石硬度的因素也可分为自然因素和工艺因素两大类:
(1)岩石中石英及其他坚硬矿物或碎屑含量愈多,胶结物的硬度越大,岩石的颗粒越细,结构越致密,则岩石的硬度越大。而孔隙度高,密度低,裂隙发育的岩石硬度将会降低。
(2)岩石的硬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但层理对岩石硬度的影响正好与对岩石强度的影响相反。垂直于层理方向的硬度值最小,平行于层理的硬度最大,两者之间可相差1.05~1.8倍。岩石硬度的各向异性可以很好地解释钻孔弯曲的原因和规律,并可利用这一现象来实施定向钻进。
(3)在各向均匀压缩的条件下,岩石的硬度增加。在常压下硬度越低的岩石,随着围压增大,其硬度值增长越快。
(4)一般而言,随着加载速度增加,将导致岩石的塑性系数降低,硬度增加。但当冲击速度小于10m/s时,硬度变化不大。加载速度对低强度、高塑性及多孔隙岩石硬度的影响更显著。
在测量岩石硬度的过程中,应注意区分造岩矿物颗粒的硬度和岩石的组合硬度。前者主要影响钻掘工具的寿命,而后者则对钻进中的机械钻速起重大影响。
气候对岩石风化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气温的高低及降水量的多少等因素明显受所在地区所处的纬度、地形以及距离海洋远近等因素的控制。
风化壳与岩石风化作用息息相关,图中可以看出:
在不同气候带,岩石风化的性质与特点不同;不同气候带中温度、降水量与植被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在两极及低纬度的高山区,气候寒冷,水的活跃程度低,植被较少,化学风化缓慢而微弱,冰劈作用极为突出,岩石易破碎成为具有棱角状的粗大碎块。
在湿热气候区,气温高,降水量大,植物茂密,微生物活跃,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进行得快速而充分,风化作用的深度达数十米以下,形成巨厚的风化层。
在干旱区,仍以物理风化为主导,化学风化较弱,岩石多风化成为棱角状碎屑;由于雨水少,蒸发强烈,易溶矿物也难于溶解。
岩石风化对气候的反作用
岩石,特别是火山活动形成的岩石,在保持地球长期气候稳定和二氧化碳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流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岩石风化作用(山体和土壤中矿物质的化学分解作用)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去除,并将其转化为地球表面和海洋沉积物中的稳定矿物。
地球表面的岩石会受到受化学、生物、气候和板块构造的影响,当二氧化碳与土壤和海洋中的水结合生成碳酸时,就出现了化学风化。大约95%的地壳和地幔(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厚层)是由硅酸盐矿物构成的,是大多数火成岩的主要成分,当火山物质冷却和硬化时形成,这些岩石占地球陆地表面的15%。
岩石风化作用的增强既能减缓全球变暖,又能改善土壤健康,使作物更有效地种植和加强粮食安全成为可能。在中国、印度、美国和巴西的所有农田土壤中添加细粉碎的硅酸盐岩石,如玄武岩,可能每年从大气中清除超过20亿吨的二氧化碳。
四、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植被、地形和岩石特征等方面。
(一)气候和植被
气候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和湿度,它们是控制风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温度一方面通过控制化学反应速度来控制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另一方面又直接影响物理风化作用,如温差风化、冰劈作用。降雨量和湿度则是通过介质的温度变化、水溶液成分的变化、植被的生长来影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
在地表的不同气候带,气候条件相差很大。在两极及高寒地区,气温低,植被稀少,地表水以固态的形式存在为主,所以在该地区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尤以冰劈作用盛行为特征,而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很弱。在干旱的沙漠地带,植被稀少,气温日、月变化大,降雨量少,空气干燥,所以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非常之弱,而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如温差风化、盐类的结晶和潮解作用是这些地区风化作用的主要形式。在低纬度的炎热潮湿气候区,雨量充沛,植被茂盛,       温度高,空气潮湿,所以化学反应的速度较快,故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显著,风化作用的深度往往达数米。如果这些地区气候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岩石的分解作用便能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巨厚的风化产物。这种气候条件也是形成风化矿产——铝土矿最有利的条件。
植被对风化作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直接影响生物的风化作用,埴被茂盛生物风化作用强烈,而植被稀少的地方生物风化作用就弱;另一方面又间接地影响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过程。岩石表面长满植物,减少了岩石与空气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岩石表面的温差变化,消弱了物理风化作用。但植被的茂盛却带来了更多的有机酸和腐殖质,使周围环境中水溶液更具有腐蚀能力,从而又加速了化学风化作用的进程。实际上植被对风化作用的影响与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气候潮湿炎热,植被茂盛;而干旱、寒冷,植被稀少。
气候和植被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的气候带都有其典型的土壤类型,当气候条件发生改变时,土壤类型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有人把土壤称为“气候的函数”。如在寒冷潮湿的苔原气候带常形成冰沼土,在热带和温带的荒漠地区形成荒漠土,在温带落叶阔叶森地区形成棕壤和褐土。
(二)地形
地形条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地势的高度,二是地势起伏,三是山坡的方向。
地势的高度影响气候的局部变化,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具有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带,山脚气候炎热,而山顶气候寒冷,植被特征也不一样,因而影响风化作用的类型和速度。在我国云南的大部分地区这种现象很明显。
地势的陡缓影响到地下水位、植被发育及风化产物的保存,因而也影响风化作用的进行。地势较陡的地区,地下水位低、植被较少,风化产物不易保存,使基岩不断裸露,从而加速了风化作用的进行。
阳坡、阴坡的风化作用类型和强度也不一样。阳坡日照时间长,湿度较高,植被较多,所以风化作用较强烈。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面临印度洋,气候炎热、潮湿,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很强烈,而北坡干、冷,主要发育物理风化作用。
(三)岩石特征
岩石特征对风化作用的影响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和裂隙。
岩石成分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抗风化能力,那么由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其抗风化能力也就不同。如由橄榄石、辉石、长石等组成的岩浆岩容易风化,而由石英砂颗组成的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就很强。因此,抗风化能力较弱的矿物组成的岩石被风化后而形成凹坑,而抗风化能力强的组分相对凸出,在岩石表面就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这称差异风化作用。
岩石的结构、构造 组成岩石的矿物粒径、分布特征、胶结程度及层理对风化作用的速度和强度都有明显的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细粒、等粒矿物组成及胶结好的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风化速度较慢。
裂隙 岩石的裂隙发育使岩石与水溶液、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强水溶液的流通性,从而促进风化作用的进行。如果一些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如砂岩、花岗岩、玄武岩等,并发育有三组近于互相垂直的裂隙,把岩石切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立方形岩块,在岩块的棱和角处自由表面积大,易受温度、水溶液、气体等因素的作用而风化破坏掉,经一段时间风化后,岩块的棱、角消失,在岩石的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球体或椭球体,这种现象称球形风化作用。
研究风化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风化作用过程中,一些难溶的元素或物质在原地及其附近堆积起来可富集成有用的矿产,如铁矿、铝土矿、镍矿等。据目前的资料统计,与风化作用有关的铝土矿占世界总储量的85%;风化作用还可形成一些找矿志如“铁帽”等。研究古风化壳对了解一个区域的地壳发展历史很重要,因古风化壳代表了较长时间的陆上环境,反映了地壳的一次上升运动。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土壤是气候的函数,研究古土壤(主要是第三纪及第四纪的古土壤,更老的古土壤难于辨认)有助于恢复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由于风化的岩石强度减弱、透水性增加,对工程建筑极为不利,所以在修建大型工程时要了解风化壳的分布和厚度以及被风化岩石的强度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此外,风化壳及风化作用研究对于农林业种植及国土利用也具有现实意义。
试题链接
(2016海南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9~20题。
19.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
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
20. 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19. D   20. C
【解析】
本题组以地表岩石的物理风化定义为背景材料,以理想状态下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为切入点,考查外力作用之风化、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大气受热过程、气温日(年)较差、自然带等相关基础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本题以文字的形式入题,并没有给出地理题常见的图表形式,题组难度较大,对解题者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要求较高。解题者要注意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与分析,同时要注意的是在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中,温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解题者在充分调用相关的地理知识的基础上需要有明确的逻辑分析与推导能力。
19.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所给的限制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即地表覆盖、风等就不用考虑了,按照材料信息即需要找出气温日较差大的坡度即可,同时还要根据材料信息知道什么是物理风化。根据所学知识,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偏北坡为阴坡,接受太阳辐射最弱,所以其日较差小,物理风化作用弱,由此可将A、B排除。对于两个偏南坡,调用所学知识,可知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不是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地方时12点的时刻,一般是在下午14时左右,因为气温的升高是由于地面的能量收大于支来实现的。地方时12点,只是当地太阳辐射量最大,地表接收太阳辐射最多,但其后时间段内陆表虽然接收太阳辐射量减少,可由于地表太阳辐射的支出还是小于收入,故大气温度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这一阶段,太阳辐射在西南坡,其维持气温较高的状态时间更长,气温最高状态也在此时间段内,所以在所给的各选项中可知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山坡一天中温度最高的状态时太阳直射在西南坡范围。当太阳落山之后,气温下降,各个坡面均接收不到太阳辐射,受周围大气温度的影响最低温度在所给各选项的不同坡度中各处大致相同,而气温日较差则是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由此可知西南坡的温差最大,故C错D对。
(东、西坡所获得的辐射能虽然相近,但大部分地区在暖季时西坡比东坡气温高的原因是:早上太阳直射东坡时,露水蒸发消耗了较多的太阳直接辐射;下午太阳直射西坡时,消耗于蒸发的热能减少,分配于增加土温和气温的热能增多,因此西坡较为干热。)
20.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物理风化最弱的地方应该是日较差最小的区域。从选项所给的四个自然带中,可知热带雨林带位于赤道地区,由于多雨,昼夜气温变化和其它选项相比较小,因此物理风化最弱的自然带应为热带雨林带,C对;而温带荒漠、草原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天气晴朗少雨,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少,升温快,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降温快,故这两种自然带所在区相较热带雨林带所在区昼夜温差变化较大,风化作用较强,A、B错;而亚寒带针叶林带也因降雨少,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D不符。
故本题正确选C。
风化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大类,其中生物在物理和化学风化中起到主要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②到①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逐步减弱
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2.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 B   2. B
【解析】
1.湿度增加,物理风化减弱,化学风化增强;温度升高,物理风化增强,化学风化增强;图中从②到①气候由湿变干,生物变得稀少,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逐步增强,A错;从②到③气候由热变冷,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B正确;从③到④,气候由湿变干,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C错;从④到①,气候由冷变热,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D错。选B正确。
2.气候越湿,温带越高的地方,生物量越多,地表的风化壳越厚;②地湿热,风化壳最厚。选B正确。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我国珠江口庙湾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最为典型,它多出现在裸露的巨大砾石顶部,及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岩石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矿物转化。左图示意风化坑剖面,右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岩石按成因分类,庙湾岛的风化坑属于右图所示的(   )
A.①类岩石   B.②类岩石   C.③类岩石   D.④类岩石
(2)形成庙湾岛风化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物理风化   B.化学风化   C.流水侵蚀   D.海浪侵蚀
(3)在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易形成风化坑的主要原因是(   )
A.利于潮水涨落,加速海浪侵蚀
B.利于凹坑积水,促进化学风化
C.利于风化物迁移,增强流水侵蚀
D.利于吸收太阳辐射,加快物理风化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本题以珠江口庙湾岛上风化坑的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岩石的分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庙湾岛上的风化坑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而侵入型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表冷凝形成的。依据图2判断,①为侵入型岩浆岩,②为喷出型岩浆岩,③为沉积岩,④为变质岩。故答案选A。
(2)本题以珠江江口庙湾岛上风化坑的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根据风化坑的概念可知,其是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再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化学元素及矿物类型的转化可以判断,该风化坑的形成主要是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故答案选B项。
(3)本题以珠江口庙湾岛上风化坑的文字材料及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貌形成的条件,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在风化坑的剖面图中,可发现坑口是有水渍线的,且风化坑概念明确指出是积水风化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风化坑的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积水,而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易于坑内保存积水。故答案选B项。
(2020·广东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风化是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向岩石背风面运动,在干燥的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在岩石表面形成坑坑洼洼的风化穴,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下图示意盐风化原理和崖壁盐风化穴景观。
(1)简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穴形成的基本条件。
(2)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岩石东南侧,分析其原因。
(3)根据盐风化穴景观图可判断崖壁的岩石为沉积岩,指出其依据。
(4)若地壳运动导致陡崖上升,推测陡崖上盐风化穴的变化特点。
【答案】
(1)具有可渗水孔隙(裂隙)的岩石结构;渗入水分含盐量较高;干湿交替的小气候环境。
(2)西北地区盛行西风迎风坡一侧(西北侧)雨水较丰富,而东南侧一般保持干燥;南侧比北侧光照强,蒸发量大,盐分易结晶,破坏岩石表面。
(3)盐风化穴沿着特定的层位发育,层间差异明显;盐风化穴沿岩石表面延伸,说明同层岩性相似;不同岩层岩性不同,符合沉积岩的层理构造特点,应为沉积岩。
(4)陡崖上升,盐风化穴分布高度增大;岩层表面形成新的盐风化穴,盐风化穴分布面积增大;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早期形成的盐风化穴崩塌消失。
【解析】
本题以盐风化为背景材料,考察外力作用对盐风化穴形成的影响、盐风化现象发生在岩石背风坡的原因、沉积岩的判断依据以及地壳运动对盐风化穴的变化特点,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规律的能力。
(1)要根据盐风化的概念并结合图示岩层中的水运动,如材料中“降水深入”“孔隙”和“干燥的背风面”等关键词思考答题切入点。岩石表面具有可渗水孔隙或裂隙结构,利于盐分随降水渗入;渗入水分含盐量较高,盐分结晶、膨胀会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干湿交替的小气候环境利于岩石风化形成风化穴。
(2)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现象发生在岩石的东南侧,主要与降水、光照、蒸发量、盐分结晶对岩石表面的破坏密切相关。结合左图中信息,结晶位置是背风坡。西北地区盛行西风,迎风坡一侧是西北侧,西北侧雨水较丰富,而东南侧一般保持干燥;且南侧是阳面,比北侧光照强,南侧昼夜温差大,蒸发量大,盐分易结晶,破坏岩石表面。
(3)要根据盐风化原理图中的“砂岩颗粒”图例和岩石表面风化穴的形成情况等相关信息思考。“盐风化是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盐风化穴沿着特定的层位发育,层间差异明显,说明岩石分层明显;图中盐风化穴沿岩石表面延伸,说明同层岩性相似,风化强度基本相同;上下不同岩层岩性不同印度不同导致风化强度不同,符合沉积岩的层理构造特点,应为沉积岩。
(4)本题要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盐风化穴随陡崖上升发生的动态变化。若陡崖上升,背风面扩大,盐风化穴分布高度随之增大;若陡崖上升,岩层表面会在陡崖底部风化,形成新的盐风化穴,盐风化穴分布面积增大;据左图分析,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早期形成的盐风化穴位于顶部,失去底部支撑,会崩塌消失。
(2020·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盛行西北风,多大风天气。海森楚鲁怪石城,分布着众多由花岗岩构成的低丘。丘体的南坡发育有密密麻麻的岩穴,而西北坡却少有出现。岩穴的内壁上有成分不同于花岗岩基岩的盐类物质。岩穴曾一度被认为是由风力侵蚀而成(即“风蚀说”)。随着科考的深入,发现该地岩穴的形成过程为:气流所携带的盐类物质在花岗岩表面沉积,后随雨水渗入裂隙中;水分蒸发导致盐类物质结晶析出,将岩体表层的矿物碎片撑裂而脱落,逐步形成岩穴(即“盐风化说”)。
(1)推断该地岩穴中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季节性湖泊或季节性河流),并说明理由。
(2)与西北坡相比,分析该地花岗岩丘体东南坡岩穴发育较多的原因。
(3)列举该地岩穴“盐风化说”较“风蚀说”合理的依据。
(4)根据盐风化说,归纳形成花岗岩岩穴的自然环境特征。
【答案与解析】
【答案】
(1)季节性湖泊。理由:该地季节性湖泊封闭,盐度高,枯水期裸露的湖床易结晶析出盐物质。
(2)东南坡光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裂隙多发育。
(3)该地盛行西北风,而西北坡岩穴较东南少;岩穴内壁上有与花岗岩成分不同的盐类物质。
(4)周围存在含盐量高的水体;岩体裂隙发育;干湿季交替明显;蒸发旺盛。
【解析】
本大题以我国河西走廊地区海森楚鲁怪石城的岩穴地貌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盐类物质来源、岩穴分布的成因、岩穴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题中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根据题意提示,比较季节性湖泊和季节性河流的水体性质即可推断该地岩穴中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蒸发强,该地季节性湖泊封闭,水体盐分不能排泄,长期积累,因此盐度高,湖床易结晶析出盐物质,枯水期时湖床裸露,在风力作用下盐类物质可以到达岩穴地区;而季节性河流每年有淡水流经,盐类物质很难积累,产生盐类物质结晶体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该地岩穴中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季节性湖泊。
(2)与西北坡相比,该地花岗岩丘体东南坡岩穴发育较多的原因应从裂隙和盐类物质沉积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北坡为阴坡,东南坡为阳坡,东南坡为阳坡,东南坡比西北坡光照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因此东南坡白天温度更高,导致东南坡昼夜温差较大,物理风化作用东南坡比西北坡较强,出现的裂隙东南坡较多,容易形成岩穴;当地西北风强劲,携带盐类物质的西北风在东南坡风力减小,盐类物质容易在东南坡沉积,从而促进岩穴形成。
(3)该地岩穴“盐风化说”较“风蚀说”合理的依据可以从“盐风化说”合理依据和“风蚀说”不合理依据来看,如果“风蚀说”合理,当地盛行西北风,应该西北坡受到侵蚀的强度更大,而实际情况是西北坡岩穴较东南少;岩穴内壁上有与花岗岩成分不同的盐类物质,说明当地不是以侵蚀为主,应有沉积作用存在,说明“风蚀说”不合理。从“盐风化说”合理依据来看,西北有大量盐湖盐滩,盐类物质容易在东南坡沉积,形成盐风化;当地日温差大,容易出现岩石裂隙,从而促进盐风化作用。
(4)形成花岗岩岩穴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信息表明的岩穴形成过程进行归纳。材料信息表明,“盐风化说”认为,气流所携带的盐类物质在花岗岩表面沉积,后随雨水渗入裂隙中,水分蒸发导致盐类物质结晶析出,将岩体表层的矿物碎片撑裂而脱落,逐步形成岩穴。因此该地区周围应存在含盐量高的水体,提供盐风化作用的盐类物质;当地岩体应有裂隙发育,有利于含盐液体渗入裂隙;当地应干湿季交替明显,湿季表层岩类物质随雨水溶解渗入裂隙,干季水分蒸发导致裂隙中盐类物质结晶析出,同时也容易导致产生季节性湖泊,提供盐类物质;当地蒸发旺盛,一是有利于当地湖泊形成盐类物质,而是有利于裂隙中水分蒸发盐类物质结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