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每一个走在努力道路上的人,都会有动摇和怀疑的时刻,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有没有意义?
当原本奋发向上的心情,就会转变为怀疑、迷茫,吞噬我们的勇气。
如果看不到希望,还要不要坚持下去?
今天要向大家推荐一部电影《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希望能为生活在都市,为自己生活忙碌打拼的人们,重新找回生活目标。
男主角米尔曼,是一个美国大学生,长相帅气,身材健美,家庭富裕,成绩一流,常人会有的烦恼与他绝缘,可他也有自己的烦恼——他渴望通过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考核,成为世界锦标赛男子吊环选手,最终获得金牌。为此,他拼命练习,全年无休,奉献出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是体操队的明星队员。
然而,在米尔曼的心中,埋藏着不知名的恐惧,和对生活的厌倦。每天夜里,他都会做同一个噩梦——梦见自己从吊环上坠落,双腿碎成无数个碎片,洒满整个天地。而梦里总会出现一个左右脚穿着两只新旧不同的鞋子的人,拿着扫把,将碎片打扫干净,不留一点痕迹。
有一天,米尔曼又一次从梦中惊醒,他起身出门,在深夜的加油站意外结识一名身份成谜、能够瞬间跃上屋顶的老人,米尔曼惊讶地发现老人穿着不一样的鞋子。因为老人总是向他抛出哲学问题,他戏称他为“苏格拉底”。
从今往后,每当困扰,米尔曼就会来向老人寻求指引。整部影片讲述的,就是米尔曼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之下,以全新的训练方式锻炼自己的心灵与肉体,最终破茧成蝶的故事。
你每天都走在,你所渴望的道路上吗?
在结识之初,苏格拉底的诘问曾让米尔曼哑口无言。而当米尔曼告诉苏格拉底,自己为了奥林匹克刻苦努力,可苏格拉底的一句话让他呆若木鸡。
体操队明星落荒而逃。在此之前,他的整个生活都压在了比赛上,他无法去想象哪怕一秒钟,自己有可能无法参加比赛,那一种可能性的存在,足以粉碎他全部的坚强。
从心理学的角度,这其实很像心理咨询师常常对求助者做的事,我们会说,那一刻,苏格拉底将米尔曼的潜意识中大量的焦虑提升到了意识的层面,他无法承受,所以逃走。
但是,意识到焦虑只是第一步,如何处理它,才是接下来的正题。
米尔曼回到了加油站,再次寻求苏格拉底的帮助,他们一起吃宵夜。米尔曼用手快速抓着来吃,苏格拉底则让他慢点,品尝食物的滋味。
实践一切!这一句话,蕴含了极为深刻的正念思想。
我们每天吃饭,睡觉,走路,排队,从一个地方赶到下一个地方,在许多人心里,一天中这些无聊的时刻是灰暗的状态:吃饭只是为了有力气干活,睡觉只是为了有精力做事,走路开车,不过是奔赴下一个目的地,闪光的是前方,是未来,是下一个时刻,而不是苟且的现在。
所以我们埋头赶路,像狗一样大口吞咽,睡得比鸟儿还少,为的就是快点,再快点,把这些平凡时刻压缩,再压缩,好赶快去拥抱那些闪光的时刻,例如约会,表演,在台前展现自己。为了这些短短的瞬间,我们抛弃了幕后的一切,让它们在含混中度过,全然忘了那是我们绝大部分的生活。
品尝你的食物,重视你的过程!苏格拉底敲着黑板如是说。要爱上你的生活,要想过得快乐,你就不能把聚光灯只打在生活的一小部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你独一无二的人生,你不去感受,就稍纵即逝。
你觉得你很懂美食,可你是个差劲的吃饭选手。你回忆得出昨天午餐的滋味吗?你还记得前天和朋友聚餐的菜谱吗?你当然不记得,因为你活在别处,你在赶路,所有每秒的风景从你窗前路过,而你满心只有目的地,什么都没看到。
只要你得到了想要的,就会快乐吗?
故事中,这一对亦师亦友的组合经历过不少冲突和波折。米尔曼尝试去集中,他尝试去做苏格拉底教给他的所有事,可他看不到意义。
“你真觉得这个训练值得我付出时间?我看不到一点收益!我的体操成绩没有提高,而我的教练以为我在吸毒,因为戒酒和禁欲,朋友们以为我是神经病,我到底为什么要坚持?”
“你只是一个加油站的管理员,为什么觉得自己可以教我这些,说不定你只是个失败的社会人,误入歧途觉得我们只要放下一切,就会变得快乐,那我问你,你快乐吗?”
每一个走在努力道路上的人,都会有动摇和怀疑的时刻,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有没有意义?改变到底产生在哪里?如果看不到希望,还要不要坚持下去?这时,原本奋发向上的心情,就会转变为自我否定的怒气,怀疑、迷茫、痛苦就会乘嚣而上,吞噬我们的勇气。
我们可能会跌落回原来的生活里,就像米尔曼在剧中那样,放弃了禁欲的修行,而沉溺于欲望里,“只要我得到了想要的,我就会快乐。”
像下图这样,冷静而沉稳地指出对方的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要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
米尔曼还是走了。他转身投入了原先厌弃的酒肉财色的肤浅生活,大口大口满足自己的感官欲望,他感觉好极了。这一刻,确实如他所说:“当我得到了想要的,我就会快乐。”
可惜好景不长,上天注定要给米尔曼多于常人的苦难。他最恐惧的事情发生了:一场车祸,让他的右腿粉碎性骨折。打入腿部的钢钉终生不能取出,医生告诉他,如果他配合治疗的话,恢复走路还是没问题的,而世锦赛是今生别想了。
遭遇挫折,每一颗心灵都会经历五个阶段
遭遇劫难,每一颗心灵都会经历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米尔曼也不例外。他试着回到体操队,却发现自己被教练抛弃了;他试着重新生活,却羞于见到训练的同伴;他用拐杖把过去的奖杯砸烂,在愤怒中重新感受自己的存在。最后,他站上天台,让自己在寒风中冷静灵魂。
当米尔曼爬上楼顶,跨出栏杆,颤巍巍想要终结自己的生命。
正在这时他听到,一个嘲笑他的声音。
偱声望去,那竟是另一个自己。一个双腿健全,能做出各种体操动作的米尔曼。
这个自我对他极尽嘲讽之能事,在对他残酷无情地一番羞辱之后,打算拉着他一起坠楼去死。
他猛地把米尔曼拉向虚空,米尔曼拼命后退,两人僵持着。
而米尔曼含着泪水,说出了这样的话:
黑暗的米尔曼难以置信,他开始愤怒地咆哮,他指责米尔曼,如果没有他过去的成功和辉煌,哪里会有米尔曼曾经获得的哪些荣誉?但每咆哮一句,两人间的联结越松懈:
那一瞬,松手,黑暗的米尔曼坠楼。醒来,米尔曼发现自己还活着,不是在地狱,而在床上。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段非常有分析价值的梦境。米尔曼在梦中看见的自己,是他原先自我的一部分,是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人生赢家”的身份。他的好成绩、好家境,这一切他维持起来的外在标签,是他长久以来引以为傲的东西,也是他为自己人生所做出的定位。
而如今,这一切都没有了,他失去了全部的光环,也彻底地迷失。他的内在自我迫切地需要寻求一个新的定位,而他原先内心对这些光环的执着和追求,就成了他继续生活的阻碍。
只有你,才能为自己做最正确的决定
天台上的僵持,其实是发生在米尔曼内心的斗争,他在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为了获得成功,还是作为一个人来生活?
那个傲慢的自我在他心中咆哮着:“没有了成功,不如去死!因为除了这些,你本就一无所有!”
而他另一半的自我意识却说:“我要活,哪怕失去了这一切,我也能作为一个人,活下来。”
傲慢的自我问:“你知不知道,没有了我,没有这些光环,你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另一半的自我说:“我不知道,但我愿意用余生去寻找。”
不要小看自我定位这件事。你给自己什么样的定位,你才知道要往那个方向去生活。如果没有定位,人生就会停滞不前,你不知道自己从哪来,就不会知道自己要往哪去。
一张地图摆在你面前,你起码要先找到自己在地图上的哪个点,然后才能制定路线。
活在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听从社会对我们的定位来生活。如果要挑选一些字眼来形容自己,我们大概会说,自己是某某学校的学生,某某公司的员工,某人的子女,某人的爱人,或者,我曾是某领域的获奖者,是某领域的优秀的人。
因此,我们对应的行动就会是,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孝顺父母,关爱他人,或者在某个领域不断努力,争取成绩。
世界如此之大,我们用来定位自己的坐标却是如此的简单,完全依赖于外界,以至于脱离了外界,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找到自己。
而米尔曼失去了与这个坐标轴的一切联系,他原先一切目标就是为了体操,而现在,这个目的地,从他的人生雷达上消失了。而他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么,抛弃旧的定位方式;要么,去死。
面对这样的绝境,他做出了惊人却正确的选择。一个人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对自己心中长久以来的那个身份说出,“该放手的是你”。片中米尔曼双手颤抖,双目流泪,对前路一片茫然,但他还是一点点放开了拉着那个米尔曼的手,任凭他厉声呵斥,惊声尖叫,引起自己无限恐慌,也要坚定信念,让他消失在潜意识深处。
许多人,也经历过同样的过程。前路是一片茫然,放眼是一片漆黑,可他们心中仍然怀有希望,他们的内在意识仍然为自己指明前进的方向,无论多么艰难的决定,无论徘徊挣扎多久,他们最终都能为自己做下正确的决定。我们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完全是因为我们胸中的那点火光,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米尔曼重新回到了苏格拉底的加油站,踏回自我成长的旅程。杀死了心中的旧身份,他的心不再有过去的束缚。
影片中苏格拉底的形象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工作的地方是加油站,是让车子重新获得动力,跑起来的地方。这与他对米尔曼所做的事,有着隐秘的呼应。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也曾说过,自己是一只牛虻,而雅典是一头牛,自己要做的,就是不断让雅典处于前进之中。
但苏格拉底是否真实存在,故事并没有做具体的交代。而原著作者,也就是米尔曼本人(他是真的体操运动员,也真的在粉碎性骨折之后获得过世锦赛冠军),他曾说:“苏格拉底是他人生中所有老师的总和”。
在深夜和清晨的交汇处,你是否也曾躺在床上,对自己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命运,满怀惆怅,深感迷茫?是否也曾感到,自己拥有的越来越多,可快乐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得?
也许,你需要的并不是是更多的金钱,更美的外貌,而是和内心的自己对话,问问它想要去的地方是什么。在这样的时刻,欢迎你走出家门,到拐角处的加油站,见见苏格拉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