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书,到底说了些什么?
谈到《周易》一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算命、八字、算卦等一些迷信的东西。
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因为《周易》一书虽然源于占卜,但它却是五经之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起源之一。
我们先看“易”的起源。
据历史的记载,夏商周三代都有“易”——夏有《连山》易,其起于艮卦,艮为山;商代有《归藏》易,其起于坤卦,坤为地,坤为承载收藏之意;而周代,顾名思义,也有《周易》,《周易》一书,起于乾卦,乾为天,乾为起始之意。
汉代著名史官司马迁在《史记》中讲“文王拘而演周易”。
由此可见,在商末周初,《周易》一书就已经存在,否则,周文王又何推演呢?
又如在《系辞》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即: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使作八卦”
如上所说,“包羲氏”就是伏羲,大意是说,伏羲通过观察天地自然现象,从而画出了八卦,而这正是《周易》的基础,也是《周易》的起源。
后来《周易》又经历周文王的反复推演,并创造了六十四卦——周文王为了让人更直观的理解各卦的内涵,于是他又给每个卦都起了卦名,并作了卦辞。
又后来周公旦摄政,他又在文王六十四卦的基础之上的每一个卦上都加上六个爻,并填上了爻辞,最终构成了384个爻辞,这就是《周易》的成书过程。
但是由于时代、习俗以及文字的演变,到春秋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读懂《周易》了,于是孔子等圣人,都曾经专门对《周易》进行过解读,而“十翼”正是十篇最著名最原始的解读文章,只是这十篇文章到底是不是孔子所作,目前还有争论。
所以,从这个过程来看,《周易》一书绝非天书,也并非神秘不可测,更不是绝世孤本,而是体现古人对事物运行规律描述和对世界抽象解释的一本书。
言外之意,《周易》一书,其实是将世间万事万物的状态归纳到六十四卦里面的384爻当中。
而后世的人,则可以根据每个人或每件事的具体情况,对照《周易》中的卦象,并找出自己的问题与不足,甚至推演并预知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周易》一书所诠释的内容。
当然,很多人在对照或诠释的过程当中,往往容易走偏,甚至误入迷信,这或许就是很多人误把《周易》一书的内容当成迷信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