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听过食肉菌吗?感染后死亡率特高的那个
11月22日,多家媒体报道一则“七旬老人被蟹钳伤手,导致死亡”的新闻。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导致流血出现各种小伤口,一般的处理方法也就是压迫清洗一下,不出血就行了。
新闻中则是一例食肉菌感染所致的坏死性筋膜炎,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一种什么细菌?为什么这么厉害?日常生活该如何处理才能避免遇到如此凶残的细菌?
一、食肉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
食肉菌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国外小报上,后来也被医学界采用作为非专有名词。应该说,食肉菌并不是一种细菌,而是一类细菌的总称,多数患者为链球菌感染,还有克雷伯氏菌、梭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海洋创伤弧菌等,多数情况下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其中,A组链球菌被认为是坏死性筋膜炎的最常见原因。这些细菌都能够通过人体的表皮伤口、淋巴等通道感染皮肤组织、皮下组织和筋膜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也就是坏死性筋膜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以迅速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而危及生命。
虽然坏死性筋膜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由于临床病程快速而严重、死亡率高,而时常被媒体报道。今年8月,湖北阳新就有一名2岁的女童心心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2天后,心心突然高烧39℃,被抓破的伤口变成了黑紫色,送到医院才发现恶化成了坏死性筋膜炎,一度生命垂危。
二、食肉菌感染有哪些表现?
(友情提示:因过于重口,此处无图,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食肉菌感染在早期也可能无任何表现,随着感染的加剧,逐渐出现中到重度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呕吐、腹泻及脱水等流感样症状,典型的体征为感染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并迅速向周围扩散,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数小时到数天内,红斑逐渐变成暗黑色或暗紫色,多个斑片融合形成大片皮肤坏疽,皮下组织大量坏死。
此时皮肤出现特征性的紫色大水疱伴有剧痛,坏死沿筋膜表面迅速扩展,产气并出现恶臭,皮下窦道形成。局部可出现捻发音(类似在耳边捻转一簇头发时所产生的声音)。
正常情况下,病变不累及肌层,在黄绿色坏死的筋膜之下仍可见流血的肌肉保持健康的红色。若未及时治疗,病变可能进一步累及深部肌层,导致肌炎或肌肉的坏死。
三、如何诊断食肉菌感染?
确定食肉菌感染的诊断通常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查,但是遗憾的是,早期的诊断比较困难:
早期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缺乏特异性;
医务人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足,据文献报道,约75%的患者没有早期发现或被误诊;
病原学检查有一定的困难,细菌培养需要时间,快速诊断的特异性不高,以及组织活检取材问题。
当在人体组织中出现皮下捻发音,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气体的时候,已经是晚期的患者了,治疗效果一般很差。
四、食肉菌感染该如何治疗?
清创: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积极、彻底的外科清创是必不可少的,清创助于确诊, 更利于改善预后。清创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 应彻底切除坏死的筋膜、肌肉、皮肤和皮下组织,应用双氧水改变局部的厌氧环境,细致止血,对于病情严重的应行截肢手术。
抗生素治疗:对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早期、大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关键措施之一。
高压氧疗法:高压氧可使感染伤口处的氧饱和度提高1000倍,改变了局部的厌氧环境,有利于杀灭食肉菌,促进伤口的愈合。以达到增强组织的抗感染能力,阻止坏死的扩散,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五、该如何预防食肉菌感染?
从上述病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食肉菌感染的共同特点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伤口均未进行有效的处理。因此,预防食肉菌感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正确处理伤口:预防食肉菌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保护皮肤的完整性。但实际上这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当皮肤破损后,一定要将伤口清洗干净,涂抹碘伏消毒伤口,保持伤口的干燥,避免污染伤口。
游泳时,要避免损伤皮肤,一旦发生皮肤的损伤应该立即停止继续接触水,进行伤口处理。
对于比较大的伤口,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处理,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慎用创可贴:创可贴只适用于小切割伤伤口,且使用前伤口要清洗消毒、保持干燥。而其他情况下,使用创可贴,反而可能对伤口不利,一是伤口没有有效的清创,二是创可贴将伤口密闭,无疑是制造了一个很好的厌氧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对糖尿病、肿瘤和肾病等抵抗力较弱的患者,出现伤口后,更应该重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