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子味美,仁、花、叶、胶均能入药。因《山海经》有“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蟠屈千里”,故亦称蟠桃。
在清代,桃作为吉祥纹饰与蝙蝠搭配,寓意福寿双全。
蝠、桃纹瓷器大多产生于雍正时期,其寿桃画法技艺高超,果实与绿叶颜色自然过渡,极富层次感,使得乾隆、光绪各朝纷纷仿制,成为中国宫廷重器的标志之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篇,是送新嫁娘歌。艳若桃花的新娘,多生贵子的愿望,满满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据说,“逃之夭夭”一词是由“桃之夭夭”引申而来,一字之差,意思却失之千里。这是古人留下的“脑筋急转弯”吗?
美品大赏:粉彩寿桃纹小天球瓶
清晚期粉彩寿桃纹小天球瓶,底色采用喷釉工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工具,用嘴把釉色“吹”上去。
图案部分以玻璃白打底,精心绘制过枝寿桃纹饰,果实饱满,枝干遒劲,叶片茂盛,颜色明暗变化过渡自然准确,层次丰富。
瓶高7厘米,宽3.5厘米,顶部与底部各有青花双圈纹。
令人称奇的是,两只瓶子,一只全彩,另一只却仅仅完成了基础部分,用玻璃白绘制出图案纹样,但并未继续上彩,究其原因,不得而知。
按理儿说,瓷器的烧制工艺和流程相当严格,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才让它成功的“逃之夭夭”,变成今天这幅样貌?
大美无言 风月无边 物来而应 关注是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