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 | 历代名家牡丹一百幅!(爱好者应收藏)

订阅

五代 黄居寀 写生花鸟

五代 徐熙

宋人《牡丹圖》斗方

【玉堂富贵图】 徐熙 轴绢本纵112.5CM 横38.3CM

牡丹花常被称为富贵花。它是花中之王。自唐代以来,牡丹就成了民间所爱的、画家常写的花卉了。牡丹与白头翁 (鸟名 )画在一起,叫做「玊堂富贵」了。图中牡丹、玊兰、海棠、杜鹃,布满全幅,最后还用石青衬地。枝叶花鸟,用墨笔钩出轮廓,然后敷以彩色,湖石下还绘了一只野禽。这种满纸点染,不留隙地的画法,显然受了佛教艺术的影响。五代时后,花鸟画盛行,徐熙、黄筌二人,一在南唐、一在后蜀,同为后世花鸟画之祖。黄筌一派的花鸟画,用重色,气象华贵,非常艳丽 ;徐熙则用「水墨淡彩」予人以超逸清雅的感觉。黄筌与徐熙的风格大不相同,因而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不错,徐熙是一位品格高尚的野逸画家,专画动植物而极少画山水,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说他「多状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以写生为主,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徐熙没有做过官,一生致力于绘画。「图画见闻志」又说 :「徐熙辈,有于双缣幅素上画丛艳迭石,傍出药苗,杂以禽鸟蜂蝉之妙,乃是供李主宫中挂设之具,谓之铺殿花,次日装堂花,意在位置端庄,骈罗整群肃,多不取生意自然之态。」这可能是一种挂在墙壁上作装饰的图案画。徐熙的生卒年不详,只知南唐于开宝末年 (公元975年),李后主降宋之后没有多久他就因病逝世了。

北宋 佚名《牡丹图页》花鸟画小品

北宋赵昌《岁朝图》台北故宫

赵昌,生卒年不详,字昌之,剑南(今四川成都)人。北宋画家,专攻花卉草虫,早年师法滕昌祐。为了深入观察,他经常在清晨绕栏谛视,手调彩色当场描绘,自号 “写生赵昌”。所作形态逼真,敷色鲜艳,为时所重。由于赵昌不轻易以画予人,故其作品传世极稀。因《写生蛱蝶图》无作者款识,又董其昌在图后所题跋:“赵昌写生曾入御府,元时赐大长公主者屡见冯海粟跋,此其一也”,遂将此幅作品定为(宋)赵昌所画。

诗塘上乾隆皇帝题曰:「盖画幅本大,或有破损处,为庸贾割去,别署伪款,所存已非全璧。」而从画幅边缘裁切的不甚自然来看,当有此可能性。(注2)幅中梅花、山茶、水仙和长春花,以朱砂、白粉、胭脂、石绿画成,再用石青填底,色彩明丽,显得富丽堂皇。其构图特殊,由湖石和繁密交错的花朵,布满整个画面,丝毫不留空地,整齐严肃,极具装饰的效果。在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提及,南唐宫廷中有被称为「铺殿花」的绘画作品,为宫院挂设之用,必需位置端庄,骈罗整肃,多不取生意自然之态(注3),而此幅作品的构图命意正与之相吻合,可作为此一风格延续的代表。

宋人戏猫图

此图绘大小八狸奴,嬉戏於湖石、花丛、绮茵、绣榻间。衣架上有两道横枨搭脑,两端出头上挑,有龙凤圆雕为饰。开光圆坐墩又名绣墩,造型如鼓,上下彭牙作弦纹及鼓钉纹样,摹仿鼓面皮革帽钉的形式。有牙子内翻马蹄足彩绘梅花漆方桌,桌上置有插珊瑚树的梅瓶、三联尊及两漆盒。据学者考证可能是明代宫廷画家的仿作。

宋人十八学士图(四幅)台北故宫

“十八学士”指唐代李世民为秦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收聘贤才,罗致四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这四幅《十八学士图》画面上只画其中若位学士,或正在对着画卷品头论足,或品茶弈棋,或赏花论诗,各学士的举止神情各异,他们的僮仆装束不同。有明显的界画风格。

宋·徐崇嗣 牡丹蝴蝶图 126.5×60.5厘米弗利尔美术馆藏

宋·徐崇嗣鸳鸯花卉图 绢本设色 181.2×98.8厘米 弗利尔美术馆藏

《传宋苏汉臣五瑞图》,中国古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幅无名款,旧题为苏汉臣,但以画风来论,较似明代作品﹐如湖石结构较为疏松﹐强调太湖石之空透性﹐但笔墨水份甚多,造形甚为平面。花木的画法花亦趋平板﹐叶之翻转并不符合自然生长原则,是为元以后之风格。在用色方面,浓艳富丽,与宋人沉着细致的风格不同。衣纹以较快速而奔放的线条画出,转折处也比较方硬,是明代浙派后流行的笔法,然而这种衣纹线条更能表现舞跳时旋转时的速度﹐使画面充满了动感与活力。

华春富贵图

花王图

滕昌祐 牡丹图

元代钱选《牡丹图》

钱选(1239年-1301年)字舜举,号玉潭,别号巽峰等,中国元代画家,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青绿山水。在元初与赵孟、王子中、牟应龙等合称“吴兴八俊”。钱选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家居习懒斋。南宋景定年间乡贡进士。善长画人物、山水。

明代沈周牡丹图

图中写生画一枝牡丹,绽蕊怒放。墨法纯熟,以极淡墨写花枝,墨色中加入汁绿写叶,淡墨写花,形象生动。上方有作者长篇题词。

沈周(1427—1509),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擅画山水,笔墨坚实豪放,虽草草点缀,而意已足,形成沉着酣肆的风貌。兼工花卉、鸟兽,擅用重墨浅色,别饶韵致;也偶作人物。名重于明代中叶画坛,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徵明等,咸出其门。后人把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慈鸟图》、《卧游图》等。

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沈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

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他学识渊博,富于收藏,交游甚广,极受众望,平时平和近人,要书求画者“屦满户外”,“贩夫牧竖”向他求画,从不拒绝。甚至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为题款,他也欣然应允。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搜罗画家,沈周亦在其中,沈周曰:“毋惊老母,旦夕往画不敢后”客人颇不平,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渴贵游可勿往。”沈周答曰:“往役义也,岂有贱哉?谒而求免,乃贱耳。”

沈周的书画流传很广,真伪混杂,较难分辨。文征明因此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明代吕纪《牡丹锦鸡图》

吕纪(1477年-卒年不详),明朝画家,字廷振,号乐愚,一作“乐鱼”。鄞(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弘治中为内廷作画,官锦衣卫指挥。善长花鸟画,近学边景昭,远师南宋院体,多画凤、鹤、孔雀、鸳鸯之类。所作生意流动,设色鲜丽;泉石布景,也点染烟润,清新有致。亦写山水、人物。与边景昭、林良齐名,为明代花鸟画的主要作家之一。

明代陆治《牡丹图》

陆治(1496-1576)明代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叔平,因居包山,自号包山。倜傥嗜义,以孝友称。好为诗及古文辞,善行、楷,尤心通绘事。游祝允明、文徵明门,其於丹青之学,务出其胸中奇,一时好称,几与文埒。工写生得徐、黄遗意。点染花鸟竹石,往往天造。山水受吴门派影响,也吸取宋代院体和青绿山水之长,用笔劲峭,景色奇险,意境清朗,自具风格,在吴门派画家中具有一定新意,与陈淳并重于世。晚年贫甚,衣处士服,隐支硎山,种菊自赏。有贵官子因所知某以画请,作数幅答之。其人厚其贽币以谢。治曰:吾为所知非为贫也。立却之。求其画者,请之而强必不可得,不请之乃或可得。卒年八十一。

明代陈淳《洛阳春色图》

此图描绘的是湖石牡丹,色墨并施。花卉用没骨写意,湖石用枯笔勾皴,淡墨涂抹,浓墨醒目,有艳丽清新之感。此图为作者五十七岁时作,体现了画家后期笔墨简练酣畅,既刚健纵肆又不流于粗犷,笔筒而神完的风格特点。

陈淳(1482年-1544年),中国明代画家。名道复,更字复父,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原是文征明弟子,后不拘师法,自成一格,擅长写意花卉。中年好作山水,师法米友仁、高克恭,提材多为江南风景。陈淳的画风属于文人隽雅一派,称为“白阳”派画家。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玉堂富贵图》立轴,绢本设色,纵200.4厘米,横103.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富丽华贵,色彩缤纷,是师法两宋院体画派的典型代表。图中绘有各色禽鸟近二十余种,嬉戏、游闹于繁茂的玉兰树及牡丹花丛中,极尽吉祥富贵之画意。用笔工整细致,兼用工笔双钩填彩及没骨画法,重彩渲染,浓艳高雅。虽画上题有“北宋徐熙本”,但从风格上讲,更接近于黄筌的“富贵体制”。

陈嘉选,明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嘉定(今属上海)人。崇祯中献书画授中书职,赐“凤池清秘”额。传世作品有《玉堂富贵图》。

陈鹤《牡丹图》立轴,纸本,水墨,纵144厘米,横53.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这幅牡丹别具特色、独成一格。以疾笔钩勒怪石,水墨晕染,枯笔点垛。用细笔短线,随意描出草丛,生动活泼。牡丹花、叶纯以墨色晕染,以水洗出花瓣重重的繁复之感。墨韵生动,清新不俗。

陈鹤,生年不详,卒于1560年,明代画家。字鸣婪,号海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好为古诗文、骚赋、词曲,书得晋人法,又擅水墨花草。传世作品有《牡丹图》等。

明代徐渭《牡丹图》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徐渭晚年以卖画为生,但从不为当政官僚作画,“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畴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寝”,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不出,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以73岁高龄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明代唐寅《明代仕女图》

图绘高髻簪花女子,右手持纨扇,左手擎一枝牡丹,露出无限眷惜之意。仕女形象娟秀端丽,眉目和发髻钩勒精细,晕染匀整,具北宋李公麟圆细流利之笔;衣纹线条遒劲畅利,又吸取南宋李唐及元人刚健方折的笔法,具有刚柔相济,工写并用的特点,创明代仕女画的新典型。

唐寅(1470~l 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解元,会试时因科场舞弊案牵连而被革黜,后游名山大川,致力绘事,卖画为生。山水法李唐、刘松年兼及宋、元诸大家,融汇贯通,或细润秀雅,或苍劲活泼。兼工人物,尤擅表现婀娜娉婷的仕女,灵活素净。为明代“院体派”及“吴派”的健将。传世作品有《秋风纨扇图》、《孟蜀宫妓图》、《临韩熙载夜宴图》等。

清代恽寿平牡丹图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史、东园客、巢枫客、草衣生、横山樵者。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其山水画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韵、情趣取胜,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他又善诗文和书法,诗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书法主要学褚遂良,被称为“恽体”。

清代樊圻《牡丹图》

清 樊圻牡丹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68.4厘米,横46.4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

此画写高低两丛牡丹,中间立一奇石。画面布置灵动飞扬,呈曲线变化。牡丹以淡墨双钩,施以淡彩渲染,有“没骨”之韵。叶片描画活泼,设笔工整。以淡墨晕染,结合皴笔,体现出奇石秀逸、坚实之感。工中带写,典雅高贵。

清代郎世宁《仙萼长春图》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清代高凤翰牡丹图

高凤翰 牡丹图

高凤翰 1744年作花石图立轴

高鳳翰(1683~1749)牡丹湖石圖

款識:荀老寅學長兄屬其藏帋為作雒陽譜,并因其佳號綴以小詩請政,如何如何?花有重陰葉有光,小為荀意寫鋪堂。試教倚个鳥皮几,定有薰人十日香。南村學弟高鳳翰筆。乙卯。

鈐印: 鳳翰(白) 西園(白) 茜春(朱)乙卯(白)翰墨之日間作(白)花部青城將軍後裔(白)

高凤翰雍正甲寅(1734年)作玉照清辉图立轴

高凤翰富贵延年立轴

高凤翰石兰牡丹立轴

高凤翰 1748年作 牡丹立轴

高凤翰 1861年作花卉立轴

高凤翰(1683~1749)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晚号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署南阜左手等。汉族,山东胶县城南三里河村人。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工诗,尤嗜砚,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

清代李鱓 牡丹图

李鱓,字复堂,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的艺术家。他出生于名门望族,为清康熙举人,尝在古北口献诗,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而入直南书房。因性情、艺术旨趣与时不合,不久便失去了兼善天下的机会。乾隆二年复出,为山东临淄、滕县令,又因不能与市俗同流而被罢黜。晚年以卖画为生,终老扬州。李鱓精于诗歌、绘画、书法,是我国古典艺术走向现代阔笔大写意的桥梁,当代艺术大师齐白石、陈师曾、潘天寿对其推崇备至,予以高度的评价。

清代邹一桂牡丹图

邹一桂(1686年-1772年),字原褒,号小山,晚号二知老人,江南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清代进士,官员,画家。

自幼受家庭熏陶,攻读经书,且酷爱绘画。雍正五年(1727年)中丁未科进士,殿试高居二甲第一名(传胪),授翰林院编修。雍正十年(1732年)任云南道监察御史。雍正十三年,任贵州学政期间,上疏整治科场弊端。乾隆七年(1742年)转任给事中。后历任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官至内阁学士。邹一桂为官履职之余,酷爱绘画,其山水效宋人,花卉学恽南田,清润秀逸,别具一格。他曾精心描绘百科花卉,并各题一诗,集成《百花卷》,进呈乾隆帝,乾隆帝深为赞赏,且亦为《百花卷》题写绝句百首。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邹一桂辞职回乡。乾隆帝南巡时,曾赐起“画禅颐寿”匾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赴京贺皇太后寿辰,加尚书衔。第二年回乡,卒于途中,年八十六。

传世诗、画作品有《春华秋实图》、《百花诗卷》、《秋山萧寺图》、《五君子图》、《小山画谱》、《小山诗钞》等。

清代袁江花果图

花果图长卷纸本设色纵32.1厘米横65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画有牡丹、芍药、萱花、月季、荷花、菊花、秋葵、水仙、萝卜、、茄子、扁豆、西瓜、桃等花果。造型窈窕,叶飞花舞。用笔简练概括,设色艳丽典雅,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特别是牡丹、芍药,笔墨不多,风姿绰约,生动逼真。墨荷笔厚重,墨汁淋漓。西瓜用墨饱满,瓜汁欲滴,笔墨功力深厚,堪称佳作。(下图为局部) 袁江,生年不详,卒于约1746年,清代画家。字文涛,晚号岫泉,江苏江都(今扬州)人。擅画山水、楼台。初学仇英,中年得无款古人画稿,遂吸取宋人画法。所作景物,曲折有致,为清代界画高手。传世作品有《东园图》、《梁园飞雪图》、《水殿春深图》等。

赵之谦 牡丹 立轴

赵之谦 壬申(1872年)作 花卉 四屏

赵之谦 贵和仙寿 四屏

赵之谦(1829~1884)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篆刻初学浙派,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吴规臣大富贵

此屏工笔牡丹为设色之本,66cm×33cm的直幅。图中两朵全放的牡丹花被两枝枝叶托着,迎着春风,艳丽娇美。画笔师法宋元,遵守传统,不越雷池。枝干淡墨勾皴,再以赭石加花青罩染;叶子正面花青底罩草绿,反叶及叶柄均平涂淡草绿,从叶尖向下罩四绿,然后用深草绿勾筋。花朵一朵姚黄、一朵朱红,花片先涂薄粉底,后用淡鹅黄和朱磦分染,瓣根染色较重。花蕊包在花心之中,未着墨色。我们从这两朵争奇斗艳、竞相怒放的牡丹花描写中,感受到春色浓郁,花木葱茏的欣欣向荣气象。《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吴女史:“画花卉,得潘榕皋(奕隽)之传,性喜艺苑,每对花写照,风枝露叶,雅秀天然。”

岁朝清供

吴规臣(清)女。字飞卿,一字香轮,号晓仙,江苏金坛人。朗斋女,吴县顾鹤妻。画花卉,得潘榕皋(奕隽)之传,性喜艺苑,每对花写照,风枝露叶,雅秀天然。兼精岐黄,通剑术。鹤令米脂,从征喀什噶尔,规臣留居吴门,夫家母家皆恃其往来金陵、维扬间鬻画供给。同时嘉兴沈谷山水,吴蕙花卉,南海黄之淑兰竹,并出冠时。

清代张熊牡丹图

张熊清供图立轴

册页 金笺纸本 水墨 淡设色 纵27.8厘米横32.3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牡丹图》,采用恽寿平没骨法绘折枝牡丹一枝,风姿古媚,潇洒秀丽,后衬金盏菊一枝,色泽明艳。

大富贵

22 居巢 1865年作富贵神仙立轴

居巢、居廉是19世纪中后期广东画坛的两位重要画家,以撞水、撞粉法绘花鸟草虫著称,自成“居派”。20世纪初,居派的绘画风格更成为了当时岭南的主流画风。岭南画派创始人之高剑父、陈树人均是居氏学生。

居巢(1811—1865),字梅生。原籍为江苏扬州宝应县,先世来粤做官,落籍番禺河南隔山乡(今在广州市海珠区)。居巢在技法上主要延续明清两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工写结合的新画风,并进一步发展了恽派的没骨法。恽氏的没骨法特别注重水的运用,以湿笔为主,色中用水,水中用色,使色与水浑然一体;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复染,点染同用。在此基础上居巢创撞水、撞粉法。撞水法即画花叶时,在干未干之际,注入少许的水,花叶的边沿带有轻微的轮廓线,色、墨有丰富的浓淡变化,有阴阳向背;而撞粉法则先施薄粉,再注水少许,将纸稍倾斜,粉色一边厚,一边薄,产生富实感的凹凸效果。居巢在拿捏用水、用色、用粉分寸总恰到好处,妙在有意无意间,似非刻意经营。这种技法创造出的鲜润透明的效果,特别适合于表现岭南明丽阳光下,带着清晨露水,映着斑驳光影下的花果鱼虫,使笔下物象具有光感、质感和空间感。居巢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的作品富有诗般意境,诗情与画意在其高超的写实技艺下到达了和谐统一,亦由此传递出一份文人宁静、雅致、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居巢的作品在当时就获得很高的评价,“尺幅兼金,人争购之”,人们将他与另一著名画家黎简相提并论,惜其早逝,其影响力却通过从弟居廉持续影响岭南画坛半个多世纪。

居廉(1828-1904),清番禺(今广州)人。巢弟。古泉隔山老人。画花卉、翎毛、草虫及人物,设色妍丽,笔致工整,但乏气韵。长指头画,尝作二十四番花信图。道光间,临川李芸甫(秉绶)聘孟丽堂(觐乙)、宋藕塘(光宝)来粤教授作花卉。

居廉 1895年作富贵寿石立轴

居廉 花卉六屏

赵之谦(1829~1884)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吴规臣字飞卿,一字香轮,号晓仙。此屏工笔牡丹为设色之本,66cm&

居廉(1828-1904),清番禺(今广州)人。巢弟。古泉隔山老人。画花卉、翎毛、草虫及人物,设色妍丽,笔致工整,但乏气韵。长指头画,尝作二十四

居廉 辛卯(1871)年作富贵蜂涌图立轴

居廉 花卉立轴

【名称】清 任熊 花卉图

【简介】扇面,洒金笺,纸本,水墨,纵19.2厘米,横54.3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扇面以纵笔恣肆的风格,写鲜花盛开之貌,设色大胆、对比强烈。红、黑、绿三重色相互映衬。叶之俯仰欹正,随意点写,又自得天成之趣。

任熊善画,在当地稍有名气。受其影响,任熊自幼喜爱绘画。父卒,又从村塾师学画肖像。凡影描勾填之法,画男女老幼之容,无所不会。因不愿死板地恪守粉本,乃窃变其法,以期画出裹在衣冠里的人体解剖结构,于是弄得“朝服翎顶者秃其颅矣,端拱者跣一足矣”,因而引起老师的不满。任熊遂离师而赴各地卖画为生。

张熊册页 纵27.8厘米横32.3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牡丹图》,采用恽寿平没骨法绘折枝牡丹一枝,风姿古媚,潇洒秀丽,后衬金盏菊一枝,色泽明艳。

张熊,又名张熊祥,字寿甫,亦作寿父,号子祥,晚号祥翁,别号鸳湖外史,鸳湖老人,鸳湖老者,鸳鸯湖外史,西厢客。别署清河伯子,髯参军。室名银藤花馆。他生于1803年,浙江嘉兴人,张熊年青时代就移居上海,参加各种美术活动。他喜爱收藏金石书画,一生收藏了一万多件古董珍玩,名扬艺林,被称为“沪上寓公之冠”。张熊精篆刻,绘画注重写生,他画的花鸟、草虫、蔬果、山水都很有功力。张熊最擅长画花卉,尤其善于画大幅的牡丹。张熊的绘画用色艳而不俗,作品雅俗共赏,时称“鸳鸯派”,是当时在上海、苏杭一带比较流行的画风。工花卉,纵逸似周之冕,古媚似王武。尤擅大幅牡丹,屏山巨幛,以寻丈计者愈见力量。兼作人物、山水,精篆刻,八分乃其馀技。平生收藏金石书画甚富,颜所居曰银藤花馆。著有题画记。妻钟惠珠别有传。张熊 (1803-1884或1886),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流寓上海。工花卉,纵逸似周之冕,古媚似王武。尤擅大幅牡丹,屏山巨幛,以寻丈计者愈见力量。兼作人物、山水,精篆刻,八分乃其馀技。平生收藏金石书画甚富,颜所居曰银藤花馆。著有题画记。卒年八十四。妻钟惠珠别有传。与任熊、朱熊合称'沪上三熊'。著作有《题画集》、《银藤花馆诗钞》。

任薰 牡丹图

晚晴吴昌硕牡丹图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

清慈禧牡丹图

清 慈禧 富贵图 立轴,纸本,设色,纵122厘米,横58.5厘米。私人藏

这幅牡丹图以没骨画法绘成。花具润秀之气,粉白点染花瓣,灵动活泼。叶之向背刻画准确。着色稳重,用线张弛有度。

清慈禧牡丹图 立轴,纸本设色,纵88.5厘米,横39.5厘米。私人藏

这幅牡丹图以典型的工笔淡彩技法绘出花、叶,老枝及地面兰草没骨写意而成。设色清雅,浓淡相宜,线条圆润。叶片俯仰具动势。构图具有节奏感。

慈禧(1835-1908),姓叶赫那拉,咸丰帝妃子,后因子即位为同治帝,而晋封为皇太后。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之后掌握朝中实权达48年之久。艺术上具一定才能,尤其工于花卉,可以从她传世的两幅牡丹图中看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