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火锅食材超市"来了:40㎡,100+Sku
快消
零售
品牌
商业
营销
2020.11.19
by: 零售圈
海底捞“火锅食材超市”开业了,40多平米面积,100+SKU,选址社区周边,瞄准社区人群,这算是对目前火爆零售圈的“火锅烧烤食材超市”模式的回击吗?
《零售圈》了解到,目前开业的海底捞火锅食材超市,虽然门牌上挂着“海底捞外送食材自提站”,但实际上就是目前比较火的“火锅烧烤食材超市”模式。
40㎡左右面积,200+SKU
海底捞从餐饮到零售的生意经
《零售圈》了解到,目前开业的海底捞火锅食材超市(海底捞外送食材自提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聚福苑小区门口(中国传媒大学对面)。
门店简介
位置:北京市朝阳区聚福苑小区门口
面积:40平米左右
SKU:100+火锅食材
七大区域:食材、底料、酸粉酱料、锅具炉具、饮品、预包装、自助收银
烧烤:有牛肉串,羊肉串等烧烤食材
模式:外送(第三方平台+自提)+到店购买
(锅具炉具蘸料区)
这家只有40多平方米的店铺,却涵盖了火锅与烧烤食材的几乎所有品类,从新鲜食材,到半成品,再到预包装零售商品一应俱全,甚至连消费者可能没有的锅具炉具也给准备好了,也就是说,只要你想吃家庭火锅,或者去野外烧烤,这儿可以一站式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火锅底料和自嗨锅专区)
(特色海底捞火锅零食锅巴)
门店配备的自助收银,无需经过收银员结账,消费者只要在自助机商扫码支付,便可完成一次快捷的购物体验。如果你在家不想出门,它也为你想好了,你可以通过第三方外卖平台下单,通过外卖平台下单,如果你想下楼活动活动筋骨,也可以选择外卖下单,到店自提模式。或者直接到店铺看到实物选购也可以。
此外,《零售圈》从百度地图查到,在四川成都武侯区荣华南路221号,也有一家海底捞外送自提站(高新店)。目前来说,海底捞在餐饮业态延伸上,除了自提站外,本身的零售产品在各大超市的铺货率和销量也是同类中的A类商品。
疫情之下的餐饮
海底捞上半年亏损9.65亿
说起海底捞,我们并不陌生,可以说是餐饮业的传奇品牌,2018年上市,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目前拥有近3000亿的市值,可以称之为餐饮业的领军品牌。
今年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受冲击程度最大,海底捞也不例外。
2020年8月25日,海底捞(06862.HK)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海底捞上半年实现收入97.61亿元,净亏损9.65亿元,去年同期盈利9.11亿元。这是海底捞自2018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餐厅为海底捞贡献93.7%的总收入。海底捞上半年餐厅经营收入为91.5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3.31亿元下滑19.2%;外送业务收入超4.1亿元,同比增长123.7%,占总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增至4.2%;新开173家餐厅,海底捞全球门店网络从2019年12月31日的768家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935家。
疫情极端消费场景下,海底捞的纯餐饮模式得到了市场“拷问”,服务好真的能够盖过一切吗?随着锅圈食汇、懒熊等火锅烧烤食材的兴起,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了强劲的业绩和发展速度。三全和正大纷纷跨界涉足火锅烧烤食材超市,盒马在自有门店的基础上推出“火锅堂食+火锅外卖+火锅食材”的复合零售餐饮模式。
这些都给海底捞带来了一些深刻的竞争思考,海底捞火锅食材超市应运而生。
海底捞、盒马、锅圈食汇
商业模式哪家强?
《零售圈》前段时间撰文《盒马火锅≠海底捞+锅圈食汇》的文章,指出了三家“火锅模式”的不同。从购物的角度和餐饮的复合模式角度来看,盒马更胜一筹,从堂食体验来看,海底捞更胜一筹,从社区触点来看,锅圈食汇更胜一筹。
把三者强行拉到一块做对比,看似是三个不同的模式和业态,但其背后的逻辑是通的。不论火锅餐饮化还是火锅零售化,其胜出的几个核心点在于:
第一:食材的新鲜度,供应链的整合能力,特别中央厨房对于三个符合业态的支撑尤为关键。
第二:消费场景的打造,“堂食、外卖、自选”已经成为火锅类的消费趋势,拥有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在三者有效结合下的模式或许更能符合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但可能会有失专长。
第三:对于社区零售终端的网点覆盖,成为不仅是火锅食材类零售店铺的目标。从便利店,到社区生鲜店,再到火锅食材类,都区域社区化转变,社区零售终端成为网点竞争,支付竞争,用户粘性竞争主战场。
在这三种模式下,火锅食材类的超市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成为一枝独秀的零售业态,据《零售圈》统计,主要的火锅食材品牌如下。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XXX”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如涉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