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峻下逐水的巴豆,有哪些要注意的?
巴豆这味中药,在中药系统里的确称得上“大名鼎鼎”。可实际上,巴豆的使用其实和它的名气并不相符,只能勉强算得上“不常用”的中药。
既然巴豆不大常用,为什么还能具有这么“强大”的名气呢?这就和它的功用特点有莫大关系了。
作为一味比较冷门的中药,巴豆其实并不“年轻”,甚至可以说是一味古老的中药了。最早可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它入药的记载,并被列为下品。同时还有江子、肥鼠子等别名。
从植物来源来看,巴豆属于大戟科常绿乔木植物,是巴豆树的成熟干燥果实,过去都是野生,主要产于四川宜宾、长宁、兴文、万县、合川等地,此外,福建、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也有出产,但现在则各地均有栽培。
从外观形状上看,巴豆的蒴果呈卵圆形、或钝角三棱形,长大约2厘米左右,直径约1.5厘米左右,果壳颜色淡黄绿色或灰黄色,稍微显粗糙,果壳坚硬而脆,上有6到8条不等的纵像线形沟纹。
实际上,市面上见到的巴豆,大多已经从沟纹处开裂,显成三瓣或四瓣,每瓣内有叫作“巴米”的种子一枚。巴米稍微呈扁椭圆形,有点像蓖麻子,却较少花纹,种皮为棕黄色,一端有种脐种阜,另一端有合点,两者之间有一条隆起的种脊。
巴米的皮薄而坚脆,剖开后可见黄白色的种仁,胚乳两片且肥厚而富含油脂,气无味辛辣,有大毒。入药者以颗粒饱满、种仁白色、不泛油者为佳。
现代科学发现,巴豆的主要成分为脂肪油和蛋白质。其中的蛋白质就有巴豆素类物质,这些物质就决定了巴豆的功用——泻下,也就是说它有较强的促进肠道蠕动的能力。
传统本草家认为,巴豆性味辛辣大热而有大毒,能入胃和大肠二经,主要就是能峻下寒积,逐水消肿。常用于胃肠寒积停滞,脘腹疼痛、痰饮水肿诸疾,也适合一些恶疮疥癣的外用。
古代中医对巴豆的炮制是非常讲究的,这是因为它性味“有大毒”所决定的。一般就是制霜后使用。
所谓制霜,大概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是将巴豆用热火灰煨熟,然后用草纸包裹起来杵碎,让草纸充分汲取其油脂;
二是先把巴豆出栏,摊放在草纸上,再放在铁板上,下面加热,反复换纸即可;
三是把巴豆和面粉一起同轧去油。
说完巴豆的炮制后,最后概述一下历代医家对巴豆的使用。
其实,巴豆在历代医家的手里,其使用场景并不多,主要就是如有两种情况:
1、肠胃寒积:
肠胃大寒所致的绞痛、冷汗,取巴豆大辛大热之性,温散寒气,还能及时将其泻下,一般用巴豆霜做丸使用。
2、寒湿水肿:
巴豆能峻下逐水,这方面和牵牛子有点相似。但巴豆的峻下逐水,跟适合寒湿内蓄的各类水肿。
最后再强调一下巴豆的使用注意事项:
因为巴豆有大毒,如果不是辨证属于寒实急症,是不宜随意使用的,用量也尽可能宜小;
此外,峻下之品,孕妇和年老体弱者也不适合;
最后,传统的配伍禁忌认为,巴豆“畏”牵牛子,二者不宜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