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强化信息支撑
前言
随着公立医院收支规模不断扩张,医教研防等业务活动、预算资金资产成本管理等经济活动、人力财产技术等资源配置活动变得更为复杂,经济运行压力逐渐加大,亟需坚持公益性方向,加快补齐内部运营管理短板和弱项,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0年12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在如何构建运营管理组织体系、明确运营管理重点任务及加大组织保障力度这三方面提出了清晰的要求与指引。其中,优化管理流程和强化信息支撑是《指导意见》要求公立医院在运营管理中的两项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对公立医院在开展优化管理流程和强化信息支撑两项重点任务的要求简要归纳如下:
一、公立医院优化管理流程的难点
公立医院普遍规模较大,历史沿革较长,科室设置全面,各业务科室运营模式不尽相同,而且传统上很可能存在重临床服务轻运营管理的情况。梳理及评价现有运营流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对于已担负繁重业务及考核任务的公立医院无疑是一项艰巨任务。没有细致扎实的梳理评价,运营流程的优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则无从谈起。同时,对现有运营流程进行全面梳理通常能发现冗余低效环节,资产管理漏洞等,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
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过程中需关注重点很多,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后勤管理、医用耗材管理,信息化发展等。其中,由于耗材品类繁多,涉及科室、部门、环节多,管理难度大,医用耗材管理往往是医院运营管理中常见难点。本文以医用耗材管理作为例来讲述医院在优化管理流程过程中所需留意的问题。
总体来说,医院耗材运营流程分以下三大环节:
基于过往项目经验,公立医院在医用耗材管理中普遍遇到以下难点:
1
耗材采购价格监控
医用耗材市场定价相对不透明,耗材价格信息分散。特别是高值耗材,不同区域不同渠道价格差异较大,无论采取招标形式还是三方比价方式,耗材采购审批责任人无法获取或收集耗材公允市场价格信息,以判断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即使能获取一些价格参考信息,耗材市场价格信息通常以图片形式分布在不同网站,通过人工方式收集信息的效率非常低,因此无法及时提供足够信息供采购审批人进行审批。同样,对耗材供应商的持续监控也是一个较难落地的问题。
2
耗材的库房管理
一方面,医用耗材库存量大、规格多样、分散存放在一级或二级库房。同时耗材领用频率高,在仓储管理人力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执行实物进、出、退库管理,与耗材供应商进行定期对账,实物盘点等,是医院运营团队普遍面对的挑战。另一方面,大型综合医院的高值耗材目前主要采用院内直销仓库的方式进行实物领用和结算,医院对于如何界定直销仓库的管理责任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直销仓的库存及实物管理直接影响医院与耗材供应商的结算数量与金额。
3
耗材的使用监控
医用耗材应用场景复杂且繁多,使用地点非常零散。尽管系统中记录着耗材在不同环节的进出量,但由于耗用量庞大,且耗材使用涉及多个科室、手术室及病区,医院通常无法通过常规方式统计每类耗材耗用量,或简单分析耗用量的合理性。因此,如何统计和分析耗材异常消耗量,从而追踪异常消耗环节、识别异常原因,是医院管理耗材、控制成本的关键。特别是高值耗材,其单位价值高,累计的非正常损耗将导致医院成本显著上升。
4
耗材的信息系统支撑运营
耗材从入库到临床使用整个过程中,医院会在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主系统基础上,通过不同的功能性系统支持业务需要。但由于普遍缺少对不同系统功能、数据和流程的整体规划,上线系统仅仅能满足单个部门业务运作及管理需要,而缺乏系统之间的连接。耗材数据无法自动在系统或模块之间进行传输,导致不同系统之间信息断点、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形成信息孤岛,医院无法通过数据追踪及监控耗材的管理情况。国家卫健委关于医院运营业务数据上报的需求,对医院在运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上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二、公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难点
国家一直强调公立医院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指导意见》中也把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公立医院建设的主要内容。公立医院应尽快推行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将公立医院复杂的业务需求、多样的场景、庞大的数据量嵌入到信息系统各模块。模块之间数据互通,方可从根本上提升医院运营管理的效能与效率。公立医院在规划和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遇到以下的难点:
1
部分业务流程缺乏信息系统支撑
部分公立医院没有从业务流程全链条角度进行设计并实施信息系统。以医用耗材管理为例,耗材管理系统仅记录耗材从一级库到科室或手术室的出库领用,没有跟进记录耗材在科室手术室的实际耗用,也没有建立实际耗用与医院收费系统的联系,因此医院无法跟踪耗材实际耗用情况,也无法确保实际耗用与收费的一致性。信息系统的限制,阻碍医院进一步推进和优化具体业务与流程的运营管理。
2
不同系统或模块之间信息流缺乏相互勾稽和共享
部分公立医院信息系统缺乏整体规划,各职能科室和应用部门可能根据自身业务需要提出信息系统需求,造成出现很多外挂程序、模块没有互联互通,形成信息孤岛,业务流程数据流转出现断点和断层的情况。
3
对公立医院信息安全管控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与技术不断升级,医院信息系统和网络可能会受到外部入侵或攻击从而影响医院正常运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医院需要思考如何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管控体系,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普华永道助力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能力
一、
整体思路
公立医院每项业务链条长、场景多样复杂、涉及业务数据量庞大,流程优化与信息化建设应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普华永道建议公立医院可考虑以下的整体工作思路,通过基础工作标准化、业务环节分解与应对、规范化流程设计与实施、持续推进医院信息化程度、深化业务实现智能化管理等步骤,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
二、
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步:梳理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和防范管控风险
业务活动管理制度是根本,明确业务活动的基本原则;岗位职责与分工是推行业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条件,明确各岗位职责范围与要求;业务流程是业务活动流转的关键节点与过程,明确活动执行的标准和要求。医院在优化管理流程工作时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业务链条进行梳理、设计和完善:
以医用耗材管理为例,医院应按照业务活动规范和内在要求顺序,以业务流程图方式,明确业务流程的制度依据,建立管理原则、操作要求、岗位职责、业务内容。同时,将内部控制要求嵌入到流程的各个环节,突出管控重点,防范风险。
业务流程图——以医用耗材管理为例
第二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效能
基于医院运营现状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医院管理流程优化基础,对医院运营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估,从系统整体规划方面提出规划方案,进一步细化系统设计方案,并构建系统与业务相适应的内在方法。在系统设计与构建阶段,前瞻性地考虑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的融合、业务内控措施系统自动化,建立业务之间、业务与财务之间、业务财务与内控之间的关联,以符合现代医院运营管理所需要求。在配合医院系统实施期间,持续跟进业务活动与系统需求的变化,及时提出系统功能需求意见,协助医院系统高效、全面落地和上线。
第三步: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提升运营决策效率
医院可考虑从医、教、研、防各业务信息系统中,梳理支持运营管理决策的相关数据,建立运营数据仓库,为运营数据分析展示和运营决策模型构建提供依据。信息系统与业务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需要以数据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方可在各个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
通过建立统一标准和管理的中央数据库或数据平台,医院信息可进行交换与共享。同时,运营所需要的数据收集、分析与统计均可通过数据库或数据平台进行获取,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者运营决策效能和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可以考虑通过上述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防范管控风险、以优化流程为基础、信息化支撑为工具,提升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
普华永道医疗行业风险及控制服务团队始终秉承“解决重要问题,营造社会诚信”的服务理念,积极开拓思路并制定高效的沟通和工作方案,与医院管理方紧密协作,以高水平的管理咨询服务,助力医院优化管理流程及强化信息支撑,支持中国医疗事业长足发展。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普华永道医疗行业风险及控制服务,请联系以下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