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芝麻,7-8月是青枯病高发期,农民朋友该如何预防和防治?
芝麻青枯病,一种细菌性病害,属于芝麻生育期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芝麻产区基本上都有发生。
芝麻青枯病,在一些区域,又被称为“黑茎病”、“黑杆病”,也有称为“芝麻瘟”,发病严重的情况下,成片出现死亡,轻则减产10%-20%,重则减产一半以上,特别严重的情况,直接绝收,可见该病害的危害之大,因此,正确了解芝麻青枯病,做好防控措施很重要。
一、芝麻青枯病症状
芝麻青枯病能危害整株,从根部、茎部,到叶片、蒴果,都能受害。
危害初期,茎部会出现病斑,颜色为绿色,随着病害的加重,后期会变成黑色的条状病斑,茎内外有菌胶溢出,最后变成黑色的颗粒。
叶片受害初期,叶脉出现条斑,颜色为墨绿色,无规则,纵横交错,中心位置呈油渍状,白天从上到下会变萎蔫,到晚上会恢复正常,随着病害的加重,萎蔫程度增加,下部老叶挂垂,植株慢慢枯萎而死。
蒴果受害时,会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颜色变成深褐色,随着病害的加重,病斑变成条斑,导致蒴果瘦小,籽粒不饱满,影响品质和产量。
从整体观察,受害的植株相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农户们可按照以上症状进行分辨。
二、芝麻青枯病发病条件
1、湿度
芝麻是一种不耐渍的作物,因此,湿度过大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7-8月,不少区域雨水较多,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田间水分过大,再加上雨停之后,出现高温天气,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目前正处于雨季较多的季节,因此,芝麻种植户要多注意观察,做好检测和预防工作。
2、重茬
芝麻是不建议重茬种植的作物,如果一块地常年种植芝麻,不仅是青枯病发生比较严重,其它的病害同样如此,田间病菌数量增多,抗性增大,不利于防治,危害严重。
3、种植密度
当田间种植密度过大时,也会导致病害加重,通风性和透光性减弱,不利于蒸腾作用,不利于光合作用,芝麻不能正常生长,自身抵抗力降低,极易感染病害。
4、施肥不合理
芝麻种植过程中,不论是底肥,还是追肥,都过于注重氮肥的补充,而忽略了磷肥、钾肥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补充,导致芝麻吸收养分不平衡,感染青枯病的几率增加。
三、芝麻青枯病传播途径
芝麻青枯病的病菌源主要有2点,其一是土壤中携带,其二是病残体。
青枯病不仅危害芝麻,其他的茄科和豆科植物也会受害,如果上茬作物种植的作物感染了青枯病,病菌会在土壤以及病残体中越冬,等到第二年合适的温度、湿度后,开始侵染危害。
芝麻青枯病的传播途径也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3点:
1、流水
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给芝麻灌溉浇水时,病菌会随流水在田间传播危害,这也是下雨过后,田间病害发生加重的原因之一。
2、害虫
田间会有一些害虫,害虫在田间活动时,身上会沾上病菌,病菌随着害虫的活动进行传播。
3、农事活动
农户们在田间进行农事活动,也是青枯病的一个传播途径,比如间苗、除草时,一些病菌会随着人体活动进行传播。
四、芝麻青枯病防治措施
针对芝麻青枯病的防治,采取农业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策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
1、选择抗病品种
在购买种子时,建议购买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在同等种植的环境下,会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2、轮作倒茬
针对芝麻青枯病,轮作倒茬种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与非茄科、非豆科类的作物进行轮作。
3、合理施肥
芝麻种植过程中,氮、磷、钾要合理施肥,有条件的,底肥可施入一部分有机肥,中后期,可喷施叶面肥来补充中微量元素,提高植株的生理抗性,减少病害的侵染。
4、种植密度适宜
适宜的种植密度,不仅能减少病害的侵染,对于提高产量也有不小的作用,并不是种植越密,产量就越高,相反,过密的情况下,产量会下降,种植密度和土壤肥沃度、品种等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不同情况种植合适的密度。
5、排水
芝麻是一种不耐渍的作物,因此,要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尤其是7-8月份,降雨多,提前做好开沟,争取做到雨停田间无积水。
除了以上5点农业预防措施外,不少农户还喜欢使用化学药剂预防和防治,具体如下:
1、土壤消毒
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土壤中越冬的病菌,可选择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2、药剂喷施
当田间已发生青枯病时,要及时打药防治(也可提前预防),时间越早越好,可用药剂有中生菌素、噻唑锌、噻菌铜等,根据防治情况,可多次喷施。
以上就是关于芝麻青枯病的相关介绍,作为一种很常见的病害,希望种植户看完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