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屠城抢掠,为何能一统中原?
公元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今北京)为首都。
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
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蒙元为何能入主中原?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历史界一直讨论的话题之一。
得民心者得天下,出自《孟子》,原文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但蒙元屠城,杀得人头滚滚,真的是得尽天下民心吗?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作为条件,两年后,即公元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之地献出来,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岸。
燕云十六州是指: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
武州(今河北宜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从此北方防守要地尽入外族之手,中原腹地无险可守。
公元936年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后,一直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却一直未能收复。
经历辽代两百多年来燕云十六州地区中原汉族与外族的不断融合,既使外族接受了汉族人的文化,但其中的汉族子民也同时经历着胡化过程。
北宋大文豪苏辙于宋神宗元佑四年(辽道宗大安五年,1089年)出使辽国所见诗作《出山》。
“燕疆不过古北关,连山渐少多平田。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骈车依水泉。橐驼羊马散川谷,草枯水尽时一迁。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力耕分获世为客,赋役稀少聊偷安。汉奚单弱契丹横,目视汉使心凄然。”(注:引自蒋祖怡等整理:《全辽诗话》,岳麓书社1992年版。)
汉人还是汉人的模样,还在说着汉话,但衣裳已经跟契丹人无异,也表明北方汉人已经认同了对辽国的身份认定。
北宋刘跂也曾出使辽国,他亲见与契丹人杂居的汉人已是“食腥饮膻”他在使辽诗《虏中作》中即云:“人物分多种,迁流不见经。已无燕代色,但有犬羊腥。”在刘刘跂的眼里,那里已是民族杂居,无分契、汉,燕、代汉俗已不见,惟闻汉民食羊之腥膻。
北宋靖康之耻之后,金与宋隔江而治,而长江以北的汉民全沦为女真的奴仆。
而女真拔地之酷,引起了激烈的社会矛盾。
1134年,“起女真国土人散居汉地”,“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大金国志》卷8)。
1141年金宋和议达成之后,金熙宗以屯田军的形式,把女真、奚、契丹人迁至中原与汉人杂居。“凡屯田之所,自燕之南,淮陇之北俱有之,多至五六万人,皆筑垒于村落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8)。
1153年,当海陵王完颜亮自上京迁都于燕京之时,“恐上京宗室起而图之,故不问疏近,并徙之南”(《金史·世宗本纪下》)。
这些女真移民耕种的土地,绝大多数是用暴力甚至屠杀手段从汉民那里夺去的,许多汉人为此失去土地,沦为佃户,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同时女真猛安谋克户依仗本民族政权的保护和纵容,百般欺压侮辱汉人,强占汉民妻女,掠夺汉人产业,激起汉人的极大仇恨,女真人的南迁挤占了当地汉人的生存空间,大量的汉人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导致民族关系日趋紧张。
金末,蒙古大举南侵,金朝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力因而大大削弱,汉、女真两族之间积压已久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山东、河北等地汉族百姓乘机纷纷组成红袄军等义军,反抗金朝及女真人的统治,对女真人实行复仇性屠杀。《遗山集》载:“仇拔地之酷,睚眦种人(即女真人),期必杀而后已。若营垒,若散居,若侨寓托宿,群不逞哄起而攻之,寻踪捕杀,不遗馀力,不三二日,屠戮净尽,无复噍类”,元好问在这里所说的“拔地”,指的就是女真人大量掠夺汉人土地之事,说明土地之争是两族矛盾激化的根源。
蒙古灭金过程中,掠民为奴。贵族、将校所得驱口,约当金残存人口的一半。
到了南宋末年,中国长江以北已落入蒙古帝国手中,南宋以一隅之地独抗庞大的蒙古帝国。
南宋末年的蒙古帝国疆域
1234年,蒙、宋联合灭金后,宋乘蒙古军北撤之机,派兵北上收复原北宋 西京、东京、南京( 今河南洛阳、开封、 商丘 ),被蒙古军击败。
1237年六月,窝阔台汗以宋背盟为借口,遣军分两路大举攻宋。东路由其三子 阔出(一作曲出)及宗王 口温不花、国王 塔思等统率,攻宋荆襄、 江淮地区;西路由其子 阔端、都元帅达海绀卜等率领,攻取四川。历时七年,蒙古军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且以掳掠剽杀为主,并未驻军守城,大军一退,得地复失;加之两淮河网和蜀地山多,不便发挥骑兵优势,故未实现战争企图。
随后蒙哥汗攻宋命丧钓鱼城后, 忽必烈于中统元年三月,在 开平(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北闪电河北岸)继汗位,是为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汉人将帅、谋臣,依仿汉法, 改革官制,确立中央集权,建立了蒙汉统治阶级联合的新王朝。
由于忽必烈长期居住在中原,任用汉人,推行汉法,改变了蒙古人的游牧传统,引起很多蒙古王公贵族的不满,故多数西道诸王当时均支持阿里不哥。蒙古帝国内战爆发。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支持阿里不哥,伊尔汗国则支持忽必烈。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后,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与察哈台汗国不承认忽必烈为蒙古大汗,只有伊尔汗国承认忽必烈的蒙古大汗地位,蒙古帝国随之解体。
至此,蒙古帝国的力量随之一分为四,忽必烈的权力仅限于东方。
元灭宋面临着力量不足的问题,而南宋水网分布众多,也不利于蒙古骑兵的驰骋。
假若南宋有像宋太祖时期的魄力,强军事,万众一心,蒙古是不可能灭亡南宋的,论人口,财力,文明,蒙古帝国都是比不上的,如果再僵持几十年,蒙古就会像之前的金一样,迅速垮掉,可能参照后来统一中原大地的元只存在不到一百年。可惜当时的南宋还在玩着“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游戏,不思进取,最终自取灭亡。
开庆元年,忽必烈经商挺、郝经、郭侃等谋臣建策,逐渐形成了先取襄樊灭宋的方略。
中统二年夏,刘整籍泸州十五郡、户三十万入附元朝。忽必烈大喜,任其为夔府行省兼安抚大使,赐银一万两。
至元五年,忽必烈命都元帅阿术、刘整率师攻襄樊,旋遣枢密副使史天泽、驸马忽剌出督师襄樊。
史天泽、阿术、刘整针对襄阳、樊城城防坚固,宋军长于守城隘和水战的情况,采取筑堡连城、长期围困、水陆阻援、待机破城的战法,集兵10万围城,同时在万山(今襄樊西)西训练水军7万人,造战船5000艘,以增强蒙古水军力量。在蒙古军严密包围下,宋军七次援襄樊均被击败,守城军多次出击未胜。经五年围困,襄阳、樊城外援已绝,仅靠水上浮桥互相联系。至元十年,河南行省史天泽、参政阿里海牙等采纳万户张弘范、水军总管张禧建策,水陆夹击,先破樊城,置襄阳于内无力自守,外无援兵的境地,在诱降和军事压力下,吕文焕以城降。
至此,南宋拉开了灭亡的序幕。
元灭宋,固有宋代武事不举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忽必烈接受了汉文化,建立了以汉文化为主体,仿汉制,用汉人,推汉法,兼改变了蒙古帝国野蛮生长时代的屠城政策,大量任用汉人并利用汉人去征服汉人,虽然蒙古族处于统治地位,但经历过辽代、金代的北方汉人却早已习以为常。
从北宋建国到南宋灭亡,期间共有500多年,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北方汉人早已认同自己的蛮人身份,而南方汉人却在固步自封,做着武嘻文恬的美梦。汉族在分裂,而蒙古最终在北方汉人的支持下取得了压倒性的力量。
宋朝灭亡后,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还尽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的个人的效忠。
忽必烈在位期间,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如董文炳(忽必烈称其为董大)、刘秉忠、张弘范等,任命色目大臣阿合马掌管国家财政。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省,中央设中书省,开创我国省制之端。他设立“司农司”、“劝农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以劝农成绩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并令人编辑《农桑辑要》于至元二十三年颁行全国。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开辟中外交通,在各地建立驿站,巩固了对全国各地的统治。
显而易见,没有对汉文化的认同,蒙古人是无法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即便如此,拒绝继续汉化的元代也不过存在了一百年。
400年后的满清入主,也是行汉法,用汉制,从而一统全国。
蒙古族只有接受了汉文化,接受了北方地主阶级的妥协与服从,并成功利用北方地主阶层的力量全力打倒南方汉族政权,这才是元代为什么能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
所以,崖山之后,还有中华!江山还是那个江山,主人却由汉族人变成异族,占人口比例很小的异族成了统治阶级,而汉族人开始了异族统治的第一次沉沦。
大哉乾元,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异族统治,由元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