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大奇书”,前两本备受重视,最后一本无人敢说读懂了
引言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现在被表述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多事情都要实践了才能懂得,这就是为什么常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战国时期的赵括已经用惨痛的事实告诫了我们“纸上谈兵”有多么不可取。但是,有些书距离我们现在的年代已经太远,文化背景等也发生了变化,再去实践有很大的困难。
从上古时代至今,我国的文字目前可以考证的是经历了从甲骨文到现在简体字的演变,因而古时许多书籍在阅读时也存在较大困难。不过,虽然上古时期有着相当浓厚的神话氛围,但也诞生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著作,有些书籍不仅开创了它所在品类的先河,千百年来对同品类乃至其他不同的著作影响都极为深远。
▲线装本古书
不过也因为时间久远,书中的很多内容已经无从考证,也令后人在阅读考证时摸不着头脑。在这些影响深远的著作中,又有三本广为世人熟知,其内容之丰富冠绝一时。这三本奇书就是《山海经》、《黄帝内经》和《易经》。
01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我国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脉象”、“病因”等说法都是始于这本书,现在的中医学者也往往要对黄帝内经有一定了解。由于名字是《黄帝内经》,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黄帝所著,不过根据考证,这本书成于西汉时期,是集我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而成的著作。之所以起“黄帝”之名,只是为了说明中国医药发祥相当之早。
▲古代医馆场景复原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医典之首,《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可以说影响了我国中医学的整体发展,因而有着“医之始祖”之称。《黄帝内经》包含《素问》和《灵柩》两部分,《素问》主要阐述了“运气学”,《灵柩》原本叫做《针经》,顾名思义主要讲针灸一法。
▲清代《黄帝内经》刻本
不过由于流传时间太过久远,目前存世的版本二十四卷也并不完全。虽然《黄帝内经》中有一些经考证不合理之处,但其中强调的“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等观念至今仍旧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参考。
02
《山海经》则是一本相当来说要无厘头得多的书,它是我国第一本志怪小说,可以说是开创了神话传说的先河。《山海经》虽然分为《山经》和《海经》,但主要并不是绘画山海,其中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山经》中记录了草木、鸟兽、神话等,《海经》分为《海内经》、《海外经》和《大荒经》,记录了海内外的神奇事物,以及与黄帝、女娲、大禹等有关的神话。
▲《山海经》槐荫草堂藏本
《山海经》一直被视为一本普通志怪小说,实际上其中记载了许多地理知识,包括山川、药物、祭祀礼仪等多种,关于矿物的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目前许多学者将它视为一本难得的地理学著作加以研究。其中以山的走势和地貌,命名了许多座山,如“青丘之山”。书中关于水文的记载更加丰富,几乎每条河流都记载了注入之处和源头,并且注意到了干流和支流的区别。
▲《山海经》绣像插图
当然,它在神话传说方面的贡献也是相当不小的,其中记载的许多传说是我们不熟悉的,也是其他小说中没有记载的。书中记载的部落战争神话,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上古之时部落的冲突景象。从这些神话出发,也可以对我国的民俗有一定参考,因而现在的民俗学家也经常参考《山海经》来考察上古时期的民俗、宗教习俗等。这部著作相传为大禹和伯益所作,在西汉初年时修订。不过现在普遍认为它成于西汉年间,且并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
03
《易经》则是离我们最近又最远的一部著作。阴阳之说我们自小就能听到一些,然而究竟这些是不是封建糟粕,还是确实有一些影响,谁都不能下定论。再加上《易经》一书用字简练晦涩、意味深远,内容包罗万象,因此历代从未有一人敢说自己彻底读懂了《易经》的真正含义。人们都知道《易经》是用卦来推算吉凶,这其中有着很强的唯心主义色彩,但也蕴含着许多辩证法的知识。书中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一个相互感应的有机整体的看法,在如今也很受认可。只是总有一些人借着“易学大师”的名头行欺骗之事,使得《易经》在人们心中沦为一本骗人的书籍。
▲《周易》清代刻本
《易经》是远古文明的产物,它原本有《连山》、《归藏》、《周易》三本,不过现存的只有《周易》了,成于天皇氏时期的另两本早已失传,现存的《周易》则始于秦汉时期。由于《易经》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有着相当涉猎,对于时空、阴阳等观念也有着独特看法,因而被誉为群经之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将其视为经典著作。《易经》中所说的“道”并非是一种特殊的力量,而是顺应天地发展的“自然而然”的规律,它推算事物发展的方式也是顺着这种规律而来,要求人们顺势而为,不要强行逆天。
结语
这三本奇书无不是古代中国多年发展,集无数先民智慧与经验的大成之作。固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它们都曾经被批判,被斥为“封建毒草”,但最终时间还是证明了它们的可贵,让它们的真正价值熠熠生辉。刘禹锡在《浪淘沙》中所写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也适用于这些经典著作,时间就是海水,经过时间淘洗之后,这些著作仍旧有着极大参考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这些奇书,而是真正阅读和理解它们,这也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
参考资料:
《冬夜读书示子聿》
《黄帝内经》
《易经》
《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