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就学曹德旺

曹德旺热爱读书,专注实业,合资新路。曹德旺一生成功经验,总结起来不过这三点,但很多人不在意!刚结完婚的曹德旺想起了做白木耳的生意,没资金来源,就到处向外借账,还将妻子的嫁妆变卖了,以此来购买大量的白木耳。结果因为种种原因,这批白木耳全损失了,连本都没有捞回来。曹德旺赔得一无所有,外面还欠了一身债。那段时间,曹德旺“几乎把他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干了。”就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曹德旺不得不放下面子,挨家挨户去借钱还债,等他有些资金后,就立刻将欠下乡亲父老的钱还上。曹德旺曾经说过:“人要有良心,我对社会始终抱着感恩的心态,我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帮助社会。”曹德旺做事用心,专心、恒心,成就了福耀的今天,因为他做人有正心、善心和怜悯心,在慈善事业上做了些事情。

第一点:热爱学习

曹德旺虽然从小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但他非常热爱学习,而且自学能力也非常厉害。在家里条件不允许自己上学的时候,曹德旺碰到不认识的字,他就去问哥哥。如果哥哥不在家,他就去查阅《新华字典》和《辞海》。而且曹德旺对于知识有非常强烈的渴望,只要是印有文字的纸片,他都会拿起来看看。曹德旺靠着自己自学的毅力,学到了很多知识。一直到现在都保留着读书的习惯,而且曹德旺对书看得很紧:到他家里千万不能向他借书或者要书。曹德旺爱书如命,即便是最好朋友开口,也绝不可能给。

第二点:专注精神

从开始做玻璃生意的时候,曹德旺就在心里告诫自己:要专注实业!曹德旺立志“要做一片属于中国人的汽车玻璃”。正是因为曹德旺一直专注于汽车玻璃的研发和发展,才有福耀玻璃集团现在在社会上的成就和地位。在福耀的发展的过程中,不少人都建议或者邀请他尝试房地产或者金融方面等更赚钱的行业,但都被曹德旺拒绝了,他说:“我没有什么大本事,只能死心塌地、认真做玻璃制造业!”在曹德旺创业过程中,从来都没有被“金钱”干扰,曹德旺始终保持自己的初心,一心投入到玻璃发展上。他在《曹德旺传》这本书中说:“从不为到有为,从有为到不妄为,从不妄为到无为,这些都是我经营成功的哲学!”

第三点:敢为人先

曹德旺跨越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60年。他的创业史,既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企业家的艰苦奋斗史,也是一部“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史。他是中国最具“探索意识”的企业家之一,也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鲜少先例情况下,勇做改革试水者,走出了一条合资新路。在他的推动下,人事档案这个“拦路虎”被搬走,福建省人事局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才交流市场。他创立的福耀玻璃也是福建最早试行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

曹德旺一生所有的财富和经验总结起来,不过是这一个字“心”,很多人都有,也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想不想,能不能坚持有多少心,就做多少事。因家境贫寒,曹德旺9岁才上学,14岁被迫辍学,他不得不跟着父亲到处做生意,卖烟丝、贩水果、拉板车、修自行车……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有一次,父亲跟曹德旺说:“你想好将来要做什么吗?”曹德旺每天累得倒床就睡,只想着能吃饱喝好,哪有什么时间考虑未来。父亲知道儿子的想法,他说:“一个人有多少心,就做多少事,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如果有一天你能真正理解这些“心”真正的含义,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道德经》人生的智慧是不妄为“无为”,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乱来。“妄为”就是凭自己欲望而为,一意孤行。在这种想法下,人做事时候就不是考虑事情的客观发展,而是自己的主观意愿,“我认为是怎样的”、“我觉得会怎么样”,等等。我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我觉得这样做会好,我就这么做,而不会实际考虑别人是不是需要,或者采取的方法是否会奏效。就像庄子讲的海鸟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忽视客观规律而妄为的悲剧。反过来,“不妄为”就是不凭自己的欲望而为,而是顺应事物发展规律。“以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意思是遵循万物本质、规律而不妄加干预。所以,“不妄为”不是不想为,而是“不敢为”、“不宜为”、“不当为”。事情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一旦插手,反而会坏事。如同去救坠河溺水的人,有经验的施救者第一件事就是将溺水者打晕,因为如果他是清醒的,就会奋力挣扎,这样可能会让施救者也陷入险境。只有先将他打晕,才能采取下一步的救助工作。所以,要想做到无为,最难克服的一关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能够忍受自己什么都不做。这个看上去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需要下功夫。这就像要一个溺水的人克制住自己想要挣扎的动作一样,因为自救是人的本能,但真正正确的方法,却往往与本能相左。当困境来临时,人总是本能地想尽一切办法来自救,这种想法是非常合理的。除非我们已经看到了救助者的来临,或者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挣扎会将自己带入死路,这样才会不敢“妄为”,而达到“无为”的境界。 归根结底,人还是渺小的,不管你认为自己多么聪明,或者现在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人所知道的还是沧海一粟。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很多事我们只能看到现状,我们只是把握事物的已成之局,而不能预料其将成之势,所以常常做出错误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判断。而老子的“不妄为”一方面是要求我们努力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方面更是对我们任意作为,不顾客观规律的忠告和警示。因此,我们在做出什么决定之前,先想想老子的话,因势而为,不妄为,不过度而为,才能做出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决定,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境界。“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