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永州故事】没有解开的千古之谜——江永古雄山石佛寺
【讲述永州故事】没有解开的千古之谜——江永古雄山石佛寺
永州是一本书,博大精深得无扉无尾,永州是一部史,神秘得让人很难读懂。
在永州市江永县桃川镇石枧村,村前河对岸偏西,有座小石山,高不过数丈,古名雄山。紧靠雄山绝壁处有座古寺,当地人称为“娘娘堂”。令人称奇的是,在宽不过数米的石壁上,凿有大小雕像40多尊,最大的主雕坐像高约2米,形象生动,雕艺精湛。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破四旧运动中,寺庙被拆除,石壁上的石窟佛像被炸毁,石窟左侧的一方碑刻同时被炸下半截,幸存两方小碑,四尊石雕。现场一片狼藉,数十年来,这里再也无人问津,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迷。
2008年下半年,桃川街以张靖为首的几个热心人士,发现了这个地方,产生了重修的愿望,当即成立了筹建组,筹资重建,并上报县相关部门。经县相关部门初步考察认定,此地为千年石窟女寺,引起媒体极大兴趣,一时间,全国媒体铺天盖地纷纷报道江永发现“千年石窟女寺”。直到2009年6月,经省文物局,中国社科院专家监定,又有了新的名称即:“摩崖石刻造像龛”,彻底否定了“石窟女寺”一说。根据是:有雕像而没有建筑物的称龛,有建筑物的才能称寺。到底是女寺还是像龛?凡寺、庙、观都是男性把持和专有的领地,一般女性出家的地方是庵,而雄山寺却是名副其实的女寺?无人能解。
根据现存三方碑文标题,“南宋建炎碑”(公元1128年)与“元代至正碑”(公元1341-1367年)标题是“重修雄山寺记”,寺门口的一方没有落款年代的碑文标题是“重修雄山石佛寺”。该处现存石窟佛像48个,信士捐赠的石雕像有四座,均为清代造像,分别是乾隆10年(1745年),乾隆50年(1785年),嘉庆25年(1820年)和道光4年(1824年)。石刻构件有雕花香炉三个,柱础4个,有铭文记载2个。既然三方碑文标题都明确标明“雄山寺”,为什么现在要把寺名改为“石窟寺”、“石窟女寺”、“摩崖石刻造像龛”呢?当地民间为什么又把这里称为“娘娘堂”呢?
这就翻开历史,泱泱大唐帝国,历经280多年兴衰,土崩瓦解,国家陷于四分五裂时期,史称五代十国,其中一小国,号楚国,别国称其为南楚、马楚,国王马殷,首都长沙,地辖湖南全境及广西梧州柳州至贵州部分地区。
马殷当政其间,于民间广选美女入宫。有次选美,桃川石枧村入选一人,这位年轻女子出生在石枧村东一里,一个叫石角山的地方。
石枧女子入宫后,经严格筛选,被封为嫔。公元930年,国王马殷驾崩,太子继位,不到三年,王位再次易主,其他王子,虎视眈眈,战乱不休。此时的先王后宫佳丽,自然被打入冷宫。石枧宫嫔久居冷宫,目睹政局动荡,不知何年何月才得安宁,于是看破红尘,决意还乡削发为尼。幸得国王开恩,并赐予金银珠宝,恩准回乡学佛。
宫嫔娘娘回归故里,在石角山下,诚心学佛,倾其所有,请工匠在雄山石壁上,雕凿佛像。不一日,石窟雕像完工,殿宇落成,整个雕像群构思精妙,工艺精湛,按佛教“西方三圣”坐次排列,中间主佛坐像为阿弥陀佛,身后两个是罗汉叶迦、阿难。左手边为大世至菩萨,右手边为手拿净瓶的观音菩萨,外边为四大天王排列两侧。
从此,娘娘终于有了念经拜佛的场所。半路出家的娘娘每日学佛不止,终老一生,死后人们把她安葬在出生地附近一个形似围椅的山下,人们把这个地方称为宫女垒,金垒。把她曾经学佛的地方称为师姑岩。明代嘉靖年间,有乡民种地时,挖出娘娘遗物。这就是千年前石枧村娘娘的故事和娘娘堂的来历。如今,千百年来“石角山”的名称没变,山下那几间房屋,现在不见了,房前小河清澈见底,水面如镜,这段河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照影潭”,传说是娘娘当年梳妆的地方。
关于古寺的年代,遗址处摩崖石刻《重修雄山寺记》记载:“□马氏专制之际,此地有某氏女者辑选为宫嫔,既归学佛……”遍查了中国古代皇帝以及在800年前湘桂地区能够称为“专制”阶层的姓氏后推测,“□马氏”可能为晋朝皇帝司马氏,若此,则雄山寺石窟造像历史似应推及西晋时期(265年-317年)。
江永地处亚热带,“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砖木结构的房屋必须在200年左右大修一次。”按先有石窟佛像,而后建寺,再有重修重建的常理分析,古雄山寺的始建年代至迟当在北宋(960年-1127年)初,造像年代则更早。”
关于娘娘潭的传说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说娘娘常常在潭中洗涤;二说娘娘是以水为镜梳妆打扮的;三说娘娘在洗涮时不小心滑落下水不幸遇难……众说纷纭。碑文上说建炎二年周姓人重建石佛寺,是宫嫔死后一百多年的事了。
娘娘圆寂后,被埋葬在她倾注了心血学佛、凿佛、拜佛的地方。《重建石佛寺记》上称之为“宫女垒”和“金垒”,即指为娘娘垒起的坟堆。“金垒”向着东方,向着流水来的方向,向着家乡,默默地注视着生她养她的地方。“百尊女佛摩崖站,一代嫔妃金垒眠”的人文景观让来往行人怀念叹息不已。
文物被毁,资料不全,一切源于推断,至于佛像为何而刻?是否曾经有庙,谁是住持,概莫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