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兴的柴烧建盏「进化论」
装窑,三天
烧窑,三天三夜
1400℃高温
窑内严格密封
冷却4天,依然烫手
最后的成品
极少的银兔毫伴随着
大量鼓包,粘窑,开裂
不过孙建兴乐在其中
孙建兴研究建盏40年,又是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经常身不由己各处奔波。
2017年9月金砖赠礼一事发酵后,本来就很火的孙建兴更火了,圈外都不少人来联络。
▼央视节目介绍厦门金砖「众星拱月」礼盒
▼礼盒实物图,结合建窑建盏、福建五大名茶、德化白瓷、福州漆艺等诸多福建文化遗产于一身,代表福建走向世界。
然而孙建兴却推掉了很多邀约,开始蹲在窑里闭关。其实做技术的,多多少少都有点「宅」,毕竟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怎么做实验?
不过这次宅的时间不同往常,一整个冬季,孙建兴都没透出什么消息。原来是因为实验周期又变长了。
这次孙建兴烧的是柴烧,前期准备就耗费三个月,开始烧之后又花了一个多月。总共烧了三窑。第三窑前期制坯上釉的时间不算,光装窑就花了三天,烧制则花了三天三夜。
▼孙建兴自建的龙窑
第三窑烧制过程中温度还原都足够理想,甚至烧出好几只银兔毫。
虽然多数毫纹精美的盏都很遗憾地带着鼓包等瑕疵,只有寥寥几只是全品,已经是成果喜人了。毕竟电烧要出银兔毫都非常不易。
▼孙建兴柴烧第三窑烧出的银毫盏(有鼓包瑕疵),光线角度变化时蓝光若隐若现。银毫需要变态的高温,所以鼓包都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好几个。所幸这一窑还是有品相完好的银毫盏。准备录入孙建兴代表作品图录。
一座新建的龙窑,在平均温度不到10°的冬天,要顺利升温还原,烧出精品着实不易。各种奇葩的瑕疵,也是1400度高温柴烧的代价。
孙建兴本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所幸第三窑就已经烧出满意的作品。而且除了银毫之外,还有一些温润的黄毫、青毫和釉色玄奥的毫变盏、带隐毫的乌金釉等。
▼此窑中一只有意思的毫变盏。电烧很难烧出这种效果。
▼此窑烧出的银毫盏,外盏壁是茶叶末釉,内盏壁是银毫,可以看出温度气氛变化之剧烈。
柴烧的变数太多,如果不得其法,烧几十窑都不一定能烧出这些釉色。孙建兴积累40年的功底可见一斑。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挑战更高难度的釉色,并且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成品、精品率。
虽然现在的主流是电烧,不过现代柴烧建盏,也有一些追求复古的师傅在做。
看这一窑出现的时间,会给人孙建兴刚开始涉足柴烧的错觉,其实不然。柴烧建盏,孙建兴在40年前就干过了。
▼多年前在窑址实地考察中的孙建兴
1979年国家组建「建窑兔毫釉」恢复科研小组的时候,孙建兴作为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兼备的人才被借调入组,并成为小组工艺主要负责人。
当时科研组就是用柴烧,而且是整座窑温度气氛最好的那么一点位置,来尝试复原仿宋兔毫盏。
花费了那个年代的30万巨款,科研组终于恢复出仿宋兔毫釉建盏。
▼孙建兴早期仿宋兔毫盏
1981年,福建省科委邀请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美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轻工部陶瓷所、
上海博物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美术学院、厦门大学、福建省轻工所等30多个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对仿宋建盏产品进行鉴定。
分析结果后专家在鉴定书上写明:“仿宋兔毫盏无论在造型上、釉面效果上、具备宋瓷兔毫盏所具有的传统风格和特点。不仅达到形似、质似,而且还达到神似。”
这是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恢复过程的一座里程碑。
当年指导复原项目的陶瓷艺术设计教育家梅健鹰,送给孙建兴一本小山富士夫的《天目》,对他说:
“这本书,你拿回去好好看,如果你们能把建窑兔毫恢复起来,对国家有一定贡献;如果能把油滴恢复起来,对国家是重大贡献。”
▼梅健鹰,陶瓷艺术家、画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美院)教授。1916年生,师从徐悲鸿、傅抱石等名家。 20世纪50-60年代,梅健鹰先后参加或主持建国瓷设计、人民大会堂用瓷设计。梅教授对建盏技艺的恢复曾作出极大推动,值得建盏人铭记。
师友的嘱托,孙建兴不敢或忘。可是光一个兔毫就已经耗费了所有的国家拨款,后来的油滴,只能自掏腰包研究了。
虽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油滴釉也在孙建兴的努力下复原,可惜梅教授没来得及看到。
▼孙建兴油滴盏作品
柴烧虽然和宋代使用的能源一样,却耗费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而且成品率低得令人发指。
当时建盏不为大众所熟知,商品化道路本就艰难,烧一窑经费太高,还很折腾,不利于建盏艺术向民间普及。
孙建兴是专攻技术的,他觉得进入工业社会,应该有科学的办法解决这一窘境。
他开始试验其他不同的窑炉,包括使用天然气的气窑和用电的电窑。
这两种炉子,升温不难,还原(可以理解为赶走窑室内氧气)是个大麻烦。可是建盏不还原烧不出好东西。只能硬着头皮上。
没经过改装的原始窑炉,非常危险。
孙建兴冒着爆炸的风险,不顾家人劝阻拿做实验,最后他发现在电窑炉门上开个小口,于合适时间投入松油柴,就可以取得良好的还原效果。
▼电窑还原投柴口一例,技术好、有想法的师傅通常会根据自己需求加以调整。
这一中途投柴制造还原焰的方法,后来整个建盏界都在使用。不过知道是孙建兴首创的人不多。毕竟他在开荒的时候,中国还没几个人有电脑,更没啥互联网、新媒体的概念。
作为将柴烧和电烧技术都运用得很纯熟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建兴对两种烧法的利弊都很清楚。
柴烧的好处是烧制过程中有落灰,落在釉面上会和釉面重新结合熔融后形成微妙的变化。
▼孙建兴柴烧一窑中烧出的不同釉色。渐变细腻,手感也好。
另外柴烧窑室空间大,温度气氛波动广,也会导致更多的变化(这个变化,未必是工艺师想要的好变化)。
弊端就在于,柴烧成本高,控温还原易受场地、气候影响,烧成的釉色波动大,成品率极低。
▼柴烧出来,釉色不确定性很大,釉色普通的占大多数,釉色出众的也容易粘底、开裂,以及前文所说的鼓包。
电烧节约能源,温度和气氛更容易控制,烧制出的釉色波动会小一些。鼓包开裂等瑕疵也比柴烧少。而且排入空气的废气也会减少,更加环保。
▼孙建兴电烧作品
如今建盏文化能越来越普及,电烧技术功不可没。
本来成品率就低,如果只能柴烧,即使有人愿意砸钱尝试,也会被一次次失望吓退。市面上流通的建盏价格也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当然电烧的艺术表现上,可能性比柴烧少,上限和下限都更窄一些,这也意味着更佳的可控性。
柴烧和电烧,二者各有利弊。不过电烧也是在实践中技术越来越进步,柴烧难道就不可以吗?
对于追求艺术的人来说,一种技术摸透了,自然会想挑战另一种技术。更何况孙建兴是两种技术都很了解。
虽然柴烧受到诸多掣肘,但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既然电烧技术可以从无到有发明出来,那么柴烧成品率、升温控温等问题,也应该可以改进。
而且建盏非遗保护项目落在他这里,国家也有拨款。作为传承人,他有责任将柴烧的技术改进到极致。
如果能成功提高柴烧成品率,减少能源浪费,长远来看,对环保也是有益的,对建盏技艺的传承,更是非常大的一个推动。
所以他一把年纪头发花白,依然不辞辛劳和工人一起忙前忙后,投柴搬匣钵垒匣钵,显然乐在其中。
孙建兴精通材料学和陶瓷学。他在恢复建盏烧制技艺的过程中,也到宋代建窑遗址调查研究,同时收集各种老盏标本。
他发现宋代制造龙窑的泥土,对建窑1300°以上的的烧制温度,耐受起来比较吃力。
▼大路后门宋代龙窑,棚都是新建的。原本就是泥夯的材质。
宋代烧出的银兔毫、银油滴非常稀少。而龙窑却有非常多座,已经发现的龙窑就几十座,还有未发现的,三百年就有这么多条龙窑,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并不是窑工喜新厌旧,而是不得已。
但凡有点追求的手艺人,都想烧出极品。
然而烧出极品,意味着变态的高温,1350-1400不在话下。
事实上宋代窑工建造百米长的斜坡龙窑,就是为了逐级加温升到这个可怕的温度。
而达到这样的高温,也意味着这条龙窑离塌陷、崩坏不远了。一两次还能撑住,长此以往,就会不堪负荷。
按照建窑极盛时间300年,龙窑共50~80座来算,一座龙窑建得那么辛苦,使用年限也就几年而已。
这对于资源是极大浪费,也给提高成品率带来很大壁垒。人工重新建一座超长窑,必然和旧窑有区别,所有指标都要重新调试,带来的变数大大增加。
孙建兴第一个要改进的就是窑炉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他选择耐高温砖块与封泥,不仅大大提高耐火度,密封性也非常好,降低了变数。
最新这窑冷却四天后,匣钵中的盏依然烫手,在10°不到的冬天能做到如此,可以说保温性能惊人。
▼孙建兴自建龙窑正面
▼超高温的产物——柴烧银兔毫盏
龙窑要有坡度,有间隔,利于升温和控制气氛,这是宋人留下的经验。
孙建兴在此基础上改进了龙窑的穹顶弧度,让气氛更集中▼
此外他的龙窑没有超过15米,因为太短的柴窑烧不出好东西,太长的龙窑,需要耗费更多人力物力不说,而且变数大大增加,很可能一半长度都是废的。
宋代要建那么长龙窑,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条件下,长度如果没有几十~上百米,温度根本升不到1300°以上。
而且百米龙窑成本极高,需要动员的人数也非常多。古时烧一窑大半个村的劳动力都得出动,毫不夸张。
现代柴烧,升温不受长度限制,没必要在长度上也一板一眼复制,可以灵活调整。
柴烧的变数本就很多,以合理的设计和最好的材料减少不必要的变数,就和科学家做实验要「控制变量」一样,变数越少,越能发现问题所在。
龙窑使用的柴火需要高品质的松木,经过晾晒,劈成的长度、粗细也都有讲究。
宋代因为交通不便,窑工多数是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柴火直接用。季节、气候变化就会影响柴火质量。
现代交通发达,福建、江西的林业资源都很丰富,不管是哪个季节烧制,都可以在大范围内挑选优质木柴作为燃料。而且可以通过现代的技术,防止木柴因为天气原因受潮。这点对潮湿的南方而言尤其重要。
燃料的质量稳定,也是减少变数,增加升温成功率的一大法宝。
第三窑能烧到1400°,除合理的龙窑结构外,柴火的质量也功不可没。
而且烧到第二窑的时候,全新的窑壁就已经变得很润,也利于还原气氛的形成和保持。
不管是柴窑还是电窑,刚开始烧都是没办法出多少精品的,要过了适应期,窑壁够润,之后才能出精品。
好材料+好结构,也能缩短适应的时间。
孙建兴功成名就,年近古稀,依然不忘挑战自我,改进柴烧技术,十分难能可贵。希望这位「技术控」能在研究道路上一帆风顺,让喜欢建盏的朋友看到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