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兴的柴烧建盏「进化论」

装窑,三天

烧窑,三天三夜

1400℃高温

窑内严格密封

冷却4天,依然烫手

最后的成品

极少的银兔毫伴随着

大量鼓包,粘窑,开裂

不过孙建兴乐在其中

闭关四个月,龙窑烧出银兔毫

孙建兴研究建盏40年,又是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经常身不由己各处奔波。

2017年9月金砖赠礼一事发酵后,本来就很火的孙建兴更火了,圈外都不少人来联络。

▼央视节目介绍厦门金砖「众星拱月」礼盒

▼礼盒实物图,结合建窑建盏、福建五大名茶、德化白瓷、福州漆艺等诸多福建文化遗产于一身,代表福建走向世界。

然而孙建兴却推掉了很多邀约,开始蹲在窑里闭关。其实做技术的,多多少少都有点「宅」,毕竟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怎么做实验?

不过这次宅的时间不同往常,一整个冬季,孙建兴都没透出什么消息。原来是因为实验周期又变长了。

这次孙建兴烧的是柴烧,前期准备就耗费三个月,开始烧之后又花了一个多月。总共烧了三窑。第三窑前期制坯上釉的时间不算,光装窑就花了三天,烧制则花了三天三夜。

▼孙建兴自建的龙窑

第三窑烧制过程中温度还原都足够理想,甚至烧出好几只银兔毫。

虽然多数毫纹精美的盏都很遗憾地带着鼓包等瑕疵,只有寥寥几只是全品,已经是成果喜人了。毕竟电烧要出银兔毫都非常不易。

▼孙建兴柴烧第三窑烧出的银毫盏(有鼓包瑕疵),光线角度变化时蓝光若隐若现。银毫需要变态的高温,所以鼓包都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好几个。所幸这一窑还是有品相完好的银毫盏。准备录入孙建兴代表作品图录。

一座新建的龙窑,在平均温度不到10°的冬天,要顺利升温还原,烧出精品着实不易。各种奇葩的瑕疵,也是1400度高温柴烧的代价。

孙建兴本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所幸第三窑就已经烧出满意的作品。而且除了银毫之外,还有一些温润的黄毫、青毫和釉色玄奥的毫变盏、带隐毫的乌金釉等。

▼此窑中一只有意思的毫变盏。电烧很难烧出这种效果。

▼此窑烧出的银毫盏,外盏壁是茶叶末釉,内盏壁是银毫,可以看出温度气氛变化之剧烈。

柴烧的变数太多,如果不得其法,烧几十窑都不一定能烧出这些釉色。孙建兴积累40年的功底可见一斑。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挑战更高难度的釉色,并且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成品、精品率。

建盏的柴烧和电烧,孙建兴都是奠基人

虽然现在的主流是电烧,不过现代柴烧建盏,也有一些追求复古的师傅在做。

看这一窑出现的时间,会给人孙建兴刚开始涉足柴烧的错觉,其实不然。柴烧建盏,孙建兴在40年前就干过了。

▼多年前在窑址实地考察中的孙建兴

1、1979年恢复兔毫釉用是的柴烧

1979年国家组建「建窑兔毫釉」恢复科研小组的时候,孙建兴作为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兼备的人才被借调入组,并成为小组工艺主要负责人。

当时科研组就是用柴烧,而且是整座窑温度气氛最好的那么一点位置,来尝试复原仿宋兔毫盏。

花费了那个年代的30万巨款,科研组终于恢复出仿宋兔毫釉建盏。

▼孙建兴早期仿宋兔毫盏

1981年,福建省科委邀请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美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轻工部陶瓷所、

上海博物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美术学院、厦门大学、福建省轻工所等30多个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对仿宋建盏产品进行鉴定。

分析结果后专家在鉴定书上写明:“仿宋兔毫盏无论在造型上、釉面效果上、具备宋瓷兔毫盏所具有的传统风格和特点。不仅达到形似、质似,而且还达到神似。”

这是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恢复过程的一座里程碑。

2、梅健鹰教授的嘱托

当年指导复原项目的陶瓷艺术设计教育家梅健鹰,送给孙建兴一本小山富士夫的《天目》,对他说:

“这本书,你拿回去好好看,如果你们能把建窑兔毫恢复起来,对国家有一定贡献;如果能把油滴恢复起来,对国家是重大贡献。”

▼梅健鹰,陶瓷艺术家、画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美院)教授。1916年生,师从徐悲鸿、傅抱石等名家。 20世纪50-60年代,梅健鹰先后参加或主持建国瓷设计、人民大会堂用瓷设计。梅教授对建盏技艺的恢复曾作出极大推动,值得建盏人铭记。

师友的嘱托,孙建兴不敢或忘。可是光一个兔毫就已经耗费了所有的国家拨款,后来的油滴,只能自掏腰包研究了。

虽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油滴釉也在孙建兴的努力下复原,可惜梅教授没来得及看到。

▼孙建兴油滴盏作品

3、孙建兴找出电窑也能还原的办法

柴烧虽然和宋代使用的能源一样,却耗费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而且成品率低得令人发指。

当时建盏不为大众所熟知,商品化道路本就艰难,烧一窑经费太高,还很折腾,不利于建盏艺术向民间普及。

孙建兴是专攻技术的,他觉得进入工业社会,应该有科学的办法解决这一窘境。

他开始试验其他不同的窑炉,包括使用天然气的气窑和用电的电窑。

这两种炉子,升温不难,还原(可以理解为赶走窑室内氧气)是个大麻烦。可是建盏不还原烧不出好东西。只能硬着头皮上。

没经过改装的原始窑炉,非常危险。

孙建兴冒着爆炸的风险,不顾家人劝阻拿做实验,最后他发现在电窑炉门上开个小口,于合适时间投入松油柴,就可以取得良好的还原效果。

▼电窑还原投柴口一例,技术好、有想法的师傅通常会根据自己需求加以调整。

这一中途投柴制造还原焰的方法,后来整个建盏界都在使用。不过知道是孙建兴首创的人不多。毕竟他在开荒的时候,中国还没几个人有电脑,更没啥互联网、新媒体的概念。

孙建兴对建盏技艺的极致追求
1、柴烧和电烧各自的利弊

作为将柴烧和电烧技术都运用得很纯熟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建兴对两种烧法的利弊都很清楚。

柴烧的好处是烧制过程中有落灰,落在釉面上会和釉面重新结合熔融后形成微妙的变化。

▼孙建兴柴烧一窑中烧出的不同釉色。渐变细腻,手感也好。

另外柴烧窑室空间大,温度气氛波动广,也会导致更多的变化(这个变化,未必是工艺师想要的好变化)。

弊端就在于,柴烧成本高,控温还原易受场地、气候影响,烧成的釉色波动大,成品率极低。

▼柴烧出来,釉色不确定性很大,釉色普通的占大多数,釉色出众的也容易粘底、开裂,以及前文所说的鼓包。

电烧节约能源,温度和气氛更容易控制,烧制出的釉色波动会小一些。鼓包开裂等瑕疵也比柴烧少。而且排入空气的废气也会减少,更加环保。

▼孙建兴电烧作品

如今建盏文化能越来越普及,电烧技术功不可没。

本来成品率就低,如果只能柴烧,即使有人愿意砸钱尝试,也会被一次次失望吓退。市面上流通的建盏价格也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当然电烧的艺术表现上,可能性比柴烧少,上限和下限都更窄一些,这也意味着更佳的可控性。

柴烧和电烧,二者各有利弊。不过电烧也是在实践中技术越来越进步,柴烧难道就不可以吗?

2、孙建兴年近古稀,为何回归柴烧?

对于追求艺术的人来说,一种技术摸透了,自然会想挑战另一种技术。更何况孙建兴是两种技术都很了解。

虽然柴烧受到诸多掣肘,但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既然电烧技术可以从无到有发明出来,那么柴烧成品率、升温控温等问题,也应该可以改进。

而且建盏非遗保护项目落在他这里,国家也有拨款。作为传承人,他有责任将柴烧的技术改进到极致。

如果能成功提高柴烧成品率,减少能源浪费,长远来看,对环保也是有益的,对建盏技艺的传承,更是非常大的一个推动。

所以他一把年纪头发花白,依然不辞辛劳和工人一起忙前忙后,投柴搬匣钵垒匣钵,显然乐在其中。

孙建兴的柴烧理念:拒绝盲人摸象,通过研究、总结规律,用最好的材料,最合理的结构,以可控的方式,有意识地烧制
1、龙窑的建筑材料

孙建兴精通材料学和陶瓷学。他在恢复建盏烧制技艺的过程中,也到宋代建窑遗址调查研究,同时收集各种老盏标本。

他发现宋代制造龙窑的泥土,对建窑1300°以上的的烧制温度,耐受起来比较吃力。

▼大路后门宋代龙窑,棚都是新建的。原本就是泥夯的材质。

宋代烧出的银兔毫、银油滴非常稀少。而龙窑却有非常多座,已经发现的龙窑就几十座,还有未发现的,三百年就有这么多条龙窑,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并不是窑工喜新厌旧,而是不得已。

但凡有点追求的手艺人,都想烧出极品。

然而烧出极品,意味着变态的高温,1350-1400不在话下。

事实上宋代窑工建造百米长的斜坡龙窑,就是为了逐级加温升到这个可怕的温度。

而达到这样的高温,也意味着这条龙窑离塌陷、崩坏不远了。一两次还能撑住,长此以往,就会不堪负荷。

按照建窑极盛时间300年,龙窑共50~80座来算,一座龙窑建得那么辛苦,使用年限也就几年而已。

这对于资源是极大浪费,也给提高成品率带来很大壁垒。人工重新建一座超长窑,必然和旧窑有区别,所有指标都要重新调试,带来的变数大大增加。

孙建兴第一个要改进的就是窑炉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他选择耐高温砖块与封泥,不仅大大提高耐火度,密封性也非常好,降低了变数。

最新这窑冷却四天后,匣钵中的盏依然烫手,在10°不到的冬天能做到如此,可以说保温性能惊人。

▼孙建兴自建龙窑正面

▼超高温的产物——柴烧银兔毫盏

2、龙窑的结构

龙窑要有坡度,有间隔,利于升温和控制气氛,这是宋人留下的经验。

孙建兴在此基础上改进了龙窑的穹顶弧度,让气氛更集中▼

此外他的龙窑没有超过15米,因为太短的柴窑烧不出好东西,太长的龙窑,需要耗费更多人力物力不说,而且变数大大增加,很可能一半长度都是废的。

宋代要建那么长龙窑,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条件下,长度如果没有几十~上百米,温度根本升不到1300°以上。

而且百米龙窑成本极高,需要动员的人数也非常多。古时烧一窑大半个村的劳动力都得出动,毫不夸张。

现代柴烧,升温不受长度限制,没必要在长度上也一板一眼复制,可以灵活调整。

柴烧的变数本就很多,以合理的设计和最好的材料减少不必要的变数,就和科学家做实验要「控制变量」一样,变数越少,越能发现问题所在。

3、使用的柴火

龙窑使用的柴火需要高品质的松木,经过晾晒,劈成的长度、粗细也都有讲究。

宋代因为交通不便,窑工多数是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柴火直接用。季节、气候变化就会影响柴火质量。

现代交通发达,福建、江西的林业资源都很丰富,不管是哪个季节烧制,都可以在大范围内挑选优质木柴作为燃料。而且可以通过现代的技术,防止木柴因为天气原因受潮。这点对潮湿的南方而言尤其重要。

燃料的质量稳定,也是减少变数,增加升温成功率的一大法宝。

第三窑能烧到1400°,除合理的龙窑结构外,柴火的质量也功不可没。

而且烧到第二窑的时候,全新的窑壁就已经变得很润,也利于还原气氛的形成和保持。

不管是柴窑还是电窑,刚开始烧都是没办法出多少精品的,要过了适应期,窑壁够润,之后才能出精品。

好材料+好结构,也能缩短适应的时间。

孙建兴功成名就,年近古稀,依然不忘挑战自我,改进柴烧技术,十分难能可贵。希望这位「技术控」能在研究道路上一帆风顺,让喜欢建盏的朋友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0)

相关推荐

  • 孙福昆大师这么任性,究竟图啥?

    七月流火,炎炎夏日 最宜相约三五好友 汲泉烹茶话家常,推杯换盏谈人生 ▲苏轼: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古往今来 饮茶便是东方人最爱的闲余消遣 上至帝王将相诸子 ...

  • 100图欣赏柴烧黑釉瓷器

    原创溪原雅集2021-01-27 17:21:41 年终岁末,掇菁建盏,笔者邀您共襄史上最齐全的龙窑柴烧盛会,本篇将倾情呈献市面所见最为极致的柴烧建盏,并释出尚未面市的稀罕建盏. 龙窑柴烧的建盏为何被 ...

  • 为什么有的建盏一眼看出价值不菲 其实它们都有这三个特点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1月,英国艺术品收藏者马克·韦斯特将他从福建带回的建盏带到在伦敦举行的2019年梅菲尔古董艺术展上展出售卖,并全部成功出售,自此建盏正式跻身于英国艺术收藏界.除英国和对建盏情有独钟的 ...

  • 柴烧建盏,美在哪里?用心感悟!

    什么是柴烧?字面可以理解为:用柴火或在柴窑里烧出来的陶瓷器.柴烧具有落灰成釉的基础核心特征.较为流行的浪漫说法比如:柴烧,泥为骨.火作衣.风成韵.在中国,汉晋至唐时期,不加匣钵.草木落灰化为原始釉的柴 ...

  • 柴烧建盏应该怎么欣赏?有何迷人之处?柴烧一定比电烧好吗?

    建盏柴烧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柴窑烧出来的建盏.泥为骨.火作衣.风成韵,此外柴烧的特点.汉晋至唐,柴烧发展到一个高峰,从以陶器为主,慢慢变成到陶器和瓷器一起发展.柴烧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烧制方法,其 ...

  • 柴烧建盏的特点有哪些?到底什么是柴烧?怎么分辨是否为柴烧?

    中国的制瓷史已经有数千年,而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让人们对陶瓷品质的要求变得更高,更多人开始追逐古朴.而柴烧建盏又是一个符合这样审美标准的瓷器,但你真的了解柴烧建盏吗?何为柴烧?建盏柴烧是一种宋代的 ...

  • 古朴韵味丨卓小淘邀您品茗 无釉落灰烧系列柴烧建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来自蔡襄(大书法家)著作<茶录> 老人总说什么天人合一,花与人,茶与人,总是讲求一个合字.这茶 ...

  • 龙窑柴烧建盏的“秘密”你知道吗?

    龙窑起源于商代,但被用于建窑烧制技艺当是宋代,目前在水吉镇后井村和池中村中段的芦花坪一带有上百条龙窑残存窑址,可见当时龙窑何等兴盛. 龙窑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20-30 ...

  • 孙建兴大师高徒,建盏手艺人叶镔:既无忧无惧,亦无惑此生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到它自己熟.手艺人有时候拼的不止是技艺高低,还有心境和思想方面的沉淀浩远.手工匠人对作品,有的不仅是情怀和态度,还有信仰. 正如一位年轻的建盏匠人叶镔所说,烧制建盏,更注重内心 ...

  • 偷偷告诉你,我为什么喜爱柴烧建盏

    柴 烧 / 辛劳几十天之久,投入5~6位数花费 却可能收获甚微 为什么还有人愿意用柴烧? 也许是为了「特别」,与心中的宋代情结 建盏只有经过高温大火的洗礼才能成器.在条件有限的宋代古建州,劳动人民以依 ...

  • 龙窑柴烧建盏的难度有多大,直播开窑能看到什么?

    装窑,三天 烧窑,三天三夜 窑火不灭.高达1400℃ 冷却4~5天,依旧烫手 入窑3000~4000只 最后成品仅有数百只 7%~10%成品率 精品率.全品率更是不可而知 神秘.期待.忐忑- 每一次开 ...

  • 与天意对话:孙建兴为仿烧宋代曜变盏做了什么?

    宋代建盏技艺断代800年 兔毫.油滴相继恢复 建窑遗址漫山遍野的残片 竟不见半只曜变标本 曜变烧制成为陶瓷史上一桩悬案 孙建兴为再现曜变之华彩 透过历史碎片探寻奥秘 于闽北大地上下求索 终在无数次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