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不是赢在起点或终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每一粒珍珠的起点都是一粒沙,但并非每粒沙子都可以成为珍珠,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沙子是否进入了蚌。这是沙子的转折点。自此之后,沙子与蚌相互磨合,相互驯服,经过漫长岁月,才形成一粒粒圆润的珍珠。
曾国藩用起伏不断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一个道理:人生不是赢在起点,也不是赢在终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贵人提携: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曾国藩历来被人推崇为“晚清第一名臣”,甚至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其实曾国藩本人的家世背景并不显赫,只是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庭。
曾国藩之所以能封侯拜相,在短短几十年完成令人震撼的逆袭,还是因为有贵人相助,让他一步跨越了阶层的门槛。

这个人就是穆彰阿。
身为汉人的曾国藩第三次赴京会试,才得第三十八名,殿试考试才得三甲第四十二名。根据惯例,这种成绩只能分发到各部任主事,或到各地去任县令。这对一心想进翰林院的曾国藩,无疑是很大的打击。
他连朝考也无心参加,打算收拾行李来年再考,后来在同窗的劝说下才勉强留下参加朝考。意外的是,曾国藩在朝考时得到了贵人的帮助——当时担任会试总裁的穆彰阿特别调阅了他的试卷,为他的文章做了最后审批,当即取为一等第三名。
朝考结果呈皇上审核时,穆彰阿还在道光帝面前特意把曾国藩的文章称赞了一番。在穆彰阿的极力推荐下,皇帝甚至觉得曾国藩的说理与文风比其他人更好,于是又把曾国藩调升为第二名。
这样,曾国藩的成绩就由殿试的三甲第四十二名,一跃而成为朝考一等第二名。这个结果,令关注此次朝考的人甚至让曾国藩本人都非常意外。
登门拜谢会试总裁时,穆彰阿与曾国藩谈了很多国事。曾国藩对内政外交都讲出了自己的观点,结果很多想法都与穆彰阿的不谋而合,穆彰阿越发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穆彰阿还给曾国藩说明了翰林院的重要性,叮嘱他好好为国效力。临别时,曾国藩一再拜谢穆彰阿的知遇之恩。
在穆彰阿的提携下,曾国藩在翰林院一帆风顺,步步高升。后来,在穆彰阿的巧妙安排下,曾国藩觐见皇上,获得了皇上的好感,立刻被擢升为内阁大学士,官居二品。连升数级,这样的好事,在此之前的汉臣是从未遇到过的。
曾国藩对穆彰阿的知遇之恩铭记于心。此后的岁月,曾国藩对穆彰阿一直执弟子礼。不论是在京任职,还是出外做官,曾国藩必到穆府问安。穆彰阿去世后,曾国藩还照常到穆府探望其家人,感激贵人知遇之恩。
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贵人,但是能不能得到青睐,还要看个人的能力。
曾国藩做事扎实,知人善用,所以当有贵人提携的时候,才有足够的能力抓住贵人抛来的橄榄枝。
长沙练兵:人生的第二次转折
晚清,太平天国愈演愈烈,曾国藩奉命平叛,但是军队难堪大用。曾国藩决定另起炉灶,建立一支新军。不过,为了不引起清廷的猜疑,他依旧命驻守长沙的绿营军队与新招募来的乡勇一起训练。
这样一来,冲突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
绿营向来是不认真训练的,曾国藩却命他们与湘军一起勤加训练。湘军士兵都是乡下人,自然不怕苦。那些绿营士兵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常年养尊处优,根本无法承受曾国藩式的训练。为抵制曾国藩,他们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乡勇。绿营和乡勇之间,经常爆发械斗。
有一天,曾国藩为惩治绿营,抓了几个带头械斗的绿营兵。其他绿营兵在提督鲍起豹的煽动下,情绪激动,趁夜围攻曾国藩。曾国藩吓得连忙躲到巡抚骆秉章的住处中,才得以幸免。
这可以说是曾国藩一生中的奇耻大辱,他说自己是“打落牙齿和血吞”。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决定带领乡勇离开长沙,前往衡州。
正是这次打击,催生了曾国藩独立练兵的念头。闻名天下的湘军,就是从这一次“长沙之辱”开始的。当时曾国藩无钱无权,如果没有长沙之辱,曾国藩很难克服重重困难,把湘军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若是没有这支湘军,也就没有后来曾国藩的累累功劳了。
福祸相依,人生的每一次坎坷,是挫折,也是动力。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有的人耽溺于痛苦之中一再沉沦,有的人却奋起直追,跃马扬鞭。有的人舔舐着自己的伤口自暴自弃,有的人却让每一条伤痕都成为自己的勋章。
太平天国死灰复燃:人生的第三次转折
经过多年苦战,太平天国在巨大的压力下发生了天京内乱,迅速衰落。此时,恰逢曾国藩父亲去世,曾国藩也和江西官场发生不快,皇帝见太平天国已不成气候,顺手推舟让曾国藩回家守制三年,还剥夺了他的兵权。
这当头一棒,差点把曾国藩打昏。他万没料到,苦战数年竟是这样一个结果。太平天国已经式微,平定指日可待,这天大的功绩就这样拱手让出,让他如何甘心?
他“得不寐之疾”、患了“怔悸之症”,卧病在床。他在给郭崑焘的信中亦称:“以兴举太大,号召过多,公事私事不乏未竟之绪,生者死者犹多媿负之言。用是触绪生感不能自克,亦由心血积亏不能养肝,本末均失其宜,遂成怔悸之象。”
他开始反思自己,开始去学习黄老之学,开始懂得了上善若水,和光同尘,不为天下先的道理。他的心态也慢慢平复下来,努力改正以前的脾气。
命运也终究没有负他。没过多久,太平天国衰而复盛,攻城掠地,江南一度失守,皇帝被迫再度启用曾国藩,曾国藩得到了二次出山的机会。
再次出山的曾国藩,已经磨平了自己的棱角,不再和同僚处处为难,也不再让皇帝处处难堪,反而很好地平衡了各方的关系。
他在不放弃原则的情况下,做出些许的妥协,最终顺利平定了太平天国。
所有的故事总会有一个答案。但重要的是,在最终答案到来之前,你是否耐得住性子,守得稳初心?
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那绵长的回音。
每个人的一生中,不知会遇到多少个转折点。这就好像在走一座迷宫,前途飘渺,深不可测,是福是祸无法预料,难知吉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不惧艰险,不畏困难,不抱怨命运。一点一滴,耐着性子,一砖一瓦建设起自己的高楼。
耐心做好自己,积蓄足够的力量,在命运的转折来临时,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如此,人生才能完成一次次的华丽转身,一次次的破茧成蝶。

精 选 ▶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看这五个方面就知道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