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死后,人们在他坟前立两座跪像,这两人是谁?

对三国这一段历史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应该对魏延这个人是比较熟悉的了。虽然刘备还活着的时候对他非常器重,但是刘备手下的军师孔明却不这样认为。孔明觉得魏延的性格太过于急躁,同时也有点自大。总感觉以后会出什么乱子,于是不太喜欢这个人。在演义中,这个魏延也一直是一个让大家讨厌的角色。

但是在他去世之后,墓前却放置了两个石像,这两个石像都是面朝着墓碑下跪着,有向魏延下跪赎罪的意思。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那就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真是的魏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大将吧。当年刘备率领军队前往四川,为了支援当时在四川的刘璋去抵御敌军,魏延作为刘备手下的将领当然也是跟随主公一同前往了。可是没想到第二年的时候,刘备和刘璋却反目成为了敌人,刘备掉头攻打刘璋,纵使当时刘备的兵力不算强大,但是身边有魏延这样的大将帮忙,最终还是十分顺利拿下。

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魏延又为了刘备攻下了几个十分有价值的城市,并且之后还攻下了成都。因为表现十分优异,刘备为了表扬他,选择了额外任命他为将军。再到后来,刘备准备去攻打汉中的时候,需要一位大将为他守卫汉中这个地方。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大将会是张飞,毕竟张飞的名气与能力还是相当有这个优势的,包括张飞本人也是这么觉得的。可结果却是,刘备选择了魏延来担任这个汉中太守,为刘备守卫这个非常重要的汉中地区。有这件事就能看出来,当时这魏延在刘备心中的分量是如何了。等到了孔明主持政务的时候,这魏延也有着十分亮眼的表现。当年孔明准备北伐的时候,先是来到了魏延所在的汉中,提拔他做了刺史。

那个时候天下着大雨,曹操率领三路的兵力进攻汉中,因为这雨下的实在太大了,有两路的兵力无法前进,只能选择撤退。当时,魏延也奉命带了一小支军队进攻魏国,这下子偏偏跟曹军这两路兵相遇了,结果魏延一点儿也没感到害怕,并且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兵。魏延一直都表现的非常好,确实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将领。尤其是在蜀国后期缺少兵将的情况下,魏延不仅自己武艺高强,而且还非常善于训练培养士兵。尽管如此,这孔明依然以魏延太狂妄与自大为理由,不愿意重要他,甚至等到孔明去世之前,都选择放弃使用魏延。之后有一个叫杨仪的人,趁着孔明去世了,想要争夺权力,并且这个杨仪一直看不惯这魏延。

有一次杨仪按照孔明生前的指示计划着退兵的时候,安排了魏延去断后,而魏延这心里却十分的不情愿,也不愿意听从杨仪的指挥,居然选择了率领军队在杨仪之前回到了蜀国。不仅如此,这魏延一路上还把栈道给破坏掉了,一点儿也不给杨仪留后路。回到蜀国之后,还写信给刘禅告状,说杨仪准备谋反了。这杨仪被逼到这个份上了,也不再给魏延留情面了,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刘禅,反告魏延谋反。刘禅这一下子很难判断了,于是询问自己身边的大臣们。要知道这魏延平日里性格暴躁,没有好的人缘,这一下子就没人替他说话了。群臣都支持杨仪,认为杨仪是不会谋反的。魏延知道自己的情况很糟糕了,于是带着一家人想要投靠曹操。但是还没走多远,就被杨仪派兵追杀了。不仅如此,在他被杀死之后,还被安上了叛国的罪名,家里三族人也遭到了诛杀。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这魏延是绝对忠心于蜀国的,最后被人说成谋反的罪名也并不是真的想谋反。所以现在来看魏延之所以失败,其中的原因无非就是自己平日里性格不好而且比较自大,在军队里有时候也不听从指挥的性格。他的人缘也是因为他的坏脾气变得很糟糕,也许平时觉得没啥事,但到了关键的时候,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甚至还对他落井下石,最终导致了魏延背上了谋反叛国的罪名。如果那个时候大臣们愿意帮助魏延,死的就是杨仪了吧。

最终,后人在魏延的墓前放置了两个下跪的人像,这一个人像代表的就是杨仪,而另外一个就是当年替杨仪杀害了魏延的马岱,这也算作是在给魏延致歉了吧。由于时代的变迁,魏延的墓没有保存下来。碑石、坟茔都被毁了,只有这只石马以及两座跪像保存下来。如今我们还可以在汉中博物馆中找到,杨仪、马岱两人的跪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