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滨︱稽古澄心——当代中国画名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稽古澄心——当代中国画名家笔墨研究展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主流艺术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些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本次画展将以线上艺术展的方式呈现,参与展览刊登发布的有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新浪艺术、腾讯艺术等近百家主流艺术媒体及门户网站,流量巨大,综合浏览点击量预计将达到上亿次,一次参展,永久在线,影响深远,终身受益。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刘曦林

江海滨

参展画家

江海滨,皖南人,诗书画感知者,中国楹联学会书艺委员,被评为2019“当代百名楹联书法家”之一。作品被各级艺术机构及陈香梅、连战、邵华、孙穗芳等知名人士收藏。入刻会宁长征碑林、石家庄中华障石岩碑林、开封孝贤碑林、北京奥运纪念碑林、祖冲之碑林。

作品散见于《中国书画报》《书法》《书法报》《法制日报》《中华文化画报》《文汇报》《人民日报》等处,美术史论文《回眸“神州国光”》载入《今日中国美术》。

作品入展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首届楹联书法展、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书画展、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中国黄河魂艺术大展、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展、第八/九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暨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央视纪念赵朴初诞辰110周年中国画邀请展、第十三届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展、写意宋庄—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邀请展、咫尺乾坤—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小品展、尺素清芬当代名家小品新作品鉴展、联合国中文日甲骨文书法大展、联墨浩歌—— 国庆七十周年楹联书法展、纪念孔子诞辰2570年国际书画展、2020格物致知——当代中国画代表性画家30家线上艺术展(北京观复美术馆)清风古韵---当代水墨名家团扇鉴赏交流展(北京同泽美术馆)稽古澄心——当代中国画名家笔墨研究观摩展(时代丹青文化传媒/学术主持王镛/刘曦林题署展标),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75位中国书法家新媒体展。

作品欣赏

构图是中国画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谢赫“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他的激情附和着气韵流动,节奏而跌宕起伏,去表现他所经营的主题,恣意挥洒的笔触与线条引领下,山石刻画繁而精湛,饱满神通,让我们的思绪也随着游移于似云山烟树的意境里。江海滨还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正是这种全面的学养,方促成了其富涵文人气象的笔墨语言。

他的作品呈示出的是传统面貌,但又由传统风格转向意向形态,即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借助笔墨,情感溶入写心写意的味道,从而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冲突中求融合,使笔墨的情感张力达到和谐统一。

山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凝聚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智慧,意是寄情,境由心造,情景交融构成作品的意境。江海滨通过皴法的灵活运用,让山岩有质也有逸,写意筋骨雄强,体现气韵生动的内涵。他胸有情思,注情入景,近观咫尺千里,远观不离座外。远山逸云或隐事现,虚实映动,体现了他追慕高远、寄情山水的思想观念。

——黎乐(澳门),自由撰稿人,美术评论人,原高剑父纪念馆学术主持,曾就职于《深圳商报》。

在阅读了江海滨的作品后,我直觉到他对传统艺术中的生命精神、本源意识有着较深的领会。在作品中他敢于大虚小实,敢于把尽精微的描绘与大量的虚无之境巧妙相融,这明显是宋元以来,乃至明清文人画主流的主要手法,而这种手法的由来,得力于作者对审美感应思想的“领会”。也许正如李超指出的:江海滨先生功夫在画外。

也正是从此本源之境出发,江先生才能达到触景生情,“情生景,景生情,情景相生”,才能“信手一挥,山川草木,理无不入,而态而不尽也”。基于此,江海滨的作品才能达到“叩寂寞以求音,无笔处墨气四射,”以空灵飘逸之心,融成山外山、景外景,致以韵雅之画,润人之风骨。在他的作品中,笔骨墨韵共构了一种新的世界,这种山水世界既不完全等同古境,又不是随心所欲之乱画,而是法无定法,以理趣、境界、本源整体之混沌为其法,以当代人内在情感的凝练为意,从而达到意法交织,不拘泥于眼前之景,不刻意为他人悦目,以知情意的辩证统一为其创造目标,在解构传统的形式中,达到了更当代化的回归之路。以率真随性为表征,暗暗契合了古今中外人文精神内在超越的理趣,正所谓:返身而诚乃为仁和之志也!也许,这正是江海滨绘画的创新价值。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郝文杰

海滨之画,以书入,强调“写”,用笔不滞不滑,厚重内敛,故赋予张力。从中国画的技法上讲,海滨有他自己的感知。他从宾翁点线相积到自己的点线相破,这有传统也有创新,是继承也有引申,而这一切,海滨仅仅是通过“写”就做到了,同样有着丰富的层次和变化,却一改宾虹山水的“黑”而变得爽朗清疏和纷披,化浑厚华滋而自然空落、散逸松活,要么黑密厚重更厚重黑密,这亦然是受到宾翁南北两位有情节的学生陈子庄与李可染影响,亦庄亦谐,兼收并蓄他们殊途同归的散逸空灵与苍拙沉重。

艺术是艺术家的心境观照,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度。中国画艺术的核心是笔墨,较之墨法,其更突出笔法,而其笔法又以造化为师,毓秀江南的山山水水为海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此外,海滨更注意博观约取,故他的作品既有南派山水的秀润又汲取北派山水的雄浑,丰富墨色中又见其用笔的洒脱灵动与率拙清逸。

海滨心中一直有一个问题:什么是现代精神?在学究黄、解析黄的过程中,他并不沿袭或墨守成规,挖掘其中内美本色和精神灵魂,他找到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拓展的路径或方式。海滨笔墨语言里已经有了较强的现代感,但他却始终把这现代意识的审美情感和体验根植于传统的土壤。海滨已然以写意的概括性、情感性作为研究创作旨向,想来他或能寻悟到属于他独有的山水新安田园,他需要的只是时间。

——独立评论人 葵心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艺术感知能力就是创作的源泉。同是眼前的景物,内心丰富感知力强的人便善于发散联想,借着想象的翅膀上天入地遨游一番,而对于内心无感之人,则思维仅能局限于眼中看到的东西,相比前者,要表面浅显许多。显然海滨先生就是那个艺术感知力比较强的人,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的书画作品中,也渗透在了他的随笔文字里。记得英国艺术家约翰·拉斯金,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曾用来解读艺术家的感知能力——两个人出去散步,一个是画家,另一个则是门外汉。

让他们沿着林荫小径一直走,这两个人所感受到的景色定是天壤之别。普通人看到的是一条小路和一棵棵大树,他知道这些树是绿色的,但他没什么特别感受,他会看到阳光,会感到愉悦,这就是全部!但是画家看到了什么呢?他抬起头,看那像雨丝一样被细分的阳光,是怎样从头顶从闪着微光的树叶间洒下来。他也会看到,在绿叶掩盖下,到处丛生的树杈,他还会看到翡翠般的青苔,闪耀着宝石似的光芒,以及那光怪陆离的地衣,白的蓝的,紫的红的,都醇熟了,糅合成一件华丽的衣裳。

这又让我想起了之前网络是流行的一句话:同样是看到美景,有人吟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人却说“真好看,就是美”,你觉得这仅仅是读书多少的问题么?其实这和感知能力密切相关。海滨先生我虽未谋面,但透过作品及其文字亦可感知他独到而敏锐的感知力,他的笔墨中既蕴含着他对中国画独到的见解也折射出了作为当代艺术家、书画感知者不懈地艺术追求与探索。海滨先生把他对艺术、对生活的感知诉诸于笔墨,甚至可以想象这种微妙的艺术感知就体现在他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里。如果没有深入生活,没有一定的文思情思,便很难有这样的感知!

——《秒秒书画》总编辑、主持人 秒秒

江海滨的山水画与“南宗”山水的不谋而合体现在绘画的各个方面。以其长幅山水画为例,在绘画题材上江海滨多表现北方重峦峻岭,以全景式构图,高远、平远、深远兼具的构图方式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层峦叠嶂;在笔墨上,皴擦点染结合并用,用笔苍老、笔墨淋漓,用碎而坚实的笔墨写意出平深高远的山石树林;在形态上,不求装饰,崇尚天真,以简笔淡墨表现烟雾迷蒙的意趣。这烟雾溟濛的意趣,加上淋漓的笔墨,又让人不由地想起“五笔七墨”黄宾虹式的风格,所谓五笔七墨这是黄宾虹对中国画笔墨技法深入研究之后从中概括的绘画理论,也是黄宾虹特有的山水画风格。

从江海滨的山水画里可以看到他从宾翁山水里继承的传统,也看到了他在传统学习中的创新,在江海滨山水画里同样有着丰富层次和变化的水墨运用,相比宾虹山水的“黑、密、厚、重”,更以黑白对比的方式呈现,造成了光影明灭、空气流动之感。

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国画的发展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呈现繁荣的状态,尤其是在百花齐放的现代艺术潮流中,个人艺术的发展难免会在主流艺术中失去主观意识,而江海滨的中国画创作在现当代中国画的艺术潮流中,以其强烈的使命感,植根于中国传统绘画,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绘画的基础之上,坚持“师法自然”“中得心源”的艺术旨向。在长期的户外写生中,注重遵循自然规律与个人文化修养,以自然风光为创作基调,充分挖掘地域特色,使其个人精神与自然山川相容,在立足于传统并勇于化古出新的基础之上,以其笔墨淋漓的高山远景,气韵生动的花鸟山石,遒劲温润的书法,创造出了不同于别人的中国水墨画形式。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史系 朱慧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