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卫所的设立

关于“八所”等地名的由来,在海南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很有影响的说法和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有关。《广东省地名志》如此说:“相传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伏波将军马援在此建立第八海防所,后形成八所村。”这种说法当然牵系着海南人民对曾经“抚定珠崖”的马援的极大尊崇,但是对于八所等地名的由来来说却很难成立,甚至马援是否登临过海南岛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事实上,八所等地名正是和明朝政府在海南设立卫所有着极大的关联性。

澄迈县老城镇石村古道。李幸璜摄

元朝末年,风雨飘摇的政府为了应对遍地开花的农民起义,大量招募“义兵”“民兵”成立千户所、万户所。明朝在此基础上实行卫所制度,“稍仿元万户府之制,凡内郡大者及要害地俱置卫”。也就是说,在大的郡县以及要害之地设立“卫”,已经成为明朝政府的常规动作。海南卫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得以设立。

据地方志书记载:“洪武二年,设海南分司,镇兵一千余名,仍隶广西省。三年,立东西二所,军千余名,改隶广东省。五年,改分司为卫……”这段话给我们提供了两个重要信息:海南最开始隶属于广西,在洪武三年(1370年)正式隶属于广东,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为止。其次,海南卫源于洪武二年(1369年)的“海南分司”,并于洪武五年(1372年)正式得名。

明朝时,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成为各省最高军事机构,广西设立有广西都司,隶属于广西的海南就此设立海南分司,这就是海南卫的前身。“洪武二年己酉八月,以兵部侍郎孙安授广西卫指挥佥事,率千户周旺、百户吴成等部,领张氏漫散军士朱小八等一千余名,前来镇御,开设海南分司”,“后续添拨征北溃亡陈州各处元氏旧军,节次到卫者又千余名,立为东西二所。五年壬子,改分司为卫。六年癸丑,迁配者接踵而至,改东西为左右所。去年,土寇陷儋州,指挥张荣建议立所以镇之,奏准调福建赖正孙收集陈友定军三千……”这段来自正德《琼台志》的文字,一方面叙述了海南卫设立的经过,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海南卫兵士的基本构成。

万宁万陵古道遗址。郑立坚 摄

海南卫兵士的构成大致包括三个构成。其一是“张氏漫散军士”,即张士诚在兵败之后漫散的军士;其二是明军北伐中于陈州(今属河南周口)等地溃亡的部分元军;其三则是由赖正孙收集的元朝将领陈友定残军。总体上讲,海南卫兵士的主要来源为归附军。这种对归附军远离故土的安置,有效避免其就地作乱的可能。

此外,贬谪充军也是当时卫所兵士的重要来源。明朝初年,开国将领薛祥因为亲属犯罪被牵连而廷杖致死,四个儿子薛觊、薛能、薛政、薛宣也因此被株连充军海南,成为永系军籍的“所人”。其中薛能更是被编置到海南岛西部儋州千户所下属的积勇都(今儋州三都镇积勇村),并就此落籍。薛能的儿子薛远通过刻苦攻读考中进士,后来担任南京兵部尚书,从而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尚书郎。

被安置到地方卫所的兵士获得军户,并实行世袭的方式,从而使得中国古代移民具有了新的形态,并具有稳固性,这也是军话形成的基本前提。

由于海南地理位置特殊,因此海南卫规模较大,设有内外十一所,共有旗军15927名。按照明朝军制,“每军十名立一小旗,五小旗立一总旗,为百户所,共旗军一百一十二名,领以百户一员。十百户所为千户所,共旗军一千一百二十名,谓之正卒。”所为卫的下属单位,海南卫下陆续设立内外十一所,即分别处于海南岛腹地和沿海的各个军所,其中左右中前后五个内所,六个外所则分别为东三所清澜(今属文昌)、万州(今属万宁)、南山(今属陵水),西三所儋州、昌化(今属昌江)、崖州(今属三亚)。相对而言,六个外所均为守御千户所,级别较高,不隶属于海南卫而直属于都司,但是在现实中由海南卫代管。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又在今琼中县境内设置水会守御千户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