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父母不待见,我该怎么办?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上高中之后就一直和家里人吵架,但又和别人青春期不太一样,我家情况有点特殊。我这个人表面看起来挺乐观的,但是会一个人偷偷地哭,记忆里我就没几次放声大哭过,一是家庭情况,二是心理负担,害怕家里人问,我挺讨厌我的父母的,也不能说讨厌,大部分时间是不希望他们出现在我的空间里。举个例子,因为吵架嘛,我成绩降了不少,有一次就和他们说了,我当时真的以为他们要和我好好聊天的,就说了,然后就被骂了,然后每一次吵架,他们就会说:我爱你是应该的吗?我欠你了吗?诸如此类的话……我一开始是转头就忘的,次数多了就有点想不明白了,我现在也挺不明白的,为什么他们要告诉我没人爱我?我从小就有一点抑郁倾向(我不太明白,大概是这样),人很脆弱,平时和身边人交流都挺正常的,但是一遇到有些事就会脾气很差,会想自杀,会持续很久无法走出来,就是这种情况需要一个导火线(类似)。我是没有到医院做过检查的,其实是害怕花钱,害怕到时候父母又拿这件事和自己说他们为我付出了多少,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我家情况不太好,挺穷的吧,我不认为他们会拿钱去给我做检查,还能毫无怨言。有时候我爸会把我的问题拿到社会上说,用“你要是在社会上,你这个行为早就......”这样的句式告诉我,我要好好听他们的话,可能我比较单纯,我会认为他们把事情放大了,认为社会并没有这么不堪(主要认为法制社会)。其实也没啥的,主要希望可以开导一下我,我今天因为想听父母安慰我,又和他们吵架了。
明镜解析……
当一个人总是被同一种或者类似的反馈方式对待,就会形成相同的心理反应,这就是心理暗示,也是经验元素。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习惯性”。那么,如果对方的反馈是积极的,后天的养成也是积极的;如果是消极的,后天的养成自然也就是消极的多一些。这就符合能量对等的原理,同时,也只是在自己没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验证是可以识别出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反馈方式,什么是自己排斥的反馈方式,接受自己想要的,放弃自己排斥的,最终才能总结出对自己有效的,而且也不用消耗时间和精力在“排斥”的部分上面。
家庭结构虽然是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不是绝对的。因为在自己成长之后,这个因素只能是过去的经验,不能阻止自我的持续成长,如果过多的纠结在“过去的经验”,就会拖延自己成长,这就是“耗”,合理的做法是“向前看”“接下来怎么办”“我现在可以做什么”,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回到过去解决问题,所以,只能着眼于未来。那么,过去的经验就没有用了吗?当然有用!它是告诉我们曾经做过的或未做的对于现在的自己有怎样的影响,是经验的参考和依据,同时,总结和归纳出自己接下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样做更有效果,而这个过程就是成长了,问题就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解决,方向就是向前,而不是过去。因此,家庭结构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只是对自己未成长之前有影响,当自己开始意识到自己在成长中的时候,就可以回到当下,摆脱过去(或者阻隔),至少可以先完成当下的一段成长过程,只有自我意识体系足够完善的时候,再回头去看,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悟,而不是指责和抱怨。
总结,自己开始有独立认知和理解的时候,就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信号,可以大胆的顺着这个状态发展,而周围的“声音”都只是一份提醒,一份参考,一份建议,但不是命令,更不是咒语。所以,要区分什么是符合自己内心接受的部分,什么是自己内心抵触的。符合的就花时间和精力,抵触的就屏蔽掉,至少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心理感受,让自己的心不受伤害,至于问题,只有自己的生命状态舒畅的时候才能解决,是水到渠成的事儿,急功近利反而无用。坚持做自己,在不影响别人和不被别人影响的情况下,自我成长就会顺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