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岭半岛三古庵

排岭半岛三古庵

今日千岛湖镇车水马龙,不仅漂亮,而且繁华。五十多年前,这里原来叫排岭,还是一片荒山野岭。这种荒凉,从旧地名中就能感受到,在旧地图上看就更直观。

排岭,明以前原名牌岭,清朝后改为排岭。不是现在的排岭路,而是现在的新安大街。西为泗渡洲(舒渡洲),即老码头,东为西园村、东庄村。呵呵,一直弄不清,西园明明在县城之东,为什么叫西园,原来是与东庄对应的,西园村在东庄之西,东庄又名东园庄。现在的东庄村是后靠的。万历严州府志记载,牌岭上有牌岭庵,里民方永益建。乾隆光绪淳安县志作排岭庵,距老县城淳城25里。

据东庄村方月桂先生说,排岭庵就在如今的供电大楼处,门前的大樟树就是以前留下的标志。这里还有一个叫名“猛虎跳墙”,是东庄村的风水宝地,方氏祖先都安葬于此。排岭又是东庄、西园到老县城的捷径。东庄方氏就在此设立排岭庵,请用庙祝看管,为东庄方氏祭祖提供憩息之所,也为来往行旅提供茶水。

排岭南北山峦连绵,清清新安江在淳城之东不得不拐个大弯南流到港口镇,再折而东流。这给淳安东南乡村到老县城带来不便。邑民从淳城到东南开辟了一条古道,叫施岭。老辈说,施岭原来叫狮子岭。现在宋家村还有施岭脚自然村。旧志记载,双柏岭,一名真坞岭,在县东十里,绵亘接施岭,邑治之门户也。施岭上有庵。双柏岭就是现在的垃圾填埋场,与施岭脚村相邻。翻过施岭就是原来的港口、龙山、商源、赋溪、茶园等乡。

  万历严州府志也有记载,施岭庵,在县南十五里,明隆庆五年,知县郑应麟建,外为恩峰亭,上为大悲阁,匾曰“施云胜概”。万历四年,知县戴庭槐命道人如信募缘重建。乾隆光绪县志记载,施岭庵在县东南十五里,为往来憩息之所。狮子岭大概由此而改为施岭。根据相关资料,明朝两任知县这么重视,或许与里商商辂有关,郑应麟知县组织编写过商辂文集。

施岭庵在施岭脚村后施岭坞。笔者曾前往考察,因没有村人向导,结果在深山野坞中迷路,与之失之交臂。据友人商通寻访,现在还有遗址依稀可辨。现存四人合围古樟一株。古庵有前后厅,中有天井,另有香客房,总面积300余平方米。门前有一亩多梯田。解放前香火兴旺,文革后毁圯。

程就在《光耀淳安》中记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曾从港口镇翻越施岭到达桥西镇。当地老人说,施岭庵前大小石块堆成的石墙,系红军抗日先遣队与国民党打仗时遗留下的战壕。

排岭往文昌镇方向有浪达岭。以前并没有这么诗情画意。这里古名叫狼踏岭。旧志载:狼踏岭,在县东二十五里,上为虎岩。相传群狼追虎至此,俱化为石。想想都有些恐怖。然而古人交往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淳安东南乡镇到东北的进贤、桥西、文昌以及分水,都抄狼踏岭捷径。

狠踏岭也有庵。乾隆光绪淳安县志记载:善因庵在县东二十五里狼踏岭。据了解,善因庵在现东庄村,庵基现建成民居,附近有古樟一株。

淳安是山区,一条条山岭古道就是当时的“绿道”,一座座寺院庵堂则宛如“驿站”。世道变迁,山河重整。好多山岭退出历史舞台,寺院庵堂淹没于历史尘埃。排岭半岛三古庵也成为历史记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