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苏东坡拜见王安石,书房等候中,看见...

一天,苏东坡拜见王安石,书房等候中,看见砚台下未完成的《咏菊》:“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笑着摇头,心想:这王丞相是老了啊,秋天的菊花不比春花,怎么可能花瓣落地呢!遂提笔加了两句,因为这两句,苏东坡被贬了。
 
苏东坡人才一流,过目成诵,出口成章,宰相王安石很欣赏他。一次,王安石作《字说》,偶然说到东坡的“坡”字,为土之皮。东坡却笑道:“滑字就是水之骨也。”噎得王安石半天说不出话来。
 
又一日,王安石说马车是四匹马拉车,为“驷”。苏东坡笑道:“《毛诗》有云,‘名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爹妈,正好九个。”王安石听了,很不高兴。
 
苏东坡自恃聪明,说话刻薄,揭别人的短,还怼自己的上司,这是不想在官场混的节奏啊!

苏东坡被贬为湖州刺史。
 
在湖州三年任满,回京述职,苏东坡知道自己太自作聪明,得罪了王安石,这次回京,他又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正好休息,就被领进了王安石的书房等候。
 
苏东坡看见书桌砚台下压着一张笔墨未干的纸,拿起来看,原来是王安石未完成的《咏菊》,苏东坡心想:一首诗还不能一气呵成,真的是江南才尽啊!

仔细看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心里又乐呵起来,认为王安石没有常识,秋菊只会在枝头枯萎,怎么可能落满地呢?

遂提笔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这是直指王安石写错了啊!

写完,苏东坡就后悔了,以前的教训还没吃够吗?现在又来卖弄自己的学问,一会王安石来了,可怎么碰面啊!思及此, 苏东坡快速告辞了。
 
王安石醒来后,记挂自己未完成的诗句,第一时间来到书房,看到自己的诗作被别人填完了。

遂问有谁来过,得知苏东坡来过,又认出苏东坡的字迹,看到他写的两句诗,心里气急,苏东坡这是借诗来嘲讽他才疏学浅呢!
 
苏东坡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不服气,认为是王安石公报私仇,但也无可奈何。
 
苏东坡赴任之前,王安石请他去府上,王安石特意嘱咐他,去了黄州,要读书博学。

苏东坡连连称是,心下却不以为然,自己才学过人,博览群书,现在要他多读书,他还要读什么样的书啊!
 
王安石还请苏东坡回京时,将瞿塘中峡水带一坛给他,太医说这个中峡的水煮茶可以治他痰火之症。苏东坡答应了。
 
苏东坡黄州为官期间,经常与好友陈季常一起,登山玩水,饮酒赋诗。光阴似箭,又到了秋天,一天,陈季常又来拜访苏东坡,苏东坡邀好友去后园赏菊。
 
来到园中,菊花棚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却无一朵,苏东坡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苏东坡才知道,王安石学问渊博,是自己孤陋寡闻,目光短浅,不知黄州的菊花真的花落铺满地,王安石让他到黄州当官,是为了让自己来看菊花的啊!
 
每年冬至,必差一名地方官贺表入京,苏东坡遂请缨前去。回京时,正好途经瞿塘三峡。

这次要回京给王安石赔罪,对王安石临行前请他取中峡水的事,苏东坡一直谨记在心。
 
行船路上,苏东坡看那峭壁千寻,风景优美,不禁诗性大发,想做一篇《三峡赋》。因连日劳顿,又推敲诗句结构,不觉困顿睡着了,又未曾提前吩咐水手打中峡的水,等一觉醒过来,已过中峡,到下峡了。
 
苏东坡很焦急,连忙吩咐掉头去取中峡的水,水手告知三峡相连,水流湍急,若掉头是逆水行舟,很艰难。

苏东坡只好让船停靠岸,吩咐手下去请来附近居民,问三峡中哪峡的水最好,居民说:“三峡相连,没有分隔,一样的水,分不出好坏来呢!”
 
苏东坡心想:王安石怕是有些迂腐,三峡相连,一样的水,何必一定要中峡的水呢!于是让水手在下峡装了满满一罐的水。
 
回京后,第一时间就奔往相府求见王安石,王安石让门下请苏东坡入书房相见。苏东坡听说是书房,想起改诗的事,面上郝然,硬着头皮去了。
 
苏东坡见到王安石,马上拜扶于地,要向王安石赔罪,王安石扶起苏东坡,问道:“你见到黄州菊花落瓣了吗?”苏东坡连忙答道:“见了,学生才疏学浅,全靠老太师海涵。”
 
王安石知道苏东坡带回中峡水,很高兴,让人抬进书房,让书童用此水煮茶。水烹好,泡茶时,王安石盯着茶色半晌,笑道:“又来欺骗老夫,这明明是下峡的水啊!”
 
苏东坡不敢狡辩,忙问王安石怎么知道的。原来上峡水急,下峡水缓,中峡最平稳,上峡水泡茶味浓,下峡水味淡,只有中峡水浓淡相宜。
 
苏东坡连忙离席谢罪,王安石没有怪罪他,只说道:“你何罪之有,只是你过于聪明,有些地方就会更容易疏忽而已。”
 
后来王安石怜其才学,奏请天子,最后恢复了苏东坡翰林学士之职。

@方圆一里

此故事出自冯梦龙《警世通言》之《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这样的大才,仍然有很多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何况我们普通人呢?但不管知道与否,自作聪明都是不可取的。

#微头条情感##中国古代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