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孟庆群作品
父亲留下的
孟庆群(河南)
每当望着别人在春暖花开,气清景明,扶老携幼踏青赏春,幸福满满之时,心中一股难以言状的悲情油然而生。
父亲去世时才63岁,相比现在众多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年纪并不太大。可是得病的时候,由于家中经济困难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就早早的走了。这是我一生的痛!做儿子的无力尽孝,没能让生养我的老父亲享受天伦之乐,那是多么的悲哀!甚至走的时候一张遗照也没留下,这是我终生的遗憾!但父亲的音容笑貌,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在儿子记忆里。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出生在淮河北岸的一个小乡村。耕田织物,终日劳作,生活艰辛,和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一样,面朝土地背朝天,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
为了改善生存条件,他学会了打席、编篓等生活用具的篾匠活,还学会了锻旱磨和水磨的石匠活。这在农村也算得上是个手艺人。父亲就是靠着这手艺在那难以忘怀的饥饿年月里,走遍淮河两岸的村村寨寨。白天给人家打粮茓、睡席、编筐编篮,夜晚点着小油灯三更半夜给人家锻旱磨水磨,换取一星半点粮食或半斗小麦玉米或斤来大豆红薯来维持生计。遇到困难人家拿不出来辛苦费的也就算了,乡里乡亲谁家没有困难哪!
听母亲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二年无粮无菜,很多人都饿的不行了,是父亲在外地讨了一块高粱面馍救了我的命。一家人靠着父亲的手艺没伤一人,度过了那艰难苦涩的日子。
由于父亲会手艺,人缘好,能吃苦耐劳,又能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碰硬,做事缜密有主见,还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深得全村人的拥护,当上了一个全中国最小的官(即生产队队长)。那个年代的人常说:“县长好当,队长难干”。一个生产队百十来号人,吃喝拉撒、头疼脑热、家长里短都要找队长解决。大集体干活,挣工分吃饭,今天派谁干活,明天排谁上工,都要安排清楚;白天检查、夜晚学习、打更放哨等都要做得井井有条。没能力、没魄力、没肚量那是干不好的。
记得那个年代,抓革命,促生产,改善群众生活是当时农村工作的主题。作为一个农村生产队的队长,上级领导怎样安排就怎么干,很少有自己主见。但,父亲却不同,他常说;“全队百十来口子人吃饭是大事,不管搞什么革命,吃饭第一!’’一年的农事安排非常重要,什么时候育秧种稻,什么时候种麦种豆,什么时候种棉插红薯等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农事活动,关系着全村人的生活,马虎不得。父亲作为种庄稼的好手,把田地种成粮食高产地丰产田,全公社都有名,是全公社抓革命促生产的先进典型。当年当地曾流传南学“老别头”,西学“老硬碰”(即父亲敢于克服困难,敢打敢拼),这是两个生产队的队长,经常在全公社介绍种植经验,曾是县里多年的劳动模范。因此我们村的群众生活质量也高于其他村。
吃饭问题解决了,接着要改善住的。那时候群众住的房子都是土坯墙、麦草或稻草房,一遇大风或大雨房子随时就有倒塌的危险。为了改善住房条件,父亲为村里规划:一律住上槐草房、瓦接檐、砖包青的房子。这样的房子不亚于现在的两层小洋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每年安排村里都要种几十亩槐草,打窑烧砖瓦,谁家需要盖新房,按标准一律盖槐草房,槐草队里低价供给,砖瓦自己做自己用。就这样,没几年群众的住房大部分得到改善,周围村庄的群众很是艳羡。因此,我们村的年轻人没有打光棍的,姑娘们都愿意嫁到我们村当媳妇。
我们村原来是一个农村小集镇,上世纪五十年代很红火,到了六十年代,由于经济匮乏,农村能交易的商品很少,小集镇也就自然消亡了。
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作为几十年的生产队老队长,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农村变革,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他常对我们说:“农村要活了,农民也要有好日子过了,等咱村里的集市复活了,我要盖两间新房,开个小旅馆、小饭店,供来往的生意人和乡亲们喝茶聊天、娱乐休息,还要买手扶拖拉机,过上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好日子。”可惜这一切都没等到,父亲就早早地走了。
但父亲那坚韧不拔、自尊自强、适应生存的生活态度,勤劳善良、好学上进、活有主见、心有向往的精神品质,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作者简介】孟庆群,男,河南省正阳县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曾任高级教师、编辑、记者,党政部门工作多年,现为正阳县政协文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