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和,内外调的法则在伤寒论、温病中分别如何讲呢?

《辞源》曰:'和者,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在中医学文献中,'和'往往代表着'协调平衡、融合稳定'之意。和之为法,《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且以'和阴阳'为养生之大法。《金匮要略》则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可见,当时之和'法大体上包括调和阴阳、温化痰饮等内容。

再如《重订广温热论·验方妙用》在论述'和解法'时指出:'凡属表里双解、温凉并用、苦辛分消、补泻兼施、平其复遗、调其血气等方,皆谓之和解法'。因此,从广义上说,凡能调和表里寒热虚实、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之归于平复的治疗方法,均称'和'法。从狭义上来说,和解法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具有和解表里、分清上下、宣展气机等作用的治疗方法,属于八法之一。 和解法是临床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简称和法。其作为独特的一种方法运用于临床始自《伤寒论》。其曰:'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出则阳,入则阴,乃一身之枢机。半表半里之邪,非汗吐下所能解,惟宜和解一法,斡旋枢机,使半表半里之邪从枢机转出而解,不致内陷'。张仲景设小柴胡汤以藉少阳半表半里之正气,除表里之邪,阳升表透,阴降里和,然和解之法即是。升清降浊各行其道。有和法则无须下而自泄,有解法则无须汗与吐而自开。自此奠定了和解法的基础。

明清时期,温病学家根据温病的病因病机和传变的特殊性,对和解法的应用,提出了不同于伤寒少阳病的治法与方剂,从而丰富了外感热病和解法的内容。如吴又可的《温疫论》首倡'邪伏膜原论',指出膜原'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分界,是为半表半里'。疫邪盘踞于此,发表、攻里均非所宜。'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并创制达原饮,开达膜原之邪。叶天士提出了'邪留三焦论',对温邪夹湿留连三焦气分出现类似伤寒少阳病者,主张采取'分消走泄'之法,旨在调畅气机,宣通上下,使留于少阳三焦之邪得以分消走泄,实为和解之变法。温病之和解法乃伤寒之变通,根据作用的不同,和解法可分为清泄少阳(蒿芩清胆汤为代表方)、透达膜原(吴氏达原饮)和分消走泄3种。 清·汪昂的《医方集解》分为22类,其和解之剂'收载了小柴胡汤、逍遥散、痛泻要方、黄连汤诸方,不仅注释详尽,而且基本涵盖了现代中医方剂学关于'和剂'的和解少阳、调和肝脾和调和肠胃3个主要部分,为现代方剂学的'和解'奠定了分类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