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五千年历史,士大夫特权史,百姓血泪史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标题,可是愿意刨根究底研究历史的人就会发现,正史(古代官方史书记载内容约80%假,约20%真实)这个数字因为真实历史记载太少,约20%其实真实历史这中间有多大水分缺乏佐证。

大概有人要问了:“这标题和首段文字根据是什么?”这个根据就是“人心”和“没有立场的古人书籍记载和石碑篆刻等等这一类的记载”

正史中记载史书的内容90%都是士大夫阶层和统治者的意志,尤其正史记载但凡是当代史书编写者记述的与士大夫和统治者相关往往不实(基本没人会记录历史时说自己不好,只会夸大自己好的一面,甚至无中生有记录自己好的一面),受打压被杀的士大夫和统治者往往被夸大事实记录或者不记录。

晋朝立国之初,因一次盗墓事件,挖掘出了大量的竹简文史资料。后来晋武帝安排史官研究破译,整理出来了:《名》三篇、《大历》二篇、《易经》二篇、《国语》三篇、《穆天子传》五篇、《琐语》十一篇、《纪年》十三篇,可以说所**的文史资料非常丰富。

尤其是《纪年》十三篇尤为珍贵,记载了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到战国魏国时期,近1800年的历史。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东周之前的中国史书都已亡佚,这套《纪年》十三篇成为唯一没被焚烧掉的上古历史书籍。

晋朝文史官员经过研究注释,将《纪年》十三篇注解为初释本和考正本,题名《竹书纪年》。晋国灭亡后竹简遗失,初释本和考正本保留了下来。

秦汉之后研究战国之前的历史,主要是参考《春秋》和《史记》,这两部经典史书才是正朔和权威。但是《竹书纪年》的出现颠覆了许多《春秋》和《史记》所记载的上古历史。

虽然《竹书纪年》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与《春秋》和史记基本吻合,但是记载的立场却相差很远。甚至完全与我们认知的历史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一、《春秋》中的尧舜禹实行的禅让制,在《竹书纪年》中被推翻。《竹书》是这样描绘禅让制的:舜囚禁尧,夺取帝位;杀死同党称为四凶;禹据夏地抗舜,流舜于苍梧后杀死。

儒家学者在《春秋》中所推崇的上古三皇五帝的禅让制,《竹书》中被描绘成厚黑、宫斗、血腥的夺权战。所谓禅让制根本不存在,有的只是血淋淋的你死我活的争权夺势。

二、《竹书纪年》记载一代贤公伊尹是这样记载的: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直白的意思就是伊尹将年幼的商王太甲流放,自己直接篡位,后被杀。

而《春秋》和《史记》都记载是因为太甲贪玩被伊尹关闭,后太甲承认错误,伊尹复位太甲并辅佐他治理国政。如此明君贤臣的典故在《竹书》却被颠覆,一代大贤伊尹完全是个乱臣贼子了。

三、关于被后世所推崇的周公辅政的历史,《竹书纪年》根本没有提到。周公、召公联合执政的事迹在《竹书》表述为:诸侯国共国伯和代周天子执政,甚至连周成王重大的活动都没有记载。

按说伊尹的事迹都记载了,周公这么大的人物《竹书》不应该忽略。以至于很多人怀疑所谓的周公辅政是儒家学者根据伊尹的事迹杜撰出来的。

《竹书纪年》出现的年代要比《史记》早,人物描述比更早的《春秋》贴近人性,所记载的上古时期的很多事情与甲骨文铭刻的相符,很多人认为《竹书》更贴近真实的历史事实。

《竹书》的真实性远大于《春秋》,会不会颠覆《春秋》的地位呢?答案不会。孔子著春秋也是基于历史主线,只不过他想借历史宣扬圣人之德,让后世帝王施仁政,所以孔子怀有特殊使命感的美化了历史。

这是古代史的假历史开端,后世越来越夸张,直到在汉朝后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史书几成一家之言后夸张到极致,皇帝也开始被史书污蔑。

明朝史书记载内容为何如此不堪,何以?只因朱元璋的出生是个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的老百姓,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一直被欺压的对象,心有偏向,影响他们的利益。而朱元璋深知百姓从古至今一直被剥削,而大地主商人因行贿士大夫阶层受庇护,老百姓一直被盘剥,所以高度严格的吏治,但明朝后来被士大夫反噬的也越狠,堂堂皇帝富有四海,崇祯有心提振明朝,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常年累月很晚才睡,甚至不睡,却在很早就起来早朝处理政务)不到30两鬓斑白,皇后常年累月织布,没钱办事,朝会募捐,所有官员集体穿破衣烂衫,以表穷困,闯王李自成只京城一地抄家所得8000万两白银左右。按照古今物价以粮食价格类比,一两白银等于660人民币,8000万×660=52800000000也就是528亿这仅仅只是明朝京城一地,现在网上类似的这样的内容很多很多。

古代百姓血泪史这话何来?源于古代从来都是老百姓人头缴税支撑特权阶级,还有徭役(免费干活,伙食自带),特权阶级动辄随意打骂,强行拉来做事,更因罕有人为老百姓写历史,除此以外边境外国奸淫掳掠,抢奴隶,元朝建立杀了2/3汉人,后来宋灭亡后,土地上每十户人有一个蒙古头家,作为保长享初夜权(十户人家取媳妇,头一夜甚至三夜,保长享用),清朝建立杀了9/10汉人,部分区域同样如此大搞初夜权,这是“杀头胎”至今还在少数区域流传的由来。

再没有什么地方的百姓在古代似我华夏汉人这么受灾受难如此之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