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剪刀、布”,《三国》的国家层面博弈,老三的生存法则

对于四大名著,中国有句老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仔细推敲的话,这句话背后的人生哲学确实可谓深远。言下之意就是少年人心理正处于一个塑形期,很容易受到里面那些血腥杀戮故事的影响,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而老不看三国意思就更明显了,里面那些勾心斗角的玩心机故事太多,,黄土已经快埋到脖子了,还是给自己省点心过完余下的日子吧。

一部《三国演义》,完整地展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那段天下纷争的历史在罗贯中的笔下龙蛇飞舞,墨汁淋漓之间,多少英雄只如一小朵浪花,翻滚一下就没了,令人唏嘘不已。而其中无数的权谋手段,更是看的你眼花缭乱,触目惊心。

今天的三国和水浒已经遍及世界,据说起码有上十亿的读者。笔者就读过好几遍《三国演义》,还看过电视剧,更看了不少品读《三国演义》的衍生文章和书籍。不知不觉间,渐渐地开始隐隐约约地有种感觉。

那就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本书其实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和毒害极深。严重偏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德思想。在这两本书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充满了奸诈阴险,不讲信义,崇尚暴力,蔑视弱势,视人命如草芥,不遵守秩序,个人意愿高于一切等等负面因素,甚至影响到了今天的某些人的思维模式。

所以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确实有其一定道理的,但人类社会自古如此,俗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在人类社会的绝大多数的环境中,总是不缺乏着权谋、争斗和利益的纷争,这是千百年来人类血液中永远存在着的基因,这也是由亘古不变的人性而决定了的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而三国作为一部以史实为基础的演义小说,不但全方位地为我们提供了无数人类权谋争斗这样的例子,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活生生的大国之间生存博弈的经典范本,相信对今天或以后的国际环境仍有着很深刻的借鉴意义。

历史真的就如一面镜子,我们能从中吸取到无数知识和教训,如果你看多了历史,你会发觉大国之间的关系基本都是"剪刀、石头、布"的关系,相互之间既互有联系,相互之间又互有制衡。相生相克,循环不已。三国也同样如此。

大国之间角力的基本原则是:

老大对自己的威胁要毫不手软,绝对不能给他发展壮大的机会,如有可能就要坚决铲除,如当年的大英帝国玩这套就玩的炉火纯青。老二呢,则应该尽量避免和老大正面争锋,并要和老三搞好关系,通过老三去牵制老大,使得老大不把打击目标完全指向自己。

而老三则应该谨慎低调,既不得罪老大,也不得罪老二,韬光养晦,绝不出头,不但要善于利用老大的心理,也要洞悉老二的盘算。最好是能引导老大同老二干个两败俱伤, 同时可以时不时配合一下偏于劣势的一方,反正不要中了别人的诡计,被人家当枪使。

曾看过易中天老爷子的《品三国》,确实剖析的很精彩,但还是觉得这本书所品的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都是短期利益层面的一些奇谋诡计,而非国家大战略上的哲学思想。而如果没有哲学思想层面的指导,任何一个大国都是走不远的,仅靠那些小层面的奇谋诡计是不可能发展长久的。

例如赤壁之战,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罗贯中本人其实大概也没有看出当时诸葛亮的真实大战略意图,书中只说的是诸葛曰:"吾夜观天象,曹阿瞒命不该绝",所以就故意让关羽守华容道而放了老曹一马。

易老爷子对这件事的判定是诸葛亮是知道关羽重义,肯定会放曹操一马,目的就是为了收拾一下关羽的傲气。从而使刘备集团的骨干们,特别是要让这位"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的傲劲十足的关羽对自己服服贴贴,从此奠定自己在这个团队中一言九鼎的地位。

甚至还有很多人考证是否真有其事。不过说实话,对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没必要去问真伪,反正是演义小说,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如果确有此事,那么当时的主要历史人物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个人觉得上述的这些都只是小层面的分析,但诸葛亮其实真正下的是一盘更大的棋。对于诸葛亮故意放走曹操,本人的理解是:这是一个从大战略角度出发的行为。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形势,三个集团中以刘备集团的势力最弱,基本是处于东躲西逃、寄人篱下的境地,所以刘备为了自保必须联合东吴,而东吴也面临着曹操集团的威胁,抱着盟友多多益善的心态接纳了刘备集团。

魏蜀吴三国的关系,就跟前面所说的"剪刀、石头、布"一样,曹操集团是东吴的克星,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猛将如云,代表正统,所以东吴集团作为地方割据势力如与代表中央政府的曹操集团交锋,东吴不论道义还是军事实力都与曹操相差甚远,必败无疑。

而东吴又是刘备的克星,刘备兵微将寡,"头无斑片之瓦,足无立锥之地"。在当时的情况下,东吴能与之联合已经是很抬举他们了,因为东吴连中央政府的号令都可以不遵从,所以根本也用不着"拿刘皇叔当干部",那时的东吴要灭刘备绝对是分分钟的事。但作为老二,面对老大的威胁,必须拉上老三。所以有老大在,老三就是安全的。

而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并且是当时圣上之"八杆子打的着"的皇叔,是以匡扶汉室,讨伐逆贼为口号的正宗皇亲,所以刘备集团反而在道义上是曹操集团的克星,对朝廷大臣和各地军阀有号召力,可以分化曹操统治基础,并可团结曹操的对立面形成反曹统一战线与曹操集团分庭抗礼。

分析到这里,各位看官相信应该明白了。所以赤壁之战曹操一定不能死,曹操一死,孙权必然坐大,而刘备则必然完蛋。诸葛亮这个人精早就看的明明白白,但又不能言明,所以就故弄玄虚,来一出让关羽义释曹操,同时还借以降服了关羽。一箭双雕,简直高的不能再高。

可怜关羽当了棋子还感激涕零,武侯心机,岂是你们些阵前卖命的糙汉子能懂的?

而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是如此,完全是一场对人性深刻了解的典范。一个战略定位极为准确的经典案例。

稍有不同的是这次的对手司马懿同样是聪明绝顶,所以完全是两人在演一出双簧。可以这样说,诸葛亮,曹丕和司马懿又是一个"剪刀、石头、布",一个连环相克的三角关系。而当年诸葛亮坐在城头上弹琴所传达的信息其实就是:"你把我搞死,曹丕接着就搞死你"。

聪明绝顶的司马懿当然听懂了,于是假装被吓到了,为了演的逼真,不但狼奔豸突二十余里,扎营后还煞有介事地给众将解释:"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其实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军事家,面对这样一座唾手可得的空城和活捉对方最高军事长官的巨大诱惑,起码就算不知虚实,十五万大军可以先把城围起来慢慢研究吧,再不济也可以派个敢死队冲一下探一探虚实吧,估计就算许褚这个二愣子也知道这么干一下,断无不经交锋就慌张退兵的道理。

当年自己看到这里,也曾疑问无数,直到今天,才明白司马懿的深意。所以人家才能笑到了最后。司马懿要是和许褚智商一个水平的话估计也没后来的晋朝了,也相信如果对面带兵大将是许褚这个愣头青的话,诸葛亮是绝对不敢摆出这出流芳千古的空城计的。

而后来刘备的夷陵大败也就是因为其所为违背了这个连环相克的大战略思想。意气用事,以蜀国的国力与东吴打了一场毫无悬念的必败的战争。当然这事孙权也有责任,东吴集团既然已将荆州夺回,已经达到战略目的,完全应该给关羽留一条性命,不把事做绝,这才是作为老二在大战略层面的理性。

或者是抓到后,尽量对老关采取怀柔政策,金钱美女大大的给,反正老关也不会要,不会有什么损失,估计唯一损失的就是每天那几顿饭钱。甚至还可以最后把他给放了,以关羽感恩重义的性格断不会再继续死缠烂打。

但孙权却仅因为关羽曾为嫁女之事侮辱过自己就把关羽给杀了,这就把这事直接打成了死结,与蜀国的关系也就彻底完蛋,这个平衡三角也就被打破了。期间孙权还玩了个小聪明,把关羽尸体送给曹操,想嫁祸于曹操,但人家老曹是什么人物,早就洞察于心,不但给关羽雕了个金头,还以诸侯之礼厚葬,然后就是把事情真相原原本本通告蜀国,接下来老曹要做的事就是搬把凳子,准备看这场老二和老三兄弟阋墙的好戏了。

孙权不理智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夷陵之战,虽然刘备集团大败,但常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东吴的国力和物资也因此受到极大消耗。在后来的战略中只能主要采取守势,更是被国力远胜于自己的魏国远远甩在后面。蜀国则是更惨,休养生息多年才慢慢恢复。所以冲动永远是魔鬼!必须要给发明这句话的人大大点个赞。

其实历史上这样的连环三角博弈的例子不只是存在三国,还有很多,我们再来看看后来的一些史料。

明末时期,李自成如果知道后来的结局的话,他绝对会认为自己逼死崇祯帝也是一招臭棋。

我们再从"剪刀、石头、布"的角度来分析下:李自成是崇祯的克星,崇祯为代表的大明朝是女真族的克星(别说不是,那么多年女真人只能在关外啃沙子,眼巴巴看着中原的花花世界流口水就是个例子),而女真族则是李自成的农民军的克星(这个可以从后来的接触战斗中看到)。李自成吃亏就吃在书念的少没文化上,加上身边尽是些没大战略眼光的庸才,而有眼光的都被他给干掉了,如李制等人。

老李一朝得势打入北京后,上来就把自己克星的克星给逼死了,然后又兴奋过度,逞一时之快,昏招迭出,完全乱了章法,整的整个明朝官僚集团纷纷背离,还逼反吴三桂,结果一片石惨败,让大清一战灭两国而奠定后来坐稳江山的基础。

崇祯煤山自缢图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不过我们可以就结局反推一下,如果崇祯没有死,那么吴三桂不会反,有吴三桂坐镇山海关,那么清兵仍得在东北雪原上苦苦喝着风等待机会,那么很大概率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清国了。而李自成依旧可以割据称王,风光无限,也就没有后来在九宫山中死在老农民手下的唏嘘结局了。

当然换位思考的话,谁也不可能预测到将来发生的事,换谁是当年的李自成也会整死掉崇祯得到天下,而不会仅仅满足于割地称王,当然如果是某个后世人穿越到李自成身上那当我没说。但当时这个平衡三角被打破了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崇祯也犯下很多错误,在当时的局面下,作为老大,他应该放下身段,更理性地采纳和女真议和的建议而专心对付李自成这个老二,同时潼关被破后也应该立即迁都南京,或者至少是把太子送往南京。但崇祯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大战略思维。说好听点,是有骨气,说难听点,就是一头犟驴。

后面的结局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两面威胁,关宁铁骑不敢全面调动,当年驻扎山海关的关宁铁骑人数有四万人,你可能认为人数好像不多,但你可是要知道,关宁铁骑装备精良,作战悍勇,是唯一能抗衡当时世界第一骑兵:八旗劲旅的主力。满清也正是关宁铁骑的存在,一直无法突破山海关口。

而明末农民起义战争中,猛将曹文昭、曹变蛟更是创下率领一千关宁铁骑就打得农民军数十万人东奔西逃的壮举。如果全部调来镇压农民军的话,那么胜负结局还真无法预料。

崇祯的另一个失误就是没迁都南京或把太子送往南京,他和太子作为一个正统继承人,对当时的天下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结果自己上吊自杀,太子城破逃难后也一直成为一个谜,而造成了后来的数王纷争的局面,严重消耗了南明的实力,让清军各个击破,最终统一了天下。

皇太极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上位者,理性必须放在第一位。而在这三位爷中,个人认为真正读懂三国的博弈历史并运用的极好的则只有皇太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位爷所代表的政治势力是最弱的,属于典型的老三,正是因为决策正确,懂得把握时机,最后脱颖而出并一举夺得了天下。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历史上的宋朝。

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形势也与这个 "剪刀、石头、布"的道理非常相像,从军事角度来说,那时辽国是老大,金国老二,宋为老三。

自澶渊之盟后,宋辽百年友好,但每年的进贡和称臣是宋心中一根永远拔不去的刺。在这根刺的隐痛的不断牵扯下,面对新兴的金国,宋采取了激进的战略,制定了"联金灭辽",一举打破了这个百年以来的平衡。

然而,后来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极为短视的战略。相对于辽国,金国更是虎狼之国,更具有扩张侵略性,辽国在时,还能成为中国北方的屏障,而金国一旦吞灭辽国后,迅速南下,于是便迅速发生了后来的"靖康之耻",灭掉北宋。大宋只余半壁江山。当时连高丽国王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后果,然而北宋昏庸的决策者却因为心疼那几十万的岁币而自食恶果。

无独有偶,北宋的"联金灭辽"的历史悲剧影响还没完全过去,到了南宋,"联蒙灭金"的悲剧再次重演,这个时候金国是老大,蒙古老二,宋依然是老三。 很多历史学者对于南宋"联蒙灭金"的利弊今天仍很有争议, 有人甚至还评价说:"联蒙灭金是南宋末年临安朝廷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军事外交战略,以报靖康之耻。

但后面的结局我们也知道,最后金国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夹击之下灭亡,金哀宗上吊自尽,当年的宋将为泄愤还在哀宗尸体上射了几箭,可见仇恨之大。就此结束了宋金之间长达百余年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对峙。然而,依旧是赶走一只虎,又来了一群狼,而南宋的结局更为悲惨,最后彻底灭亡。以致还出现了后来那句著名的历史评语:"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回首这段历史可以让我们看到,作为宋朝来说,本就是这个环中最弱的老三,当时唯一正确选择就是尽力维持这个三角关系的稳定,并尽量延续其稳定性,因为大宋军事上虽然落后,但文化制度先进和国力富庶。所以"拖"字决才是大宋的最好的大战略决策。

而作为作为文化和制度相对落后的野蛮民族金国和蒙古,这些因素注定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信你看蒙古大军当年如此强悍,仅仅90多年后就被赶回草原放羊去了。如果当时宋采取一些手段不使老大速亡,让这种稳定格局多拖上几十年,让自己不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其内部自然会发生动乱。

那样的话,北宋南宋或许也就不至于走向彻底灭亡,那样的话,中华历史或许又将是一番格局。唏嘘的是,历史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成为我们借鉴的镜子。

自打人类有国家开始,修昔底德陷阱就必然存在,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性所决定了的。大国博弈,玩的其实就是一个策略和一个理性,感谢历史这面永远的最好的镜子,让我们在今天的世界里,依旧还能从这些历史故事中得到这些启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