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灵璧图卷》背后的历史推手们——杜绾、王守谦


10月18日,保利拍卖会“吴彬《十面灵璧图卷》暨十面灵璧山居书画赏石专场”在北京举槌,其中明代吴彬为米万钟所绘《十面灵璧图卷》成交价5.129亿元人民币,创下2020年度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十面灵璧图卷(局部)
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以石质细腻温润,滑如凝脂,石纹褶皱缠结、肌理缜密,石表起伏跌宕、沟壑交错,造型粗犷峥嵘、气韵苍古为主要特点,是中国主要观赏石品种之一。
《尚书》中列举九州上贡的物品,有关于徐州“泗滨浮磬”的记载。这里提到的“泗滨”即今天的灵璧县一带,而“浮磬”,就是指用灵璧石制成的磬石,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且为皇权礼治的重要象征。这是灵璧石的最早记载之一。
唐宋时期,灵璧石被列为贡品,特别是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天下名石,灵璧石被列为第一品,称灵璧石为石玩之最。宋末,又有“宣和石谱”问世。由于帝王及士大夫的宣扬与收藏,灵璧石誉满天下。
把灵璧石列为首品的杜绾,在其《云林石谱》中同时有关于杭州“排衙石”的记述,并亲自实地考察,留有题名一处。
释文:求进之、季阳同游。
杜绾,生卒年不详,字季扬,又作季阳,号云林居士,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北宋矿物岩石学家。其所著《云林石谱》一书,把灵璧石列于首品,是灵璧石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推手。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是与灵璧石有天缘。据《帝乡记略》记载,朱元璋在做“游方”和尚时,曾从灵璧带走一方磬石“云牌”挂在皇堂寺(原名于皇寺),用膳时敲击,招集寺僧进餐。后朱元璋称帝时,为了“耀灵显吉”“肇基帝运”,指令专人到灵璧置办石磬,以为登基庆典之用。由于皇帝对石文化的重视,赏石之风日盛,藏石品种更加丰富,几架等极为研究精制。这时期灵璧石是主要收藏品种。
明代《长物志》、《素园石谱》、《妮古录》、《灵璧石考》等著作,均有灵璧记载。尤其是《灵璧石考》,专述灵璧,是明代灵璧赏石文化的重要推手。
《灵璧石考》作者王守谦,也曾到访杭州西湖,与一众好友,或许是考察著名赏石-杭石而来,他们在湖山间留有题名一处。
释文:明万历辛亥年,凤阳李时学、灵璧赖巨相、张绵庆、张绍庆、王守谦、丁重美、张三极同游。
此王守谦生卒年无考,从题名年款看,“辛亥”为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守谦当生活于晚明。《灵璧石考》一文首句为“石之堪作玩者,灵璧石称最。”其是灵璧人无疑,题名刻石中的王守谦,必定就是《灵璧石考》作者王守谦。
近年来,在赏石之风日盛的大背景下,本次保利所拍明代吴彬《十面灵璧图卷》创纪录,也不足为奇,但动辄数百万千万甚至数亿的天价,并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相对于一些案头小灵璧石,根据自身的审美需求,仍有一些可人的灵璧石可淘,至微堂藏灵璧石,均为主人依据自身喜好所藏,附上几款,供大家参考。
至微堂藏灵璧石
至微堂藏灵璧石

附:

《灵璧石考》

王守谦

石之堪作玩者,吾灵璧石称最。围其峰峦洞穴,浑然天成,骨秀色黝,扣之有声。按谱有形如蟠螭、如菡萏、如卧牛者。又有卧沙不起峰者,甚尽天划神镂之巧者。总之万石万局,于深山中掘之乃得。不知的系何时发坑,弟考之载籍,宋以前未闻有灵璧石。按槜李顷氏有灵璧石一座,长二尺许,色清润。色也泠然,背有黄沙纹一带峰峦皆隽,下金填刻字云:宣和元年三月朔日御制书。其下压一字。又广济寺有灵璧小峰,长仅五六寸,玲珑秀润,所谓胡桃玉色。徽宗御书八字刻于峰旁,云: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略无雕琢之形。观此则灵璧石始见于宋,曾为至尊之宝,爱此品可知已,自米颠酷嗜而声价益重。其为扬次公攫去者,乃所谓天划神镂之巧者也。后得李后主所宝之灵璧研山径长才逾尺。。研前耸三十六峰,高者为华盖峰,具参差错落者为月岩,为玉笋,为方坛,为上洞,为翠峦;又有下洞,三折而通上洞。中有龙池,遇雨则津。滴水少许在池内,则经旬不燥。米老珍之,及归丹阳也。爱甘露寺下并江一古基,多群木。唐晋人曾居,则苏氏之宅也。时米欲宅而苏覬得研,于是竟相易。米后号“海岳庵”者是已。公终惋惜,乃云此石一入渠手,不得再见,每同交友往观亦不出示,彭绍公真忍人也。苏东坡画丑石风竹。易得张氏灵璧石一株,具有四面,如麋鹿宛颈状,后载归阳羡。赵松雪有灵璧石香山一座,下刻雪根二字。又一石,其大如拳,峰峦皆五列,公名之五老峰,手抓之拂之有声,此皆得之本子上者也。余在南中曾见一灵璧石,长仅数寸,十二峰,峰差尖毫无雕琢。又一石,天生双蟠螭结,中有小水池,如钞许大,其黑如漆,间有白纹如玉,扣之声泠然,此天下所无而灵璧独有,偶一有之而绝不复出。良不可解,然余犹及一耳。又见如卧牛者,想亦宋元旧物流传人间者也。国朝垂二百六十余年,寥寥无闻。即问之土著者,也竟不知灵璧石为何物。迨万历己酋,南台侍御崤山鸿屼张公访此石甚殷。乃好事者于磬石山润壑中乘西雨觅之,稍稍见一二。于是习兹山者,凡牧竖樵子莫不求石,有力者逐发坑取之,而石渐出矣。戚庚申庠师吴兴长祖先生天中浚源先生亲采石。而君侯竟陵别凤藻先生单骑往视之。众称南宫之后,再睹此举。亦稍稍获有佳者,其人情好尚之极。即山灵亦终秘其珍,遂为此石中兴。与此后掘石者日益伙,苏人不爱善价。买舟载去,一入灵境,莫不侈口谈石。突然风尚,良可骇异。走南中贩石者踵相接而价格顿减。虽观有峰峦洞穴而青润有声亦取狂狷之意。求所谓研山蟠螭与尽天划神镂之巧者,则绝不可复得矣。盖物之尤者,多见于始出时。而其后渐销落也,端溪下岩发于宋而竭于宋。安知念日之石,不收为广陵散乎。海内王元美之祗园,董玄宰之鸿堂,朱兰隅之柳浪,米友石之勺园,正伯毂之南有堂,曾莲生之香醉居,刘际明之悟而斋,刘人龙之梦觉轩,彭政义之啬室,清玩充斥,而皆以灵璧石作供。果得未曾有乎,而诸公之韵,固均足以献之亦。独喜吾邑刘节斋先生其别业观音阁前一石,径数尺,嵌空玲珑,色极清润,先生钟爱之。令此石旦暮闻钟磬声,且与苍松碧梧相依傍。则其情怡其神往,片石堪共语,其在期乎。或云此系张氏园亭物,然竞非新坑石也。


顾问:且安、伯和
文字:奚珣强
摄影:陈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