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方:钓痰膏,将体内的痰结钓出来,各种痰证均可治
钓痰膏,出自宋代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可治各种痰证,尤其是胸中痰结。
痰是体内水液凝结而成的一种稠而黏的物质,有清稀浓稠甚至凝滞成结之分。
关于胸中痰结,明代龚廷贤撰《万病回春·痰饮》说:“胸膈有痰不化,元气虚弱,津液干燥,咯难得出,喘嗽身热,痛难转移者,是痰结也。……胁下有痰,作寒热咳嗽,气急作痛者,亦痰结也。”
这说明了胸中凝结之痰,和元气虚弱,没有力气咳出,引起喘嗽身热,甚至疼痛相关。
清代医家沈金鳌撰《杂病源流犀烛》说:“邪积胸中,阻塞气逆,气不得通,为痰……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
翻译过来就是,风寒湿或是饮食不节甚至心情不好等邪气积于胸中,不仅引起气机逆而上行,还可引起血不通,痰成结。
钓痰膏
采用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皂角通利三焦,去风痰湿痰顽痰老痰。
采用明矾和肝脾,通肺胃,配合半夏降逆和胃,配合皂角搜顽痰老痰。柿饼消宿血,解热毒。
共达祛风除痰,尤其除胸中痰结之功。
组成:
半夏,皂角,明矾,柿饼。
来深入了解四味如何组合祛痰。
脾是生痰之源,喜欢干燥舒爽,湿去则脾健运有力,痰浊便没有产生的源头。
半夏辛温,能燥湿健脾,助脾之气得升,让胃舒适,由此调脾胃升降,无论湿痰寒痰,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喉中痰结,都可用其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生半夏有毒,但制过后毒性减弱,尤其本方在制作过程中为醋制,增强了燥湿化痰之功,且有活血去瘀,消肿止痛之效。
肺为贮痰之器,肺脾气虚,阴阳失和,引来风寒热湿之邪,日久留滞成痰,痰气胶结,灼伤血脉,则咳唾痰血。
皂角,辛咸温,其辛烈能通关透窍,祛风痰,除湿毒,化其粘连胶结,令其无法攀附于脏腑,从二便而出。故能通肺与大肠之气,治风湿痰喘肿满,是有名的搜痰快药。
皂荚配半夏,是为皂荚半夏汤,能将治痰咳气逆进行到底,咳喘气逆得要死都可因二味之配合好转。
明矾寒而酸涩燥烈,归肺脾肝、大肠经。消痰燥湿,除风去劳,新痰老痰均可搜,能将位于肺的痰诞,从上吐出,位于胃肠的,让其从二便离开。
所以既是助皂角搜去痰结的良将。又是助半夏和胃止呕,消痰散结的臂膀。
柿饼,为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的饼状食品。其肉色红,为血分之果,其霜色白,有润肺之功。加之味甘而性寒,性涩而能收,能消宿血,解热毒,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能。
宋代王缪《是斋百一选方》云,有人肠病下血十年,以干柿烧灰,一服而愈。另有人患反胃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食入一二小时而吐,或积至一昼夜而吐。用干柿饼同干饭日日食,绝不用水饮,其病遂愈。
柿饼与明矾的合用,能反佐半夏和皂角之辛温,祛风除湿钓痰更稳妥。柿饼健脾通肠,治嗽止血,又能助上药祛邪扶正,理顺气机,共除各种痰结,尤其是胸腔肺胃之痰结。
钓痰膏制法服法:
将皂角切碎,水浸后滤取汁液,再将汁液浓缩为膏。将半夏用醋煮,滤取汁液,与皂角膏和匀,入明矾,以柿饼捣为膏。
每次取豌豆大,噙化。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