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澳骑楼与“五脚砌”探绎
历史上,南澳岛随着发展的进程,在几大澳之间就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人群聚居地,并形成了几条较有记忆感的集市街路。如云澳“双向街”“中柱街”、深澳“贵丁街”“内东街”、隆澳“顶鱼街”“隆澳大街”,等。而留给海岛70后、80后印记最深的就是“隆澳大街”,因为那里有一处响亮又不能磨灭的市井文化烙印——“五脚砌下”。
说到“五脚砌”,就得先说说“骑楼”。“骑楼”建筑广泛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具有浓郁的侨乡建筑风格。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的能工巧匠将传统建筑与欧亚、南洋建筑风格相融合,创造出底层架空,集商业性与居住性为一体的近代骑楼建筑,其典型代表为我们熟悉的汕头小公园沿街骑楼群。
这些楼,多是潮汕先民飘洋“过番”赚了钱之后回乡兴建的,它见证了汕头历史商业的繁华。而在骑楼设计中,匠师们根据潮汕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汲取外廊式建筑的处理手法,采用外来的西洋材料,将门廊完全开放,毗联串通成沿街廊道,使街道和店铺之间形成一个连续、有遮蔽的交通空间。其特点是上楼下廊,上面住家,下面店铺。走在骑楼下,既遮阳又防雨,有时走廊还可以作为小型的娱乐活动场所。
查阅资料,“骑楼”一词是较为正规的叫法,其民间叫得最多的是“五脚砌”(潮州音:[gih4 记4]),也叫“五脚记/五骹记(Go5 Kha-ki3)”。“五脚记”来源于马来语kaki lima,英文叫Five footway。“脚记”实际上是马来语kaki的音译。Kaki是度量单位,即一英尺。五脚记代表了骑楼下最早廊道的宽度,即五英尺。
隆澳大街成型于海岛解放前后,其时在现街两旁建有部分民房,附近农贸集市在隆澳新市后,街路铺面多在“顶鱼街”“东、西街”“石路”。到上世纪60年代,随着“隆澳大街”中段近300米近乎一式楼房的逐渐兴起,从街东两侧“南、北面”向西至“桥仔头”止,鳞次栉比矗立着二层楼高的简易骑楼。这些骑楼虽然没有汕头小公园骑楼的华丽精致,但作为骑楼通廊结构的格局还是非常完整。这里有见证海岛早期商业昌盛、文化繁荣的“百货大楼”“新华书店”“糖专”“药材公司”等,更有涉及民生的“医院”“米铺”“点心铺”“照相馆”“剪头铺”等等。再向四周扩展,与东街、西街、顶鱼街、石路、新市、露天电影院、“番船桥”等,构成了一幅海岛版“清明上河图”盛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们最开心的就是跟大人去“上市”,每次到了隆澳大街,总是被两侧“五脚砌下”那时琳琅满目的东西所吸引。如果能买上一勺“鱼目睭”,再到点心铺吃上一碗“粿条面”那就更兴奋了。那时的“五脚砌下”,是海岛大众文化园地与老年人的精神家园,大人、小孩在书店看书买书、在走廊下看“安仔簿(连环画)”,老年人玩扑克、筑纸牌、行龟、放直……遇上节假日,一棚灯谜或是一台挂盘象棋赛,更是海岛老少咸宜之文化大餐。时至今日,海岛仍流行两句口头语“吃饱来去五脚砌下跍[ku5 区5 ](蹲的意思)”“退休后来去五脚砌下跍”,这里面要表达的就是海岛人的一份淡然与休闲自得。是啊,最美不过夕阳红!在干了几十年革命后再过上一份安逸舒适的晚年生活,不正是老百姓所孜孜追求的吗?
随着历史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春风遍布海岛。进入90年代后,岛上基建、城乡格局逐渐变化,隆澳大街两侧的骑楼也渐渐失去了作为闹市贸易的功能。曾经赖以向往的骑楼“五脚砌”,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一度腐蚀溃烂、摇摇欲坠,可谓繁华落去,满目苍凉。一个时代的影子,正在越来越黯淡。每次行走在这市井气息浓郁的老街区,看着斑驳的墙体与错综复杂的电线,谁不感叹当年的歌舞升平与流光溢彩?
2018年3月,南澳县政协委员提案《关于加强隆澳大街骑楼文化保护的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创文”工作推进的如火似荼,今天骑楼“五脚砌”的外观与配套路面基本修缮一新。
但“五脚砌”作为海岛近百年时代变迁的缩影,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蕴藏着南澳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多姿的民风民情。
因此如何从城镇街区的空间印象着手,通过社会形态学、文化学分析城镇街区与城镇印象的直接关联,发掘它与城镇发展面貌的潜在联系,进而对隆澳大街“五脚砌下”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提升,并将此路段打造成以海岛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街区,这对于浓缩南澳城镇发展的历史记忆、形成鲜明的南澳印记、彰显南澳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李锦顺/图:霞楼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