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风雅】徐玲玲|明月何曾是两乡—《我和我的家乡》影评

品质 语文 生活

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和国庆双节期间,《我和我的家乡》这部影片横空出世,通过五个单元充分展现“小康社会我最爱”的乡土中国主题。在这个主题观照下,影片《最后一课》单元鲜明体现了以“三真”情怀为主要特色的家园之思。

这里的“三真”情怀指向最真实的接纳、最真诚的付出、最真心的回馈三个主要内涵。这个单元的标题让人联想到都德的《最后一课》,虽然二者故事背景以及内容迥然不同,但作品主要人物对祖国、特别对家乡的真挚情感是同样震撼心灵并引人深思的。

该单元从海外任教的范老师在大学课堂上突发脑梗而晕倒,随后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他的记忆一下子退回到遥远的1992年的望溪村支教故事讲起。为帮助范老师找回生命残存记忆里的那个“缺”,望溪村那群已经长大的孩子们不惜一切代价,为范老师精心复制了属于他们师生共同记忆的《最后一课》。

影片迅速切换到1992年,那个雨中的贫穷望溪村,那个忠于职守的敲钟人姜大钟,那个在漏雨教室里把2加2算成了“掰”的淘气包,那个被揉皱的稚嫩画作,那个记录村里孩子烦难事的小本本,一个个都烙印在范老师失忆的意识深处,这一个个画面就是范老师心中完整的支教家乡。几十年后,这群孩子用赤子之心为范老师搭建的不可磨灭的最后一课,令人泪目。望溪村并不是范老师的出生地,但因为范老师无私奉献和赤子之爱,他和这片土地永远无法分割了。正如作家韩少功说:“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没有故乡的人,身后将一无所有。”范老师用他的赤子之爱,让望溪村成为了他真正故土,多年以后失忆的老人只记得这个地方就是最好证明。

影片中范老师坚守望溪村十年的艰苦劳动与无私奉献,让他拥有了世界上最丰盈的纯朴乡情与师生亲情。用“真心回馈真心”的师生情谊,为作品的家园之思找到了最真实土壤,“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深刻凸显影片本单元的重要主题: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过去,有他的牵挂。失忆的范老师忘记了其他一切,却没有忘记曾经作为望溪村一群孩童的老师身份。这是他失忆后残存的主要意识,如果不是埋藏心底的生命本能,他怎会记得这个几十年前的旧身份?医生说,病人是在努力寻找生命记忆的某一块拼图,只有拼凑出来,对一个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而言,才算是一种生命记忆的“圆满”。影片为了表达家乡主题的某种需要,对范老师这个人物采用了一种变形化的生活处理,但是观众却从情与理方面无比认同范老师的角色定位。细品之后,你就体会到影片可能要表达的更深意蕴:家乡不单指一个人的出生地,只有你真诚付出过的地方才会真正成为你的家乡;家乡是一个人出发的起点,又是一个人精神的归宿,只有“我心归去”方能得到生命某种程度与意义上的相对完整。对中国人而言,“落叶归根”是习俗,更是生命本能的追求与心灵慰藉。因而《最后一课》这个单元通过范老师的人生历程折射出了一个人乡土情结的三个轨迹:离开与告别;追逐与奋斗;眷恋与回归。

事实上无论你走到哪里,家乡给予一个人的烙印以及一个人对家乡的那份与生俱来的责任与承诺,随着时间磨洗会变得更加清晰与执着。惟其如此,个体生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才能变得完整,灵魂才有了真正安放之所。

《我和我的家乡》中的《最后一课》单元是给我们所有人上的一堂人生之课:你的家乡会铭记你最真实的模样,会铭记你最真诚的付出,会回馈你最真心的拥抱;只有你奉献过的这片热土才会成为你今生今世存在的内心证据与生命图谱。影片中失忆的范老师在望溪村寻找到了他生命记忆的“完整”图谱,就很好诠释了这一点。

所以,热爱你的家乡吧!她昨日的贫穷落后是你人生的起点,她今天的繁荣和富强就是你心灵的皈依。于家乡而言,一个人的无私奉献是为了她,一个人的勇闯天涯是为了她,一个人的毅然归来还是为了她。

当一个人家园俱失,那么他的人生也将踏上了虚无之途。

正如作家曹文轩在他的《前方》中所说:人们总是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但是人们在奔向前方的过程中,家、家乡又成了心底无法割舍的白月光。所以人们就有了永恒的家园之思,就有了隽永的乡土情结,因而“我心归去”又成了一个人永远的责任与承诺。

《最后一课》隐喻一个人从离开家乡、告别故土再到回归家乡的人生轨迹,与整个影片的其他四个单元共同形成了浓郁的家园之思,进而凝聚成整个影片化不开的乡土情结,然后在整个时代洪流的推动下共同汇成乡土中国的宏伟画卷。与去年同期的《我和我的祖国》影片遥相呼应,形成属于2020年的恢弘动人的生命史诗,汇成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我相信从乡土情结生长出来的家国情怀,必将承载着血浓于水的家园之思,必将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栏目编辑:王宏兰

文字校对:蔡兆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