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凫阳的物产风俗

凫阳的物产风俗

姚小俊

微信版第747期

旌德县俞村镇凫阳村,位于石凫山之南,故名。旧名十都。全村总面积26.49平方千米,辖19个村民组,2200余人。这里田肥土沃,不仅出产稻米、名茶、木炭,还有独特的民间习俗和文化,现择乌岭茶香、木炭炼制、凫阳锣鼓队以飨读者。

乌岭茶香

入夜,凫阳村的路灯已亮起,广场上大妈大婶们跳着广场舞,热闹非凡,但距村15里的乌岭沟村民组的村民们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路上已经没有一个行人,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进山的第一间房是今年55岁的村民储发根的,虽然才七点多钟,但他家阁楼上已经熄灯了,他请的8个采茶工在劳作了一天后,都已早早入睡。偏房昏暗的灯下,储发根静坐在几个烘笼中间,闻着笼里的茶香,很是陶醉。他这样守着烘笼已经一个小时了,从下午六点多钟到现在,每隔十多分钟,他就要给烘笼上的茶叶翻拌一次,丝毫不敢马虎,因为这道工序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

和储发根相隔一条河居住的是村民储成龙,这个八零后的小伙只有这段时间才住在山里。乌岭沟是地质灾害点,2007年,村民已基本全部搬出安置,现在常年居住在乌岭沟的只有储发根和他的哥嫂3人。每年3月中旬,储成龙和已经搬出的乌岭沟村民便会一起回到山里,清理茶园,打扫房屋,砍柴、烧炭,一直要忙碌到采茶结束。原本乌岭沟村民组有30多户村民,每年只有采茶时,这里才会变得像个小村庄。

储成龙这些年一直在外务工,对乌岭沟他有着特殊的情怀,从小在这里长大,每天清晨睁开眼,能看见的就是大山和门前的一条小河。这里的每一户都住在河两边,每天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都来自于门前的这条河,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简单的生活。老人们说,这里之所以取名为乌岭沟,就是因为从山顶有一条小河将大山分为两半,留下了块平地给村民们居家生活。这条小河是大自然对所有村民的馈赠。

乌岭沟有12000多亩山场,900亩茶园,村民们靠山吃山,自古以来,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茶叶、木炭和林木。这里没有一亩田,茶叶成了村民的支柱产业。很多年前,乌岭沟茶叶就已经声名四播,到集市上一说是乌岭沟茶叶,很快就被一抢而空。还有人是乌岭沟茶的忠实粉丝,多年来一直都坚持每年到储发根这样的老茶农手上买茶叶。

乌岭沟茶能一直这么红火,和这里的良好植被是分不开的。茶园都是在高山的阴山面,所以茶叶格外香气扑鼻。其实,村民对如何提高茶品质并不懂,多亏了大自然对他们格外偏爱,高山上野花成片,知名不知名的都在无形中提升着茶香。因为少管理,茶叶都是自然生长,这里没有污染,连生活垃圾都是少见的。

乌岭沟茶叶制作基本还保留着最原始的技艺,这里是旌德县最后通电的地方,1992年才通上电。村民们还是习惯凭借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和自己积累的经验制茶,采茶工把茶叶采回来后,先要经过鲜叶甄选,然后再是杀青、揉捻和干燥,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柴火,每道工序村民们都是选用最好的柴火,特别是烘焙,木炭一定要最好的,没有异味,不能起烟,每个环节都要尽善尽美才能制出好茶。

今年,乌岭沟的茶叶是从3月31日开始采摘,几乎每户人家都有5名以上采茶工,1名茶工一天能采4至5斤鲜叶,做成干茶大约有1斤4两左右。

在这个忙碌的季节,储发根和村民们每天晚上制茶、包装茶叶到12点,早上5点钟起床,做早饭。采茶工一般是6点多钟上山,等把家里都料理好了,储发根和村民们一起骑上近一个小时的摩托车来到俞村镇的集市上,开始早上短暂的销售。

储发根(左一)在集市售茶

这些天集镇上人最集中的就属乌岭沟茶农的摊位前,有本镇的市民,还有外地来的茶商,储发根他们还是继承了老一辈的脾气,不习惯纠结于茶商们的讨价还价,每天到了10点半钟,不论当天的销售成果如何,都和村民们一起买上一些菜和生活用品,赶回乌岭沟。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天的每分每秒都是宝贵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茶香不怕山里远。喜爱乌岭沟茶的人,自然会不顾路途遥远,只为品一缕茶香。

夜越来越深,储发根和村民们在浓郁的茶香中,正在对制好的茶叶进行包装。时钟滴答滴答的旋转,在这个连网络都没有的地方,有这样一群人在坚守父辈的技艺,用最原始的材料,最原始的工艺,传承着最初的信念。

乌岭茶香,不曾远去,不曾离开……

木炭烧制

山里的冬天,温度比山外低了三四度,但凫阳村村民储金照却是满头大汗。吃完早饭,就和村民储金彪、周本华一起来开窑了。他们原都是乌岭沟村民组村民,前些年因地质灾害点搬迁,搬到村里乌岭脚片居住了。

烧炭,是乌岭沟人整个冬天的工作。乌岭沟因为没有水田,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茶叶和木炭。几乎每家都有几十亩、上百亩的茶园和山场。上半年采茶卖茶,下半年烧炭卖炭,这就是乌岭沟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烧炭,第一步是建窑。选定一个交通比较便利、取土比较方便的地方,一般会选择山脚下的路边。土大都是黄泥土,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沙。沙在建窑的过程中,相当于钢筋,但比例不能太高,不能超过总土量的三分之一。

窑址选定后,开始平整土地,把泥土慢慢堆砌,一边堆土,一边用木棍锤土,保证堆砌的泥土结实不坍塌。堆砌的过程中,需用毛竹围圈定模,将土稳定形状,慢慢形成一个伞状。建窑时需根据风向,在窑的前后左右各留一些气孔,充当小烟囱,方便进气和排气。气孔在烧炭时能阻断一些空气,又能保持一些空气的流通。建窑技艺相当专业。不过,乌岭沟人祖祖辈辈都烧炭,传承至今,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窑建好后,接着是装窑。根据窑的形状,将切割成长短不一的木材,整齐摆立在窑洞里。这项工作,一般需两个人协作完成。一个人在窑洞里摆放木材,一个人在窑洞外给里面的人递木材。烧炭的木材是有讲究的,以木质比较硬的杂木为佳。

装窑

装窑结束后,就可以点火了。建窑的时候,乌岭沟人会在窑的一侧留一个火门点,也有人习惯在窑门口点火,没有统一标准,完全凭各人习惯。点火后,紧接着就是封闭窑门。烧炭之初,所有的气孔都是打开的,每隔三到五个小时,要观察一下火势,火势蔓延到的地方,气孔就需要用砖块盖住,否则木材会被整个燃烧掉。到了夜间,不方便随时查看火势,通常情况下,烧窑人会在留孔处用一根小木棍将砖块支撑,一旦火势烧到留孔处,木棍被烧断,砖块自然封闭气孔。

出炭

等到所有的气孔全部关闭,从气孔中冒出来的烟冲得很高了,烟尾为蓝色时,基本就可以开窑了。一般从封窑到开窑,需三到四天时间。乌岭沟人的炭窑,规模不是很大,基本上一窑木材在老师傅手上,大约能出700斤左右的炭,400多斤木材烧100斤炭。

乌岭沟人的冬天是忙碌的,凫阳村村民的冬天也是忙碌的。木炭业发展的鼎盛期,一个新的行业应运而生。挑炭工,是凫阳村民一个新的职业。村民们天不亮就出发前往乌岭沟,脚力好的,一天可以挑两趟。上七里下八里,天黑打电筒出门,晚上打电筒回家。虽然很辛苦,一天也能挣两个小工的费用。还有部分村民做起了木炭生意,除了冬天,平日里不忙时,也会去挑炭,放在家中,等到冬季,家里安排人在城里摆摊位卖炭。因为木炭,也曾让一部分村民富了起来。

木炭对于乌岭沟人来说,不仅仅是经济来源,也是生活必需品。乌岭沟的茶很有名气,一方面是因为优良的地理环境,茶的品质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乌岭沟的茶都是用木炭烘制而成。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保留了茶的原汁原味,轻尝一口,唇齿留香。这里的每户人家,一年都会留七八百斤木炭,用于制茶。因此,烧炭成了乌岭沟人必须要做的事。

现在的乌岭沟人,已基本迁居到凫阳村地质灾害点安置区,宽敞的房屋里虽然也摆放着电火盆,但乌岭沟人还是习惯用炭取暖,用他们的话说:木炭的温暖具有持续性,更适合冬天。

外面开始飘着小雨,满头大汗的储金照还在窑里不停地向周本华传递新烧制的木炭,储金彪在锯着木材,这窑开完了,新的一窑又要开始了……

凫阳锣鼓队

初夏的雨温润、清爽、饱含生机,雨中的凫阳村像是时光机中播放的老电影,朦胧中散发着醇香。凫阳的清晨是从雪溪河畔姚承懿那首二胡曲中开始的。和往常一样,凫阳锣鼓队的队员们早早就约好,吃完早饭集中去村活动室排练。

今年72岁的姚承懿虽然近年来身体不太好,但他坚持每次排练都参加。手中的二胡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每天都要去拉上一拉,才觉得这一天过得充实。悠长的二胡声,伴着细雨和微风在凫阳村的上空漂浮流荡。

这个村爱好文艺的历史要上溯到新中国成立前,老人们回忆说那时请有一位绩溪艺人在村里传艺。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组建文艺宣传队,队员有40多名,乐器一样不缺,还有专门演绎京剧和黄梅戏的队员,整支队伍人才、道具齐全。那时文艺宣传队经常拉着板车,一边赶路一边高歌,热热闹闹的去全县各个地方演出。只要提起凫阳村的宣传队,全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锣鼓,更是全县一绝。

姚承懿是在16岁的时候开始学二胡的。当时,村里的年轻人白天在生产队劳作,晚上吃完饭就早早地去村里的大队部学乐器或唱戏。姚承懿说当时学习也没人教,大家晚上集中排练既是提高技艺,也是娱乐。那个年代没有其它娱乐形式,现在想来那就是最好的娱乐。

姚承懿(右一)的日课

姚承懿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学二胡时,每次都是向宣传队里的队员借。他不识谱,调子是根据中国传统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18岁那年,他有了生命中第一把二胡。说起那段往事,姚承懿记忆犹新。当时家中弟兄四个,大哥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分配到泾县工作。那年大哥去南京出差,知道他酷爱二胡,虽然自己的工资并不高,但还是花了七块多钱给姚承懿买了把二胡。姚承懿拿到二胡的那一刻激动不已。从那以后,他一有空就练习,这么多年,从未间断。后来,弟弟姚承杨受他影响,也学习了乐器吹唢呐和笛子,还承担了宣传队演出京剧《沙家浜》中的主角,经常和哥哥一起到全县各地演出。

和姚承懿同一时间段学习乐器的还有村民鲍安祥和汪金财,他们分别学的是唢呐和笛子。陪伴他们青葱岁月的是鼓乐齐鸣。直到今天,说起那段一起学艺一起演出的往事,老人们眼里和脸上都是满满的笑容。

凫阳文艺宣传队每次演出热场的节目都是锣鼓,俗称“闹台”,这个节目是宣传队名气最大的节目。一般有6个人组成:板鼓、堂鼓、大小锣鼓、大小钹。这个节目除了用于暖场,在很多场合还另有含义。村里的红白喜事,锣鼓声一响,就是告诉大家赶快集中起来,下一个活动要开始了,比如更衣、入殓、出殡等。大家听锣鼓声根据各自的分工做事。以前的大户人家,办红白喜事都是请两套班子。锣鼓喧天,一方面是显示家族兴旺,还有就是热闹。一直以来,锣鼓和其他乐器不一样,锣鼓都是村里拿钱购买,这是村民办红白喜事的必需品。

80年代初,随着时代变迁,村里的文艺宣传队慢慢解散了。但队员们还坚持着自己的爱好,年纪大的逐渐离开了历史舞台。80年代中期,姚承懿、鲍安祥、汪金财、姚承杨等人组建了凫阳锣鼓队,他们也由从前的学员逐渐成长为主力军。

凫阳锣鼓队

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请上他们。那时都是无偿帮忙,东家一般会给几包烟和一条毛巾作为感谢,他们也从不计较。许多外村大户人家也会来邀请他们,以能请到凫阳锣鼓队为荣。直到今天,凫阳村的锣鼓队依然名声响当当。

上世纪末,西洋乐器开始在农村流行,传统乐器受到冲击。凫阳村的老艺人们仍然守护着自己心中的那份信仰,相信中国的土地上,传统的东西一定能老根发新芽。渐渐地西洋乐器由最初的风靡一时到平淡无奇,老艺人的锣鼓和唢呐声还是那样响亮。

今年57岁的汪辉从小受老艺人们的熏陶,他大伯曾是文艺宣传队的灵魂人物,多才多艺,不仅乐器样样精通,还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快板。2019年初,汪辉看着老艺人们年纪越来越大,村里的年轻人基本已外出务工,手艺传承后继无人,于是他和42岁的村民巫志华,54岁的村民张曙华等一起加入了学艺的队伍。他们每天在家练习,每周固定时间和老艺人们一块排练;村里的红白喜事,他们也和老艺人们一同参加。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凫阳村的这支队伍不能散,凫阳锣鼓队这块响亮的牌子不能丢。
雨还在下,凫阳的锣鼓队还在继续排练,各种乐器伴着雨声,让这个夏天变得格外热情、奔放。
(作者系旌德县政府信息中心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