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民养老待遇是粮食,是真的吗?看看农民养老制度发展的历史

农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问题,还是一个身份。从职业角度讲,确实应该有退休金。但是从身份角度讲,应当根据其身份有关的制度,享受有关待遇。

农民养老制度是怎样发展来的?

早在1947年,在西柏坡,我们党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明确按照农民人口数量均分土地。

后来,我国又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实施农业生产合作社。国家设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目的主要也是为了减少农民个人生产能力低、抵御灾害风险能力薄弱的问题。毕竟每一个人的家庭不一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理想目标实际上也相当于建立生产农场的方式,将农民转化为类似工人似的职业生产者。每一个生产合作社都是一个大的集体,类似于一个个大工厂。1956年颁布并实施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对于农民养老的有关问题作出了明确,比如说确保基本的粮食和柴火供给。

对于农村来说,主要产品还是粮食和农副产品,基本要实现自给自足。因此,分配的待遇也主要是粮食和农副产品,并不是以现金为主。所以说,实行大集体的时代,农民的养老待遇确实是粮食。

当时也是有一些自留地,或者农民从事一些个人的手工业或工商业,也能获得一定的金钱收入,但这一部分是不会受到集体保障的。

工人的退休待遇。

1957年《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实施,也代表了我国全面建立起退休制度。退休制度中还设立了有关抚恤的保障,主要是针对职工去世以后其家人基本生活的保障。毕竟当时的城镇居民也没有土地,收入只能靠家中的就业的人员,间接地依靠就业的单位。

工人有关待遇主要是以工资为主,退休后领取的待遇也是以金钱为主。后来我国又实施票证制度,确保了城镇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

由于当时实施了户籍制度,城镇、农村户口的转换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城镇收入远比农村要高。比如说1949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5元,农村为44元;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农村为134元。其实,由于相应的票证制度限制,价格也是偏低的。

养老保险制度和过去退休制度的衔接。

过去只有工人、干部有退休金待遇,农民的养老待遇是以粮食为主。可是,随着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固有的社会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国有企业活力。1986年10月国家对新入职国有企业职工实施劳动合同制,建立了退休养老基金。1991年国家又全面推动国有企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才允许私营、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参加养老保险,按照规定享受退休职工待遇。

农民从1986年10月开始,进入国有企业工作,才有可能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养老保险。如果是私营、外资企业等其他形式,只能从1991年以后当地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开始。

2014年我国实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以后,不再区分城镇和农村户口,城镇农村实施统一的就业和社保制度。

这时候,不论城镇还是农村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通过自己承担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如果不愿意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也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缴费低,国家还有补贴。对于这是新农村养老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前,没有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且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可以不用缴费,直接领取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待遇。目前国家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93元每月,一些地方会有额外提升,普遍在100~200元之间,上海是全国最高达到了1,100元每月。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是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人群,实施的承前启后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原本应当享受退休待遇的人群,国家通过视同缴费的方式予以保障。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参保的大家,采取的是同样参保缴费、同样养老金计算公式,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享受退休待遇。

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种兜底式的社会福利保障,能够确保老人有一份兜底的养老金待遇,如果不够养老,还可以纳入城乡低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