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记忆——小城风云(一)

小城风云(一) 

蔡集成

一九二五年底,一支部队开进塞北小城赤峰,逮捕了商会会长杨子彬,平静的哈达街陡起一场波澜。

这件事说起来竟与韩麟符有关。透过历史迷雾,让我们厘清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早在一九二一年初,经李大钊介绍,韩麟符加入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夏天,正在北大读书的他带着同学郑丕烈、陈镜湖、杜真生、卢东白等回到家乡赤峰。此行的目的,除了完成李大钊交办的政治任务外,更主要的是他们创办的《新生》杂志经费不足,难以为继,要筹措一笔款项。听说赤峰街富豪杨子彬常以金银济世救民,在家乡素有“乐善好施”之美誉,况且还和父亲韩景春是故交,韩麟符觉得他会帮助自己的。

在头道街永胜店里,双方见了面。可事与愿违,这群热血青年碰了钉子。杨说,我早闻京津学乱频发,其名为爱国,实为不法不轨之举。于国于家,有损无益,学当专学,商当专商,何必多此闲举?杨子彬的话虽说有点儿冠冕堂皇,但确是他的由衷之言。这一年杨子彬已是五十开外,“自幼曾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以他的阅历根本无法接受这种诉求,可这却激怒了“热河四杰”们。他们悻悻而出,发誓将来一定找机会教训教训这个老顽固。

机会来了。

一九二五年,中共北方执委会采取了联合国民军,反对奉系军阀策略。同年九月,受北方区委派遣,李大钊和韩麟符来到国民军驻地张家口,说服冯玉祥,双方达成协议。同年十一月,李大钊在张家口主持召开了农工兵大同盟成立大会,他当选为大同盟书记,韩麟符、赵世炎为副书记。大同盟成立后,受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的委派,韩麟符在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引荐下,与苏联驻蒙古代表取得联系,苏联答应予以武器装备,故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在冯部内组建三个纵队,命名为蒙古特别民军,以冯玉祥的军火运输司令张允荣任总司令。这是内蒙古受中共北方党组织影响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第一纵队司令是克旗人乐景涛(席慕蓉的外祖父),第二纵队司令是陈镜湖,第三纵队司令是郑丕烈。然后蒙古特别民军兵分三路,东征奉军。

且说第三纵司令郑丕烈攻占了朝阳、建平、赤峰。在赤峰,郑丕烈先收编了宝振荣(外号荣三点)匪部。没过几天,即搜集了杨子彬以往“危害地方”的材料,遂将杨拘捕入狱。同时被拘捕的还有曾在奉军某师当过参谋的林东人韩德禄。杨子彬被拘捕后,副会长傅曦亭协同商会各委员及各同业会行头,联名俱保,请求释放杨子彬。郑丕烈回答却说,“杨、韩二人私通奉军,企图在赤峰搞武装独立,按军法均应处以死刑,不准保释。”于是,傅曦亭和各同业公会会长再度酝酿,请出地方士绅、学界代表和天主教主教、兴业银行行长、电灯厂厂长及各界商号经理等百余人,再度联名俱保,呈请释放杨子彬。郑丕烈这才应允,但要求杨必须在一个星期内,交出现钞四十万元(折合银元约十万余元)罚金。为凑足杨子彬这四十万元巨款的赎命金,商会召开大会,根据市内所有商号财力大小,分级摊派金额,作为借佃纳出,交由国民军司令部,终于保住了杨的性命,而韩德禄却被处以极刑。

接着,郑丕烈等部继续北征,在林东枪决了巴林左旗章京色楞、林东设治局长王立三,在林西枪决了捐税局长全济等人。

在《红山文史》中,说起杨子彬,真是千夫所指。可为什么在一九二五年,这么多的赤峰人能挺身而出,保他躲过这场劫难呢?

杨子彬可以说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

一九二一年,平泉人丁子清投资创办赤峰电灯厂,杨子彬鼎力相助。一九二三年,杨子彬同商会会长朱宝琮、商事公断处处长支栋等二十五人联名上书县公署,力陈创办赤峰中学之必要,并建议把上年公债所获利息作为办学经费,此建议得到热河都统公署批准,一九二四年八月,赤峰中学得以成立。这一厂一校给赤峰人带来了巨大福音。在那个军阀当政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能够完成这两项泽被后世的壮举,杨子彬先生功莫大焉。

杨子彬先生后来以“反满抗日”罪名被捕,一九四五年死在锦州日军监狱里。

我想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客观,公平,全面。

蔡集成,生于1953年,哈达街人。“老三届”最末一届,下过乡,挖过煤。1977年,考入师范院校,在教师岗位退休。

天下掌故           —天下掌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