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柱:一朝从戎 初心不变
杨基柱:一朝从戎 初心不变
时间:2021年06月07日 17:08 来源: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分享: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打印 收藏收藏
他,24年军旅历程,一步一个脚印,从仓库保管员成长为一名团职军官;19年领导干部,两袖清风,不谋私利,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20年服务社区,退伍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甘做社区家长里短的“大管家”。
他,就是重庆市渝中区退役军人杨基柱,曾获得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第二届青少年普法先进个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从仓库保管员成长为政治处主任
1955年3月,杨基柱17岁,应征入伍,是新中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后的第一批义务兵。
入伍后,杨基柱被分配到总后勤部下属的一个后勤仓库担任仓库保管员。没有想象中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也没有射击场上的惊险刺激。每天的工作就是装车、卸货,上上下下、肩挑背扛,还要负责仓库物资盘点和出入库。
看似枯燥、不起眼儿的工作。在杨基柱看来,亦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他从不懈怠。
“无论多忙、多累,哪怕不按时睡觉、吃饭,也一定把任务完成。”往后的日子里,杨基柱时常回忆初入军营,那段平凡而又教会他成长的经历,那是来时的路;也是思想政治受到洗礼的铭心之地。
他说:“部队,培养了我坚强的革命意志,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让我,终身受益。”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杨基柱身上有着重庆人特有的品质,对党忠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在部队,一干就是24年。先后在仓库保管员、文书、文化教员、组织干事等多岗位锻炼,逐步成长为政治处主任。
坚守原则的劳动局长
1979年,41岁的杨基柱转业到地方,先后任原重庆市市中区劳动局局长、原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踏实工作、秉公用权,才对得起组织信任和培养。”杨基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任劳动局长期间,家里的亲戚慕名找来,请他帮忙解决工作。但他却把送礼的拒之门外,让请吃的吃了闭门羹。
他时常告诫自己和家人“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但家里的亲戚没有沾到杨基柱的光,自己的妻子、子女,都没有享受过杨基柱任何职务上的照顾。
家中3个子女,有2个是先天性聋哑人,孩子成年后,找的媳妇和女婿也是聋哑人,一家有4个残疾人,杨基柱却从未动用手中权,帮子女一把,为他们谋一份好一点的工作。
“共产党培养了我,我要用实际行动回报党组织,不为私利,为百姓解难。我就是这个思想,不允许违背原则”,在“职权”与“私利”中,这位慈爱的父亲坚守着自己的底线。
现如今,看着依靠一个小小副食店维持生活的大女儿,在勤杂工岗位上拿着1千多块钱收入的二儿子,83岁的杨基柱有些愧疚,却从未因为当年的坚守原则而后悔。
“爱管闲事”的楼栋长
1998年,杨基柱退休。本该安享晚年的他,退休后的第二天就到所在社区报到,成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在服务社区的岗位上一干又是20年。
“只有先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工作提建议,为社区百姓办实事。”做社区志愿者服务,杨基柱俯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带着一个本子、一支笔、一颗真心,走访困难群众、解决邻里纠纷、帮助办理事务等,一件一项、一点一滴,浸润心田。社区群众评价他是“没有一点官架子的'副厅级’楼栋长”。
多年来,社区群众也习惯了有事儿就找“老杨”。甚至是家里水管漏水、电器坏了、夫妻间产生矛盾等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儿都找他。杨基柱也从不拒绝,热心尽力。用他自己的话说:“老百姓信任我,我也'爱管闲事’。”
基于家庭特殊情况,杨基柱格外关心社区里的残疾人。除了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还悉心交流、用心疏导,帮助他们重拾信心、自立自强。并向区残联提出“组织全区残疾人走出家门,感受重庆新变化”的活动建议。活动当天,全区部分残疾人朋友,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走出家门、看渝中变化,在感受家乡发展中,对未来有了新的希望。
同时,杨基柱还动员社区13位老干部、老同志组建了“老干部智囊团”,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建议并协助社区组织“便民服务队”;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成长,组织开展讲革命故事、做青少年心理辅导等活动,助力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
如今,83岁的杨基柱还在关心着基层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我为民服务的信仰、追求和责任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