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抒思 | 陈彦儒

戴上耳机听更嗨!

739年前的绝望,175年前的悲伤,搅入如今惊喜自信的热血沸腾的心脏中,这是一番怎么样的滋味和体验呢?

深深吸口气,当我从长达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出来时,手抵着胸膛稍稍按下激动的心情。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即将全线通车,应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邀请,我和“文坛冷枪手”李更老师一起陪同上海过来的专家,乘车参观港珠澳大桥。

电瓶车驶入东人工岛,一碧千里的蓝天、巍峨高耸的大屿山冲入眼帘。

站在观景平台边,专家们忙拿出手机拍摄大桥壮观美景,头顶,呼啸而过的是一架接一架的国际航班,波澜壮阔的海面穿梭往来的是一艘艘货轮。

“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突然,我的心微微一颤,这不是宋末名臣文天祥的诗吗?眼帘里穿梭而过的货轮慢慢地虚化,虚化,多艘元军战船驶了过来,我看见被元兵团团围着的文天祥,面对着张弘范的威逼利诱,他不屑地抬起高傲的头颅……

这是740年前发生的一幕,据《宋史》记载:“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零丁洋,就指的是这里到新会崖门的这一大片海域吧?文天祥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79年2月,人类诞生以来最大的也是最惨烈的海战爆发在崖门,据宋史记载:“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宋帝国,这个士大夫的乐园,建立320年,到此灭亡。”

数只鹭鸟掠过观景平台,朝大屿山飞去了。当年,当年在这里,成群鹭鸟是不是也从文天祥的头顶飞过?北风凛冽,惊涛拍岸,海面上战旗猎猎,被捆成一团的文天祥抬起不屈的头颅北望故土,泪水从充血的眼角一滴滴滚落,滚落……他在想什么?想到率军勤王的往事,想到刚刚去世的母亲和儿子,想到百姓生灵涂炭,想到国家军事被削弱的根源,想到贾似道专权误国,想到南宋几十年前急于报靖康之耻,与蒙古军一同围剿金朝的失误与失策……

宋朝缘何而亡?英国科学史研究家李约瑟曾认为,中国宋朝的科学技术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日本历史学者小岛毅在《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中提到:“这个王朝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是东亚的领头羊。”

与国内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宋朝“强干弱枝,内外相制”模式削弱了战斗力、昏君奸臣当道等原因相近,小岛毅还提到另一重观点: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是,宋朝的军队其实并没有把火药完全实用化”,“真正把火药用以爆炸的却是金军在先”,“只赋予火药驱鬼功能的宋朝,也许在韩侂胄的时候,照样只知和平,没有危机意识。”“金朝与蒙古军对战,在汴京保卫战中,初次使用了‘震天雷’”,除此之外“金朝还有一种手持筒状花炮的兵器‘飞火枪’。”其实,能将目标炸死烧光的“震天雷”、“飞火枪”都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息息相关……

伶仃洋,这是中华民族的咽喉,如果说,739年前,元军在此捅了宋朝致命一刀的话,那么176年前这里再遭遇扼喉之辱,当时16艘英国远征舰队抵达澳门,并于第二年一月,占领虎门、穿鼻两个要塞,逼迫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穿鼻条约》……对此,小岛毅在《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一针见血指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清末以来一百年间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正是活用了罗盘针和火药的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这是一句实话,回望数百年历史,多少学者在总结国人劣根性之时,漏了很要命的两个弱点:国人在科技运用方面的刻板保守及想象力领域的拘谨与局限。

犹记得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庄子已明明白白告诫后人:“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犹记得,火药发明之后国人的应用,除了驱鬼祈福等方面,不过就是用于庆典之中,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描述的宋徽宗阅兵式:“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杖’,则蛮牌者引退,烟火大起……”

可怜,可悲、可恨!发明火药、指南针的文明古国,在数百年间,不过忙于注释经籍,不过忙于人情世故的琢磨和钻营,不过忙于察颜观色见风使舵,不过忙于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直至今时今日,众多研究社会和历史的学者,依然局限于前人总结的劣根性方面,而忽略了这两点中华民族的最要命的弱点。

伫立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上,面朝大海,晒着夕阳,我微微合上眼睛,想象着740年前文天祥被囚在元军船上的感触……这时,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上百家单位、上千名科技人员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先后实施了300多项课题研究,形成了63份技术标准,包括600多项专利,创新了海上装配化桥梁、超长外海沉管隧道等工程理论和核心技术,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了跨海通道建设工业化技术体系。”

我眼前一亮,余局所言非虚,我突然想起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一事,当时在百余名记者见证下,最终接头完成了吊装沉放,几十家媒体第一时间播发了新闻。次日凌晨6时,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指挥林鸣获悉,光学测量发现最终接头横向偏差17厘米。林鸣将重新对接的想法向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汇报,并得到他的支持,其后林鸣与团队历经惊心动魄的38小时的努力,将南北横向偏差缩小至2.5毫米,这个对接精度比第一次沉放的对接精度提高了66倍,此举意味着顽强的、自信的中国建设者首次在世界沉管隧道建设史上,实际验证了最终接头施工方法“工序可逆”。

联想起刚刚总结出的被世人忽略的宋代至晚清国人的劣根性和弱点问题,我忽然恍然大悟:国家在崛起,国人在进步!古人因循守旧刻板保守的致命弱点正被我们这一代人逐渐克服!

如果文天祥有灵,如果丧生这片海域的张世杰和陆秀夫有灵,他们会看到今天吗?我微微仰着头,望着一碧千里的蓝天……

被列入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是民族的骄傲。在珠江口伶仃洋这个咽喉地带,大家关注的是港珠澳大桥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而我更关注的是港珠澳大桥在科技层面的品牌效应:毕竟,这是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崛起吧,我的国!

(本篇散文于2018年11月13日发表在著名的天津《今晚报》;于2018年12月8日发表在《潮州日报》)

作者简介

陈彦儒,原名陈镜堂,广东兴宁人。2019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了作品集《放牧星群》、长篇小说《白天失踪的少女》、散文集《印象兴宁 水墨珠海》 、新闻理论随笔集《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等专著。其中《白天失踪的少女》获得了2015年首届报业文学奖年度长篇小说大奖。散文集《浪漫珠海:我从古代来》获得第四届苏曼殊文学奖,该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预计2021年3月前后上市。

作者的《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被清华、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上海交大、武大、浙大、西安交大、哈工大、厦大、华东师大、暨大等众多高校图书馆和国家、省、市县区图书馆购买收藏。据《中山日报》《梅州日报》、中国作家网、中青网、中华网、长江网等媒体报道,一些高校教授在上新闻专业课时,常常会援引本书一些观点及新闻案例去解读新闻理论。

更多推荐

心服 | 张奕元我心目中的金庸与古龙 | 秦尧晨练一瞥 | 楚客我和学生的冬至故事 | 杨美春有谁不愿被温柔以待 | 华虹节日随想 | 贡发芹

(0)

相关推荐

  • 港珠澳大桥赋

    港珠澳大桥赋 周拥军 戊戌良月,水梁贯通.彼岸咫尺,舟车驰空.伶仃洋纵横络绎,长虹飞架:珠三角天地纷华,大盈若冲.望衡梁之举翮,千帆竞发:看青冥之回浪,百鸟争鸣.观云桥之巍巍,雄拔罔极:览沧海之澹澹, ...

  • 陈彦儒| ​千年驿道和她魂牵梦绕的情人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千年驿道和她魂牵梦绕的情人   我叫夜明,活了一千多年了. 别怕!我不是妖精,也不是神话中的天外飞仙,更不是一个被粘上& ...

  • 《河畔的男孩》小说连载五(结局篇) | 陈彦儒

    戴上耳机听更嗨! 五 别打我,求求你别打我--旅游大巴上,仰头睡着的豪仔又做起那个厄梦.他梦见自己还是八岁大小,刚要把捡到的汽车塞给哭哭泣泣的那个男孩子,男孩子的父亲却冲过来,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童年 ...

  • 《河畔的男孩》小说连载四 | 陈彦儒

    戴上耳机听更嗨! 四 豪哥你身体好点了吗? 你在哪里?豪哥我想见你-- 手机响个不停,一条条短信跳了出来,豪仔此时正在忙着把最后一箱行李搬出门.终身未娶的养父病逝之后,给豪仔留下一套45平方米的房产, ...

  • 《河畔的男孩》小说连载三 | 陈彦儒

    戴上耳机听更嗨! 三 豪仔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一个夕阳如血的黄昏,前山河畔,白鹭蹁跹,远处的澳门,近处的小渔船,河流对面还有一大片尚未开发的荒地,在夕阳下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拾了一袋子饮料 ...

  • 《河畔的男孩》小说连载二 | 陈彦儒

    戴上耳机听更嗨! 二 15年来,这一幕幕场景如同放映电影一般,不断地涌入豪仔的梦境和回忆中.此时的豪仔正在一家工厂做仓管,每当闲下来独自一人呆在仓库时,他总是愣愣地盯着一面墙壁,想着伤心的往事.仿佛手 ...

  • 《河畔的男孩》小说连载一 | 陈彦儒

    戴上耳机听更嗨! 短篇小说<河畔的男孩>故事简介: 幼年被父母抛弃,这事给豪仔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成年之后,他与女友小青交往中,因为偶然间看到女友转眼盯着豪华赛车的表情,他担心女友也有抛 ...

  • 陈彦儒║如果粽子也有朋友圈 派对会玩什么花样

    掌声响彻大厅.带头鼓掌的主人六月情不自禁点评说:"尽管酿苦瓜兄弟跟我们形状不同,但他的确算端午的粽子品种之一,因为这是梅州客家人端午节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必食的一道美食,从食材馅料选择角度.从节 ...

  • 陈彦儒║夜明村的出山路

    许多年以后,70多岁的吴玩辉在叙述时眼圈先红了. 回忆起那个冰冷的雨夜抬着难产的妻子走在陡峭不平的泥路时,他说好像还能听到轰响在耳畔的惊雷. "雨又大,雷又响,一道接一道炫得人头昏眼花的闪电 ...

  • 陈彦儒║与中华白海豚 共享蓝天碧海

    "我想去拜访中华白海豚."二十多天没出过家门的女儿,趴在桌边写下了这句话:"想起以前自由行走在蓝天下,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现年9岁的她,是珠海香洲区甄贤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