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同意“暴秦”的说法吗?是什么掏空了秦朝的寿数
题:你同意“暴秦”的说法吗?是什么掏空了秦朝的寿数?
文/姜子说书
司马迁在《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中,借天下豪杰之口,写下了“伐无道,诛暴秦”六个字,陈胜更是说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话来,其中又有“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的事实,秦朝暴虐无道的声名有此传开。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秦灭六国就是暴虐无道吗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血流成河、怨声载道,是必然的,尤其是原来的六国皇室之人,对秦朝更是恨之入骨。陈胜吴广起义,举的就是复立楚国的旗帜。
秦灭六国,焚书坑儒,动了六国皇室的奶酪,动了分封制的奶酪,还动了诸子百家的奶酪,挨骂,自然是免不了的。
但是,没有统一的文化和思想,就不会出现真正团结统一的国家,我们现在的民族认同感,就是秦始皇时期才真正建立起来的,秦始皇把中国支离破碎的土地统一到一起,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封建论》指出“百代都行秦政法,祖龙魂死业犹在”,用“祖龙”二字充分肯定了始皇帝,可见,秦朝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更适合当时社会发展形态的需要。
一句“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指出秦始皇建立的帝国不是封建社会,秦灭的才是封建社会,始皇灭六国,取其地,但不灭其族,重在推行统一度法。没有秦始皇的统一,没有秦朝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中国只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封建论》更是指出:“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修长城、阿房宫、陵墓、高速路、水利工程、焚书坑儒、发动战争等,都是保证大一统的帝国长治久安的的配套手段。甚至有人指出,秦朝自始至终没有调动北抗匈奴,南征百越的80万大军来自救。
若说秦朝暴虐无道,那么,秦统一之前的六国,那些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就很人性化吗?秦从一个弹丸小国,奋六世之遗烈,转变成一个军事强国,靠的就是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靠的是对人才的吸纳。秦灭六国不算过,那么,秦始皇错在哪?
阿房宫赋
《红楼梦》作者写史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写的正是自秦朝以来的帝王家。就如《阿房宫赋》里的那句“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秦始皇让饱受战乱的老百姓背井离乡,去造阿房宫,造秦始皇陵,造兵马俑,造秦国道,造长城,这么大的工作量,空前绝后,而老百姓想要的是休养生息,这便是“天下苦秦久矣”的由来。
唐朝的杜牧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六国为什么会被秦朝灭亡?贵族集团太奢侈了,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同样的,秦朝之所以被灭族,是因为秦朝暴殄天物,没有“推己及人”,好好爱护老百姓,失去了民心,正所谓:“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秦朝之亡,亡于“独夫之心”。
所以,很多人说,秦使天下归于形,汉使天下归于心,这亦是《阿房宫赋》的观点。
秦始皇的童年阴影
其实,秦始皇及之前的秦国之王,确实都有着帝王的胸怀,李斯、商鞅等人才,都来自六国。
事实上,秦始皇是非常勤政的,至于秦始皇为何会用力过急,为了千秋大业、万世之功,消耗尽元气,导致秦朝失去人心,这就要说到秦始皇的童年阴影了。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子楚(秦庄襄王)的童年是在人质生涯中度过的,而秦始皇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卑微成长的,后来又有吕不韦把持朝廷,及太后赵姬与吕不韦的门客嫪毐之事。
所以,秦始皇太想证明自己了,他的野心太大了,他一个人想要完成几朝几代皇帝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秦始皇急于求成,最终导致了秦朝百姓的不堪重压,导致了秦朝被推翻。
秦始皇如果能花更多的时间培养子孙,安排好身后事,而不是妄想靠自己一个人完成一切,静下心来,放慢脚步,休养生息,也许结局会不一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再强大的个体,也要学会顺应自然,淡定生活,不要逆天而行。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史记》、《封建论》、《阿房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