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问题线索真实性的三重逻辑

处置问题线索,首先应研判所反映情况的真实性。即根据问题线索提供的信息,初步判断问题存在的真实性。这既需要抓线索的外在特征,通过线索的具体性和完整性去进行初步推测,更需要抓线索的内在逻辑,通过线索背后的逻辑合理性去判断。

线索背后的内在逻辑,主要包括发生、知情和揭发三个方面。紧扣这三重逻辑,进行信息比对,是研判问题线索真实性的基本思路。

发生逻辑是判断真实性的第一要素

发生逻辑,指是否符合事物发生的事理逻辑。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常理和逻辑,越符合常理和逻辑,真实性越强,反之则很有可能是虚假的。研判问题线索,首先就是判断反映的问题是否符合常理,是否真有可能发生。

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收到有关人员收受贿赂的问题线索,首先应按照权力行使和利益交换的规律判断其有没有可能发生,如果被反映人的权力行使范围能覆盖被反映的“行贿人”的营利范围,而且其“行贿”数额与其谋求的利益成比例,则很有可能是真实的。反之,则不大可能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从单笔交易来判断行贿数额与所谋求利益是否成比例,在谋求长远利益的情况下,行贿者有可能以大谋小甚至“无私奉献”。但长远来看,利益交换,一定要有利可图,否则就不合常理。

发生逻辑既要看大事情,也要看小细节。权力行使和利益交换规律,属于大事情。这一交换过程中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等能否对上,则属于小细节。如果小细节的发生逻辑存在问题,有可能对大事情的发生逻辑产生决定性影响。比如国家工作人员甲被反映利用权力为其儿子开公司谋利,这是可能出现的情形,符合一般事理。但通过初步了解,发现甲没有儿子,且与被反映的“儿子”并无交集,这一细节就基本可以推翻整个举报。又如国家工作人员甲和老板乙是大学同学,逢年过节送礼送红包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总是乙送给甲,数额还远超当地礼品礼金水平,细节上就有违常理,就有可能不是正常交往,而是别有所求,即使甲的权力行使范围和乙的营利范围没有交集,也要考虑更为复杂的情况,否则就有可能判断不准,错误地采用予以了结的方式处置线索。

知情逻辑是判断真实性的重要参考

知情逻辑,指的是线索提供者有没有知情的可能性。按照信息传递规律,越靠近信息源中心,知情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所提供的信息有可能虚假成分较多。因此,研判问题线索时,要充分关注和重视信息来源,以帮助准确判断其真实性。

根据与信息源的距离远近,可以将信息来源大致分为三个圈层:内部知情者、中间知情者和外围感知者。当事人、参与人、同谋者等都属于内部知情者,他们往往距离信息源最近,了解信息的程度比较全、深、细。因此,来自内部知情者的举报,真实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充分重视。当然,内部知情者中,了解信息的程度也可能存在差别。中间知情者主要指能接触到一手信息的人员。他们没有参与其中,但因为距离较近得以获知一些相关信息。比如保姆看到贿金,同事听到电话内容或者会计发现凭证等。来源于其他机关移交的问题线索,往往也属于这一类,他们或者从内部知情者处获知信息,或者采用专业手段接触到一手信息,可信度比较高。除了前述两类,其他的都可以归为外围感知者,他们处于事情的外围,接触不到一手的人和事,相关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信息的多层传递,信息的真实性较低,且越是处于外层,真实性越低。

从知情逻辑的角度研判问题线索,即通过判断信息提供者处于哪个圈层,与信息源中心的距离有多远,接触一手信息尤其是核心信息的可能性有多大,来帮助判断其反映的问题是否真实存在。需要注意的是,知情逻辑是研判问题线索真实性的重要参考,却不能代替发生逻辑的作用。

揭发逻辑对判断真实性有复杂影响

揭发逻辑,是指揭发行为有其内在的驱动力和规律,对研判来源于检举控告的问题线索有较为复杂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

一般而言,揭发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正义感驱动,二是利益驱动。正义感驱动的揭发行为,一般不存在主观上夸大其词甚至歪曲事实的情况,真实性往往较高,但如果离信息源较远,则有可能误听误信;利益驱动的揭发行为则因为趋利避害的复杂算计,既有可能全面反映真实情况,也有可能断章取义、歪曲事实、错误引导甚至诬告陷害。

利益驱动的揭发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希望利于自己,比如被调查人为了立功而检举他人。二是企图损害他人,比如原来的利益相关者反目成仇后的举报。三是既为了利于自己,也达到损害他人的目的,比如招投标、职位升迁中的竞争者举报等。无论哪种情况,这类举报者一般离信息源较近,容易获得真实信息,提供的线索具有真实性基础。同时,由于利益驱动,他们也有提供真实信息的动力。总的来说,这类问题线索值得重视,实践中还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把握。

一般来说,揭发者和被揭发者的利益存在冲突,冲突越大,揭发的动机越强,真实性可能随之上升,但冲突过大,揭发的动机过强,真实性反而会下降,或者出现真假信息混杂情况。因此,研判这类问题线索的真实性时,重点要看揭发者和被揭发者存在多大的利益冲突,其利益冲突与揭发行为之间是否合于情理,也即结合发生逻辑予以判断。另外,揭发者和被揭发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一定那么明显,因此,从揭发逻辑判别问题线索的真实性时,需要格外谨慎。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0)

相关推荐

  • 为用人研判制度化叫好!(防“带病提拔”讲稿之3)

    为用人研判制度化叫好! --防止"带病提拔"系列评论之三 对于干部的选拔任用,日常了解掌握的情况往往是一大堆有用或无用的信息,如何去粗取精为我所用?需要组工干部及领导干部有&quo ...

  • 案说谈话函询

    中国方正出版社 5小时前 [案例] Z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将一部分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移送给第二监督检查室.线索主要情况如下:(1)反映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某违规接受管理对象宴请,收受礼品,用 ...

  • 加强对问题线索的规范管理与精准处置

    海南省海口市纪委监委按照"集中管理.分类处置.定期清理"等基本原则,努力提高问题线索管理与处置的科学化水平.图为海口市纪委监委相关部门集体研究问题线索处置意见.(海南省海口市纪委监 ...

  • 丹阳市:“听诊、会诊、确诊” 三步法 精准处置巡察线索

    "我们通过查阅台账资料发现报销的考察费中存在买酒的发票.""考察费中有白酒发票,会不会存在借外出考察公款吃喝?是不是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这个要进一步地仔细核查. ...

  • 【实务】研判问题线索真实性的三重逻辑

    2020年如果遇见,99%的纪检监察干部会做同样的决定! 纪委监委小说<梅山会>隆重出版,把纪检监察干部看哭了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中国纪检监察学院 冉红音 处置问题线索,首先应研 ...

  • 研判问题线索真实性的三重逻辑:发生、知情和揭发

    处置问题线索,首先应研判所反映情况的真实性.即根据问题线索提供的信息,初步判断问题存在的真实性.这既需要抓线索的外在特征,通过线索的具体性和完整性去进行初步推测,更需要抓线索的内在逻辑,通过线索背后的 ...

  • 【实务】研判问题线索的基本思路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中国纪检监察学院  冉红音 研判问题线索,就是对问题线索进行研究并判定应对其采取哪种处置方式的过程.高质量的问题线索研判是精准处置问题线索的前提和基础.研判问题线索需要考虑 ...

  • 研判问题线索的基本思路

    研判问题线索,就是对问题线索进行研究并判定应对其采取哪种处置方式的过程.高质量的问题线索研判是精准处置问题线索的前提和基础.研判问题线索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头绪繁多,看似难以把握,其实有规律可循. 预判 ...

  • 集合竞价逻辑解读如何运用博弈研判对于集合...

    集合竞价逻辑解读 如何运用博弈研判 对于集合竞价的逻辑如何应用到实战中呢,这其中包含什么意义呢,干货再次奉献,一定要看完,在9点15分的时候先开始集合,集合的含义是所有的投资人入场,开始要对其持有的票 ...

  • 21家券商6月金股来啦!还有最新后市研判 一文看懂金股逻辑

    5月,全球各大指数普涨,A股市场走出结构性行情,创业板在全球范围内表演较为亮眼,领跑行业包括医药生物,国防军工,食品饮料.非银.采掘等. 6月开局,A股开启震荡模式,接下来A股走势如何?东方财富Cho ...

  • 经管小札二:《大势研判》逻辑

    最近一口气刷完了<新基建>,感谢小宝乖乖自己玩了好久,开始整理新基建的理解,就在想这两本书之间的关系,感觉最像的大概是<大势研判>是"见森林",最吸引人的是 ...

  • 业务论坛|问题线索分析研判常规方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小时前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官方账号 问题线索分析研判,是判定问题线索可信度.可查性,确定问题线索处置方式,拟定初核方案,找准突破口,提高问题线索处置效率.精准处置问题 ...

  • 问题线索分析研判常规方法

    问题线索分析研判,是判定问题线索可信度.可查性,确定问题线索处置方式,拟定初核方案,找准突破口,提高问题线索处置效率.精准处置问题线索的重要方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介绍几种常规方法,见教于同仁.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