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回到民国,逛一逛齐白石的“画摊儿”
今天,让我们随着一组镜头,走近民国时期的齐白石画室。近距离、多角度地走近他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摄影作者是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杰克·伯恩斯,拍摄时间在1947年9月。近年,他的作品原始档案被公开,使人们看到了更多历史细节。
对于这段时光,齐白石有如下自述:
民国三十六年(1947),我八十七岁。三十七年 (1948),我八十八岁。
那时,“法币”几乎成了废纸,一个烧饼,卖十万元,一个最次的小面包,卖二十万元;吃一顿饭馆,总得千万元以上,真是骇人听闻。
接着改换了“金圆券”,一圆折合“法币”三百万元,刚出现时,好像重病的人,缓过一口气,但一霎眼间,物价的涨风,一日千变。
囤积倒把的人,街头巷尾,触目皆是。他们异想天开,把我的画,也当作货物一样,囤积起来。拿着一堆废纸似的“金圆券”,订我的画件,一订就是几千张几百张。
我案头积纸如山,看着不免心惊肉跳。
朋友跟我开玩笑,说:“看这样子,真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了。”实则我耗了不少心血,费了不少腕力,换得的票子,有时一张画还买不到几个烧饼,
望九之年,哪有许多精神?只得叹一口气,挂出“暂停收件”的告白了。
当年,杰克·伯恩斯只有二十多岁。从画面看来,老人对这位异国青年的采访很是配合,不同角度,不厌其烦地接受摆拍。
绘画、书写、篆刻,他展示了所有技能,略显拘谨的家人也次第出场了。
这些画面之所以珍贵,在于真实记录了这位伟大艺术家,在特定时代的生活场景和精神状态。
齐老先生的家,外面是防护严密的铁栏杆,像是今天的防盗窗一样,把临街的大门遮得严严实实。
除了画案上琳琅的用具,可以用简朴二字形容。
未经装裱的画作,随意地悬挂在墙上;一卷卷作品堆在墙角,像一个街头书画摊儿。
在那个陋室里,在那张躺椅上,他沉思,假寐,仰望,眼睛里满是落寞迷惘。
此时,墙上的启示内容是:“正收画件”。白石画店,尚且营业。
熟知白石典故的人,会聊起他那些白话启示,取笑他锱铢必较、近于可爱的迂直。
这大概是他在那个风云莫测的时代,最后的倔强吧。
离开这个寂寞的画室,伯恩斯将他的镜头对准芸芸众生,展示了更为阔大的场景。
一边是贫困,一边是特权。战争、屠杀与与饥饿,欺骗、挣扎与偷生。一幅幅画面,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这正是齐白石所在的世界。
提起画笔,他走入的是艺术圣殿,画笔纵情摇曵。
躺上摇椅,他面对着是养家糊口,如何安度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