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光院士:字的感悟——中秋

中秋时节,桂花飘香,阖家团聚,又到吃月饼赏月的时候了。苏式月饼的“酥”,广式月饼的“糯”,北方月饼的“硬”,当然上海鲜肉月饼的“鲜”,各有千秋,适应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口味,但随着交通的便捷,人们流动的加剧,空间的距离感已不是那么明显,哪怕远在美国,也可以品尝各式月饼,月饼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认同感的符号。从字面上我们常常“仲秋”与“中秋”混用,其实不然,“仲秋”是指秋季三个月的第二个月,“仲”者,第二也。“中秋”则是八月十五,是“仲秋”之中,也就是秋之中,故而“中秋”。
一叶知秋。中秋过后,当红色枫叶染尽香山,梧桐落叶铺满沪上马路,酷暑已过,岁暮将至,须添衣物了。春夏秋冬,四季轮替,年复一年,岁月就这样不经意间肆意流淌,你又如何能抓住? 朋友中秋微信建议我解'秋'字时,真不敢,“自古逢秋悲寂寥”,尤在晚秋,秋风瑟瑟,秋雨绵绵,独酌檐下,隔窗落叶,西风催衬梧桐落,寂寞伤秋谁人知,怎一个愁字可解秋? 何为'愁'?“秋”在“心”上!
秋,古人造字时并无那么多后人的伤感,只是秋日最特征表意即一只蟋蟀而已:长足、长须、薄翼,活脱脱一只蟋蟀的写意画像!
'暑则在野,寒则依人'的蟋蟀生息依季节而变,又深深融入古人生活,“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在床下',蟋蟀入户就是秋天的来临。蟋蟀善斗,古时乏娱乐,因而'斗蛐蛐'也是古人秋日里最喜爱的娱乐。春华秋实,秋高气爽的打谷场上欢庆丰收,几人成堆,屏气敛息,两只蟋蟀置于容器,后腿登前腿弓,两根长须翘起,寻求机会扑向对方置其于死地!而年轻人手上拿一细草还不断拨动蟋蟀长须,挑逗它们的怒火!夜晚,秋夜绵长而寂凉,悠长而单调的蟋蟀鸣叫唤起古人的思念和岁月流失的伤感,这便是“促织声尖尖似针”、“哀音似诉”何动人。蟋蟀不仅给古人快乐,成为庆丰收的娱乐,而且解伤愁,陪伴度过凄凉秋夜,更发出织机类似唧唧声响,催促织娘快点织布,因为秋过寒来,要添加衣物了。我猜想这就是为何古人将蟋蟀做为秋的化身。
入户的蟋蟀还喜择温暖灶台而居,这便又在蟋蟀之下加一火以表秋。至金文,将长须和长足简化,保留火而在其之上置一口,从而形成简化的金文的'秋'。篆文秋与金文相似,但至隶书固化为左“禾”右“火”的秋字。这就是现代对秋的解释:在丰收季节收获而来的食物火烧而熟食。中国最早的史书是“春秋”,其实“春秋”是按照春夏秋冬而记述历史的,但久而久之简化为春秋的,现在人们常以春秋表示一年,这皆是因为春种秋收,春种乃因,秋收为果,春秋是一个因果词,中文中很多这种因果组成的词。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分已经成为国家丰收节。其实,何止是庄稼,很多事情一样的,在您开始的时候就应该为收获做谋划,用即将取得的成功鼓励自己,就会有信心;用取得的收获或成功规划过程,收获就会更丰硕,每一次的收获皆因坚实的基础和汗水,但往往看到收获的喜悦而忽略了付出。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一定是选对方向,用心去做,如果没有精心的春种,如何能有丰硕的秋收?可谁去记述那些没有坚实基础的欠收甚或失败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