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之过度解释:《大话西游》唐僧说死小妖怪
生活中有时候解释过多,比如人家询问一个小事情,解释起来没完没了,惹人厌烦,只不过平时不太注意,如果录音回听就会发现。
咨询谈话是生活的特殊情形,也会犯这个毛病。
例如,不少孩子喜欢带着耳机听音乐写作业,家长往往难以接受,“一心不可二用”,尤其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没有达到父母理想,更会由于孩子这个习惯发火。
戴耳机写作业到底好不好,影响不影响学习效率,这个没有确定标准答案,应该与具体孩子也有关系。不过这不是根本问题,因为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写作业时候能戴耳机听音乐吗?”估计回答不能!再问,“戴耳机听音乐时候能写作业吗?”答案可能就是能!
可见,很多时候现象只是表面,我们如何看待现象才是问题,稍微换个角度看问题,得出结论大不同,这就是心理主观特性吧。
假如我们听了孩子说了这个事情,而且他认为不影响学习,恰恰我们也认可戴耳机不影响学习,就会给出不少解释,“据研究”“据说”“如同公园背景音乐”。
这个解释无论针对孩子还是家长,不是好内容,因为这是直接给定了标准答案,既然心理问题要因人而异,没有所谓标准答案,又如何被催眠认同且给出许多解释呢。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戴耳机听音乐与写作业可不可以,在于谁在做与什么情境下做(社会心理学)!为此可以讨论情境合适不合适,自己与别人角色转换如何。
更重要的是,这仅仅是个故事或者事例,生活无数现象里的一个,我们需要借助这个故事,来看看内在需要是什么(人本主义理论),内在动机是什么(精神分析理论),内在习得过程如何(行为主义)。
上面就是四种基本解释理论,或者四种潜在处理思路,引导自己作为方向,且可以是深度指引。
比如,自己觉得戴耳机不影响学习,要看学习内容是什么?什么情境下会分心?家长担心有道理吗,如何避开家长情境减少冲突?换成别人如此会如何?
比如,这样做引发亲子关系冲突,自己如何处理关系比较好,现在处理模式如何,有何改进方式不?自己坚持这个模式,反应出自己人际互动模式如何,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到自己需要。
比如,这个行为背后是什么动机,挑战权威?表现独立?渴望关注?希望被认同?这样做效果如何?
比如,这个行为如何形成的,最初是什么导致的,对于现在关系影响如何,是习得的就可以消除,可否作为行为训练尝试改换?采取多种模式来适应环境。
仅仅就现象进行解释,给人观感就是无聊,讲人人都知道的道理,无意义,更有甚者,如《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说死小妖怪。
“唐僧: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父母尚在吗?你说句话啊,我只是想在临死之前多交一个朋友而已。
唐僧:所以说做妖就像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小妖甲开始呕吐。)
唐僧:哎,他明白了,你明白了没有?
唐僧:人和妖都是妈生的,不同的是,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
小妖甲:我受不了啦--!(拔刀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