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国内玉米价格易跌难涨

布瑞克农业数据

摘要

临储期间华北大量玉米流入东北储备库及南方销区,临储结束后华北玉米余量不足,玉米深加工副产品价格持续提高,支撑了淀粉加工利润,深加工企业纷纷提高了玉米收购价格,过去2个月左右华北玉米收购价格普遍上涨300-350元/吨,部分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突破了2000元/吨。国内玉米供需现状总库存巨大,但区域流通量偏紧两大主线共存,随着国家加大玉米抛储量,华北地区玉米偏紧局面将逐步缓解。

一、国内玉米库存总量巨量,拍卖节奏影响国内玉米流通量

近期超期和蓆茓囤储存玉米拍卖放量加大,国内玉米流通逐步趋于宽松。市场反应来看,成交率虽继续维持高位,但成交溢价收窄,市场抢粮热情逐渐退却,前期玉米供应紧张的华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上涨放缓,意味着华北地区粮源供应已经得到较大的缓冲。从超期粮投放的年份来看,从5月27日起超期粮拍卖开始至今已拍卖成交国产玉米共806.1万吨,其中2012年产玉米约664.5万吨,占总成交量82%;2013年产玉米141.6万吨,占总成交量的18%。据布瑞克监测显示,2012年产玉米约为1067万吨,按照目前的拍卖节奏,预计国储玉米拍卖或将近期揭开序幕,而目前国内玉米库存压力依然庞大,在新粮上市前2个月则为去库存最佳时机,国储拍卖放量依然不容小觑,届时国储拍卖供应将能大大满足市场需求,压制玉米上涨空间。

图表1.       2012/13-2015/16年度临储库收储情况(东北三省及内蒙)

数据来源:布瑞克

图表2.       2016年5月27日至今超期玉米拍卖情况(全国)

数据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布瑞克  单位:万吨

图表3.       2016年5月27日国产玉米拍卖成交结构(全国)

数据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布瑞克

二、区域流通紧张,价格上涨

过去两个月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强势上涨,一方面基于华北地区余粮不足,另一方面因为玉米深加工需求好转。超期玉米大部分是2012 年生产,玉米质量较差,主要用于玉米深加工生产,前期由于大豆豆粕上涨,玉米淀粉副产品价格跟涨,玉米淀粉利润好转,淀粉企业开机率上升,酒精方面由于豆粕上涨,豆粕、DDGS比价升高,有利DDGS生产,酒精企业开机率也得到提升,华北地区玉米供应偏紧,东北地区持续拍卖,保证了原料供应,玉米价格较为稳定。

深加工方面原料玉米成本上升,玉米淀粉价格走高,据淀粉工业协会5月淀粉消费数据显示淀粉虽有季节性好转,并持续到年末需求均处于较好水平。2016年前5个月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量好,但如果玉米价格继续上涨,产品价格难度将随着增加,不利于下游产品出口。

图表4.       2014-2016年淀粉月度消费变化

数据来源:淀粉工业协会

图表5.       2009-2016年玉米淀粉价格与出口量变化

数据来源:布瑞克

三、小麦/玉米比价扩大,替代预期打开

农业部信息,截至6月18日,全国麦收达95%,河北接近尾声、山西90%,天津50%,北京45%;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份夏收已结束。前期麦收阶段南方冬麦产区遭受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小麦不同程度发生萌动、芽麦等情况,不完善粒偏高,同时各省份小麦出现赤霉病、纹枯病等病害也较为严重,质量难以达到国储收购标准,截至6月1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162万吨,同比减少194万吨,收储进度偏慢,且小麦整体质量偏差影响。虽然部分地区政府采取开展收购等外麦措施,但仍有大量等外麦流入饲料市场。

小麦价格下跌,相比玉米比价优势渐显,一般认为小麦玉米比价低于1.1,可能出现小麦替代玉米情况,比价低于0.93左右,将出现大规模替代现象。据了解部分大中型猪饲料企业中小麦对玉米的替代比例达到30%-40%,肉鸡饲料企业的小麦替代比例高达50%。其中,华北黄淮及南方部分饲料企业的小麦采购量已超过玉米。

图表6.       小麦、玉米比价

数据来源:布瑞克

四、新年度种植情况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5月份预计,2016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717万公顷,较2015年下降94.7万千公顷(约合1420.5万亩),降幅2.5%,播种面积下降主要体现在东北四省区和河北省。

目前东北地区春玉米处于三叶至七叶期,部分地区进入拔节期,前期东北地区出现强降雨,而拔节前后玉米对水分需求最为迫切,土壤墒情良好,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部分地区虽有冰雹等灾害天气,但影响范围有限;黑龙江大部气温偏低1~2℃,对玉米生长有一定不利影响,整个东北地区玉米长势良好,好于去年同期。前期降雨偏多造成部分地区玉米播种延后,积温偏少影响了玉米生长,但近期气温快速回升,关键时期气温上升有利于提升玉米生长。

图表7.       东北地区降雨量及累计降雨量变化

数据来源:USDA

五、玉米政策转向

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结束改为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今年国务院决定在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6月17日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补贴政策的基本安排是:一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即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同时中央财政将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给予一定补贴,并鼓励地方将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保障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二是定额补贴、调整结构。在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对各省(区)亩均补贴水平保持一致,补贴基期也在一定年限内保持不变,充分发挥价格对生产的调节引导作用,体现优质优价,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中央支持、省级负责。根据国务院有关决定,中央财政将一定数额的补贴资金拨付至省级财政,并赋予地方自主权,由各省区制定具体的补贴实施方案,确定本省区的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等。四是公开透明、加强监督。补贴操作应当坚持公开透明,地方政府拨付补贴资金等应当充分利用此前粮食直接补贴的工作基础,自觉接受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切实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将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兑付给玉米生产者。政策调整初期,加上目前大宗农产品其他种植收益同样偏低情况,农民可选择种植其他品种较少,总来看新的2016/17年度玉米播种面积虽然出现一定下降但调减影响有限,布瑞克初步预测2016/17年度国内玉米产量为2.2亿吨,玉米供应仍出现过剩,后期最终产量更多需要关注6月末至8月份玉米关键生长时期天气情况。

截止目前国内玉米供应主要依靠轮换粮、超期粮等政策粮为主,5月进口数据显示,玉米及其替代物进口量为294.7万吨,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21%。2015年9月1日起,商务部将大麦、高粱、DDGS纳入自动许可,2016年1月,又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市场有传闻今年9月份以后中国可能启动双反,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额度可能在10%-20%),DDGS进口将进一步收到限制,玉米及其替代物进口将出现一定幅度的的下降,在新粮上市前国内玉米市场将主要依赖政策粮供应。正常调控主要是为了从经济角度限制玉米及玉米替代品进口及保证国内玉米供应,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过快,随着国家持续拍卖该地区流通偏紧局面将改变,价格出现下跌概率也随之增加。

文末可以留言评论哦!

原创申明:本文由布瑞克农业数据原创,@2015 布瑞克保留所有权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