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体质,食物来养生
平和质 阴阳气血调和, 体型匀称健壮, 面色、肤色润泽, 目光有神, 精力充沛, 饮食正常, 睡眠良好, 二便正常。适当地调养气血,食药如大枣、玉竹、百合、枸杞子、山药、莲子、芡实、乌鸡、龙眼肉、黄精、薏米等。
气虚质 表现为元气不足, 精神不振, 头晕眼花, 面色偏黄或偏白、嘴唇颜色浅, 气短懒言, 语音低弱, 肌肉松软不实, 易出汗, 舌淡红、边有齿痕, 脉虚。易患感冒、咳喘无力、脱肛、重症肌无力、子宫脱垂、心悸、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等疾病。食当益气健脾, 养肺益肾。如粳米、糯米、小米、白扁豆、茯苓、大枣、沙棘、山药、莲子、芡实、黄芪、人参、党参、西洋参、白术、龙眼肉、甘草、乳鸽、蜂蜜、黄豆、豆腐、牛肉、鸡肉、鹌鹑蛋、土豆、胡萝卜等。
阳虚质 人多体胖, 肌肉不壮, 畏寒怕冷, 手足不温, 喜热饮食, 面色淡白, 嘴唇颜色淡, 精神不振, 容易疲倦, 睡眠偏多, 毛发易落, 小便清长, 大便稀溏, 性欲低下, 易出虚汗, 夜尿偏多, 舌淡胖嫩, 脉迟沉。易患阳痿滑精、子宫寒冷不孕、痛经、痰饮、肿胀、泄泻、夜尿频多、小便失禁等。食当温脾养肾, 助阳化湿。如核桃仁、干姜、羊肉、羊肾、猪肾、鸽蛋、牛肉、韭菜、菟丝子、辣椒、葱、蒜、芥末等。忌食生冷寒凉之品, 如西瓜、梨、藕、苦瓜等。
阴虚质 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 喜欢冷饮, 面颊潮红或偏红, 皮肤干燥, 口干舌燥, 容易失眠, 经常大便干结, 小便偏黄, 眼睛容易干涩, 舌红少津, 脉细数。一般体形偏瘦, 易患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虚劳、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疾病。食当补益肝肾, 养阴降火, 安定神志。如桑椹、芝麻、阿胶、甲鱼、鸭肉、枸杞、黑木耳、银耳等。不适宜辛辣刺激、温热香燥类的汤膳。
血虚质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 唇色淡白, 心悸失眠, 多梦, 头晕眼花, 视物模糊, 两目干涩, 手足麻木, 关节活动不利, 肌肤干燥, 发痒, 舌质淡, 脉细无力。妇女易患月经量少、延期、甚至闭经等疾病。食当养血补血, 兼以补气。如龙眼肉、黑芝麻、阿胶、桑椹、荔枝、黑木耳、枸杞、黑米、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红糖、乌骨鸡、菠菜、番茄、黄鳝、黄豆、花生等。
痰湿质 精神倦怠、身体乏力、多汗无力、胸闷痰多、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一般形体肥胖, 易患咳喘痰多、大便清稀、四肢水肿、小便不利或者混浊、关节疼痛、肌肤麻木、女子白带过多、消渴、中风等疾病。食当健脾利湿, 化痰泄浊。如薏米、杏仁、砂仁、扁豆、白果、赤小豆、萝卜、梨、丝瓜、冬瓜皮、五指毛桃、陈皮、海带、海藻、金橘、荷叶、枇杷等。慎食肥甘油腻、厚味滋补之品, 忌食乌梅、石榴等。
湿热质 面垢油光, 易生粉刺、疮疖, 口苦口干, 眼睛红赤, 身重困倦, 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 小便短黄, 男性易阴囊潮湿, 女性带下增多, 舌质偏红、苔黄腻, 脉滑数。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疾病。食以利湿清热为主。如赤小豆、薏米仁、莲子、苦瓜、茵陈、绿豆、空心菜、西瓜、黄瓜、、冬瓜、丝瓜等。不宜食用羊肉、鳝鱼、韭菜、生姜、辣椒、酒、胡椒、花椒、蜂蜜及火锅、烧烤之品。
血瘀质 面色晦黯, 皮肤偏暗, 容易长斑, 头、胸、胁、小腹、四肢等部位会出现刺痛, 性格抑郁, 健忘, 舌质紫黯或有瘀点, 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 脉涩。易患痛经、闭经、血证、癥瘕等。食当活血散结, 行气, 疏肝解郁。如桃仁、山楂、黑木耳、海带、紫菜、月季花、玫瑰花、红花、三七、萝卜等。慎食雪糕、冰淇淋、冰冻饮料等寒凉之品。
气郁质 精神抑郁, 忧虑脆弱, 多愁善感, 面色苍暗或萎黄, 胸胁胀痛或窜痛, 嗳气呃逆, 咽间有异物感, 乳房胀痛, 小腹胀痛, 月经不调, 痛经, 大便多干, 舌淡红, 苔薄白, 脉象弦细。易患脏燥、梅核气、郁证等病症。食当疏肝理气, 消食醒神。如山楂、佛手、代代花、青皮、玫瑰花、大麦、荞麦、高粱、萝卜、陈皮等。慎食寒凉之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