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徐广忠||老姑(散文)

    主编:非   
前几天晚上,我接到老姑家表姐的电话,她哭着告诉我“我妈去世了”。我听到这个噩耗眼泪还是止不住流了下来,虽然有很远的路程,我还是决定回去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于是购买次日最早的高铁票。
奶奶共生下父亲和老姑兄妹七人,老姑最小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我们的。老姑出生于1932年7月30日,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生育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如今已是儿孙满堂甚至连重外孙都有了。老姑虽90岁高龄了,但她的离世还是让亲人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第二天我启程回老家,与我同行的还有表姐的小儿子,我俩的话题都是关于老姑的。外甥说:我姥姥这辈子没少受累受苦,她在那个村子偏僻缺水没电,买东西也得到十公里外的供销社去买,原来不通班车,坐车也要走十公里。我说是的,改革开放前生产队劳动日值低,收入少加上人口多挺困难的。说着说着,勾起了我的好多的回忆。
老姑家距离我的老家只有八公里,由于两个村子分散在两个乡镇,且中间隔着一座大山,没有公路只有很窄的一条山路,只能走小胶车或摩托车。在我的记忆中,老姑除了红白喜事外平时很少回娘家。
有一年正月初三,我们陪父亲、叔叔打扑克,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有人报告老姑回来了,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二表哥,我们都收场不玩了陪老姑说话。原来老姑这次回来是让二表哥跟着父亲学木匠,他们村子没有木匠,打家具还得到外地请木匠;还有就是生产队劳动日低,她们家劳动日不少,年末分红拿不了多少钱,给儿子娶媳妇盖房子都需要钱。父亲把木工活的艰难困苦说给老姑和表哥,这活太累你看我的手臂都伸不直,胳膊弯曲得洗脖子都够不着,学徒第一年买工具的也挣不到啥钱,锛凿斧锯的使用不当还会伤着身体。老姑还是决定让表哥学这门手艺,所以父亲答应正月十六就领着他出外干活。
一九八八年正月初六,我和侄子赶着马车到老姑家,说四姑回娘家了,我们接您回去让父亲、叔叔、四姑兄妹团聚呆一段时间。在老姑家吃过午饭把老姑接回来,这是老姑出嫁以来住娘家最长的一次。在娘家住了近一个月,回去时我们给老姑买衣服和鞋袜,老姑穿上年轻了好多。那时老姑不到六十岁,距今有三十多年了。今天她老人家却离我们而去,怎不叫我们伤感呢?
老姑一生勤劳节俭,由于住在山沟里吃粮不成问题花钱困难,她就在杏核成熟季节领着孩子打杏核卖钱给孩子买衣服、买上学的学习用品。那时到大山打杏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得从山坡的杏树上一个一个把杏摘下装入袋子,背下大山装到马车拉回家里,再扒出杏核晾干,拉到十公里外的供销社卖掉。可以想象我们出去旅游不拿东西下山还困难,何况背负近百斤的山杏呢。除了摘山杏还挖过药材,卖钱改善生活。就这样给三个儿子盖上房子娶上媳妇。
老姑的节俭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据表姐回忆,老姑为了省钱一般不买现成的衣服和鞋,都是买布料自己做。老姑白天到山上干农活,回家后除了做饭就是给一家人做衣服和鞋,有时晚上做到深夜。那时他们村没有通电,就点着煤油灯做针线活,那微弱的灯光只照亮周围一点,所以老姑最近几年眼睛不是太好,与点煤油灯熬夜有直接的关系。老姑靠着惊人的毅力让一个七口之家吃饱穿暖而且还有结余,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是奇迹。
虽没有开追悼会,本村小队长的讲话是对老姑一生的总结:她十九岁来到我们村,勤劳善良、孝敬公婆、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勤俭持家。
瞻仰老姑的遗容时,看到她老人家和善地闭上双眼,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我默念:老姑,安息吧!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徐广忠,内蒙古赤峰市翁旗人,中学高级教师,现退休在家。
(0)

相关推荐

  • 想念老姑

    这个冬天特别冷. 1月4号给表姐打电话,听她说老姑身体不是太好,一直在床上坐着,很少下床.老姑今年已经78岁了,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腿疼这样的慢性疾病.可能是天气太冷的缘故,她不愿意下床.表姐说带老姑 ...

  • 亲情里流淌着浓浓的暖意——怀念我的姑母曹桂枝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曹昱 频繁的秋雨,让八月的北京城已经感触到丝丝寒意.望着窗外氤氲环绕的西山,我想起了我的姑母. 生活在许昌市光明路的一 ...

  • 【文化宁海】寸草心(连载下)

    作者:叶元丰 1961 8月 力洋 大邱村 1961年8月底,我们全家9口人迁回大邱村.我转学到力洋小学上四年级,三弟在孔镇庵(木勺庵)小学上二年级.大队干部允许父亲发挥技术作用,搞个体副业. 大哥挑 ...

  • 家长里短:有娘才是家,姑在亲情长(作者 箫笛)

    读小学的某一年暑假,我与弟弟被父亲送到二姑妈家住了好多天.二表哥比我大三四岁,整天带着我们玩,他们那个地方种植水稻,沟渠很多,我们整天跟在他后面,下河游泳,捞鱼捉虾,也整个村子跑,晚上看露天电影,也跟 ...

  • 中年人的故乡

    笔能按:这是一篇有意思的文字.作者时隔二十年才重返故乡一次,却又飞也似的逃离故乡,何故?一日的逗留,匆忙的行走,所见之人实多,所历之事实繁,却处处惜墨如金,这种逃离式的叙事,值得读者深思.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父亲(散文)

    父亲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我的父亲徐久海,1921年11月30日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的一个小山村,1991年3月21日去世,享年70岁.回首父亲一生,有悲伤,有喜悦,有屈辱,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赤脚医生(散文)

        主编:非   鱼 天刚亮,祖孙俩出门刚走出大门,迎面碰见一个身背药箱的人回家.爷爷开口说:"大脑袋侄子,刚出诊回来?"脑袋是大,怎么老叔不服呀?不信咱爷俩找石头把脑袋砸开,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老宋(散文朗诵)

        主编:非   鱼 老宋要回家了,我无法用语言安慰他,只是早早地去他租住的房子,帮他收拾一下东西.谁知道我还是去晚了,别人都帮他收拾好了,我就帮助他提一个包,把他送到火车站.由于疫情的原因,只能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徐氏家谱》跋(散文)

    <徐氏家谱>跋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中华民族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与地方志.国史并称三大历史文献,可见家谱的重要地位.家谱者,上究姓氏之源.祖宗之始.坟茔之处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文革趣事(散文)

    文革趣事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人死有几股 一看这题目,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我慢慢道来. 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什么有好多冤案,就是因为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可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子欲养而亲不待——忆“远行”的母亲(散文)

    子欲养而亲不待 --忆"远行"的母亲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每次进家,母亲总是特别高兴,"儿子饿了吧,妈给你做饭去."不一会,一桌可口的饭菜就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一队之长(散文)

    一队之长 作者:徐广忠     主编:非   鱼 早晨六点刚过,从房申沟村西地的草房里急匆匆地走出一位老者,年纪六十多岁,约170厘米身高,赤红脸,一脸的络腮胡须.此时嘴里还嚼着最后一口饭,一边走一边 ...

  •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有趣的“车贴文化”(散文)

        主编:非   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富裕了的国人住上了楼房,买上了轿车,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现在你不论住在哪个城市,目之所及到处都是车的世界,什么地下 ...

  • 【望安山文学】高忠德||你是我的城池营垒(诗歌)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 作者:高忠德     主编:非   鱼 自从遇见你 我便丢了心 总想逃出那份恐惧 你却成了我 城池堡垒 插翅难飞 只得乖乖缴械投降 在你温柔的怀抱里 好像喝醉了酒 热闹非凡时 总想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