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相见是缘,聚则爱离则释,不执着,过好当下

佛家说一切相见都是缘分,万千人中,为何我们独独可以相遇,相见,甚至相知呢,这冥冥之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天意。

缘分在普通人那里很难说清楚,大家凭的是当时的感觉,抑或是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以及总体印象。但在佛家那里,缘分是跟空性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缘起性空,就是认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万物在一起因为缘起而聚,又因为缘灭而散,这跟自然世界中的物质粒子一样,聚散本就是人生的常态,不可执着。因此在缘起性空之后,作为有意识的主体,我们要接着往下深度认识,知道诸漏皆苦、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中所蕴含的世间真理。虽然涅槃寂静常人难以企及,但是这三个要点如果努力修行精进的话还是可以做到的。

从缘起性空衍生出的这三个要点可以作为人生的参考,生活得好不好,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认知了解。

诸漏皆苦:世间的事情都是痛苦的,人生充满了苦难,人生到最后留下的乐少苦多,如同记忆残缺中的梦呓。

诸法无我:世上没有常住不空的事物,也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万物都在流转变化,方法和工具都是外在的手段,无我,不执,才是提升境界的必备。

诸行无常:人类的行为没有常性,固定性,那些属于经验和情感领域的事物无法真正把握。因此放下一切,才能摆脱苦厄,去除我执,才能喜乐自在。

通过认识这些,我们了解到,空性才是自我本质,不懂空性会对我们认识世界造成很大的阻碍,让自己的意识无明困顿。既然万物处于流变之中,无物常驻,那我们就应该放下自我,进入到宇宙大循环之中,把自己像一条小溪流一样最终归融于大海。

由于现实的遮蔽,我们很难一下子认识到事物的空性。在平日的琐碎中,我们的五官感受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象,而非真相和本质。在《金刚经》中,佛祖一开始就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指出了世人的错误,那就是把假有当真有,把表象当真理,把外在的形色变化当做认识世界的根本,这在我们认识的道路上完全是南辕北辙。

人之所以活得痛苦,不仅在于自作自受,自找苦头,看不到自己纠缠在自我的小世界里诸多烦恼和过重的得失心,更在于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执着于低俗的欲望当中。一旦沉迷,痴迷,人也就看不清向上的可能。除了物质,人应该更好地追求灵性生活。

所以,不要执着,珍惜当下,从眼前做起。不执迷,不抱怨,远离无明恶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