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淹没的五代史和《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是我们这里高中必学的课文之一,从前学的时候,对《伶官传序》没有什么印象,但却记得这个名字,可能“优伶”二字与官员联系起来,就会别有趣味。它出自欧阳永叔的《新五代史》,它诞生时,自然是在北宋了。
历史我们提朝代,总会说唐宋元明清,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鲜少为我们所提及,因为它只有短短的53年的历史,却换了14任皇帝,成立过5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有的朝代都是刚刚稳定就战乱四起,功绩也没有多少,可能这样就会被忽视。
我高中学的是文科,很喜欢历史,但关于五代十国的记忆几乎为零。欧阳修这一《伶官传序》浅显提及几句,我们也不是很懂,整个的高中时代就这样过去了。
直到要讲这门课的时候,才去了解,竟然也比较有意思。
我一开始看晋王李克用给他儿子三支箭嘱托他要报仇的时候,那个人物关系就比较复杂,“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所以我就画了一个人物关系图。
梁王,叫朱温,也叫朱全忠,本来是黄巾起义的将领,结果见风使舵投降了唐朝,跟李克用做了同事一起剿灭黄巾军。后来他们俩都立了功,朱温被封为梁王,李克用被封为晋王。这俩人都比较有野心,想在朝廷里边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就争名夺利、明争暗斗,最后成了仇人。梁王这个人野心比较大,后来灭了唐,建立了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后梁。
燕王呢,叫刘仁恭,本来是个小官,可能觉得自己在这个小官任上做到底也不会有太大的升迁,就去投奔了李克用。李克用呢,也觉得这刘仁恭可用,就提拔他,推荐他做了一个更大的官。但是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刘仁恭又背叛了李克用,去投了梁王。梁王称帝后,封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为燕王。
然后是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他和李克用俩人称兄道弟,就商量着一起去攻打梁王。结果他是明面上跟李克用好好好是是是,私下里却派使者跟梁王修好,也背叛了李克用。
古人最恨背叛,所以成了仇敌。不过反过来看,这个李克用自身的性格可能是有问题的,有能力是一定的,但为人处世方面尚有欠缺,因为和一个人成仇也就罢了,居然一连三个都成仇,他的手下他的兄弟都跑到敌人阵营里去了。他唯一还剩下的优势就是有儿子。
在古代这样一个父权和夫权的社会,父亲说话,对儿子来说是命令,是必须服从听从的,所以在复仇报仇的激励下。他的儿子李存勖励精图治,开始报仇,把燕王父子和梁王君臣都祭了祖庙,平定了天下,建立后唐,史称庄宗。
结果呢,这仇人灭了,天下太平了,李存勖居然开始不干活了。他喜欢优伶,喜欢唱戏的乐工。有爱好本没错,但沉溺于此,不务他的正业,他就开始岌岌可危了。在这个时候,他的皇后开始干政,听信谗言,杀了肱骨大臣郭崇韬,顿时朝廷上下人心惶惶,都不知道这朝廷里的活该怎么干。
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士兵叫皇甫晖奉命戍守一个小城,到期之后,人家还不让他走,还让他守个小城,结果他心生不满,就开始犯上作乱,杀掉部将,拥立他比较信服和喜欢的一个将领赵在礼为帅作乱。
一处作乱也就算了,平了就是。结果李存勖宠幸的一个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认为这不关自己的事。所以起义军就攻破了邺城。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看着皇帝没有什么铁腕手段,就纷纷起义。皇帝只好匆匆忙忙带着人向东逃窜。
皇帝宠幸的伶官用不了,他只好派他老爸的养子李嗣源带兵去平叛。结果他这兄弟一平叛不要紧,他兄弟也反了。这一下就跟釜底抽薪一样,彻底让李存勖失了分寸。没人可用只好自己上,带兵亲征。本来三天不练都手生,这李存勖都安逸享乐了多久了,他的本领还能好到哪里去,所以结果必然也是失败。
感觉这李存勖跟他老爸绝对是有遗传,他老爸跟外人不对付也就算了,他倒好,他的家人,皇后,兄弟,宠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到了火烧眉毛还跟着起义跟着不发兵。李存勖也是不会用人,而且跟家人的关系处得大概也不怎么滴。
在出逃过程中,还没等到见着反贼,李存勖身边的军队就散了一大半,后边只剩下一点点人的时候,他和身边的将领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问他的将领该怎么办,他的将领只好跟他表忠心,古代人把头发看得跟自己性命一样珍贵,他的将领割发代首,跟他说,我们一定誓死保卫您。虽然很感人,但是没啥用,所以君臣两个就抱在一起哭,怎么看怎么心酸。
后边的结局也了然,就是他所喜欢的伶人,几十个伶人,见风使舵围困他,把他射杀,从此后唐灭国。
了解到这些,突然感觉这篇文章就很生动,欧阳修短短的写了四段,这样简单地概括了李存勖意气风发和身死国灭的前后境遇。很凝练,文忠公是真的要讽谏,北宋内忧外患,内有土地兼并,外有澶渊之盟不败而败,一个文人当然看不下去。所以经世致用更是他的追求。他想警醒统治者看到李存勖崛起和衰落的原因,崛起是因为励精图治,衰落是因为贪图享乐。
他很清醒地看到了根本的原因,出了问题不能怪别人,而是要看自己究竟哪里做得不好。古代有一个局限,一直说美女误国、伶人误国,到了欧阳修这里倒是才真正的醒悟。所以统治者真正应该反思的,应该做的,是找出自己的问题,加油搬砖啊!
所谓“得天下易,守江山难”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所以在欧阳修这里,我既得到了“以文明道”的启迪,又得到了历史兴衰的普及,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时光之旅。
以史看人,以史造己,我们都要在不断地认知中得到反馈,让自己慢慢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文|京华
图|京华
编辑|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