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早睡早起最能使美丽的脸鲜艳,并降低胭脂的价钱——至少几个冬天。”这是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一句名言,睡眠不仅是女性皮肤的保养品,也是身心健康的必需品。夜晚处于睡眠状态的我们,每一分钟都在恢复自己的健康,可想而知,一旦失去睡眠,那会是多大的损失?但是现代人,越来越容易失眠了,夏季尤其是失眠的高峰期。许多为人父母的中老年人,年轻时含辛茹苦养育儿女,老来还要忍受失眠的折磨。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迟迟无法入睡,或是睡到半夜突然惊醒,或是不停地做噩梦,第二天醒来头痛欲裂,精神恍惚,这些都是常人感受不到的巨大痛苦。而现在正是三伏天,虽然是艾灸的旺季,但也是失眠的旺季。
为何一到夏天,就很多人失眠?这里面原因很多,但主要还在于心肾不交。夏天心火旺而肾水虚衰,容易带导致心肾不交,而导致失眠。如果人的心火上炎,肾水下行,就形成心肾分离,造成人到晚上想睡睡不着,白天又特别疲倦,两腿发沉,导致对身体的透支!什么是心火?中医认为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的太阳,称为“阳脏”或“火脏”,心主要以阳气为用。心阳有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但阳气过了就是火,心火本质上就来源于心阳。与心阳对应的是心阴,起到协调牵制心阳的作用,避免它太过活跃,从而维持了我们心的活动平衡。但到了夏季,阳盛于阴,夏又属火,心又主夏,所以心阳比任何时候都更旺盛。当心阳过旺,心阴不足,不能牵制心火下降,就会滋生心火。导致人体失于凉润、宁静,可导致血液运行加速与心神不宁,出现心慌、心烦、失眠等症。就像身体里有提一团火焰在燃烧,让你的心无法平静,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平息心火,失眠便无法遏止。
《血证论》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怎么降才能降心火呢?最合理的办法是通过穴位,穴位是身体的大药房,刺激一些特定穴位有助于平息心火。比如下面这些穴位,就有很好地化解心火,安神定志的作用:安眠穴属经外奇穴,手掌伸直,并拢手指,以小指顶耳垂,中指头所在位置即是安眠穴。顾名思义,它有助于调理失眠、焦虑等,还用在调理精神疾病。
失眠的问题主要出在心,然后才是其他脏腑,所以选用的穴位必须对心有安抚作用,它就是内关。内关穴是安心大穴,失眠首选,除去改善失眠症状外,对于郁证、癫狂、晕车、呕吐、心痛、胸闷、心悸等病症也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穴位出自于《针灸甲乙经》。神,是指心神;门,出入的门户。刺激神门穴,具有宁心安神、清心调气、益心通络的作用,非常适合睡眠不好的人。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交通阴阳,启闭开窍。疏通这个穴位,能活跃肾经内气,引导人体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使心肾相交,引降心火。此外,还有空还可兼顾心俞、肾俞,交通心肾。
安眠、神门、内关、涌泉,都有助于平息心火,穴位已经有了,现在的问题是,这几个穴位怎么用、怎么疏通,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按摩是常见的穴位刺激方法,优点是简单便捷,但效果相对来说不够显著,需要够长的时间才能显著起效。
比起单纯的按摩,艾灸更加直接有效,不过艾灸的繁琐、耗时间,以及艾烟、烫伤,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01.百合莲子粥
取干百合、莲子(带芯,水中泡发)、冰糖、大米。干百合、粳米、莲子一同放于锅中熬煮,快熟时加入冰糖。此粥清热养阴、润肺安神,适合失眠多梦伴心火旺盛、焦虑烦躁者食用。
02.酸枣仁粥
酸枣仁末、粳米。先将粳米煮熟,再下酸枣仁末煮5分钟。具有养心安神、宁心止汗的作用,适合失眠、多梦、心悸、心烦、体虚多汗者食用。
03.甘麦枣藕汤
莲藕、小麦、甘草、红枣、盐。将小麦洗净,泡水1小时;红枣泡软,去核。将小麦、甘草、红枣加水煮开,再加莲藕小火煮软,最后加盐调味。此汤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气色不佳的失眠者。失眠虽然听起来无害的疾病,但是却在无形中折磨身体。上文我们简单的讲了些降心火失眠的调理方式,希望通过这些了解后你也能拥有一个好梦。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