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先生的文房用具
著名画家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于昨晚以9.31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最贵的中国艺术品。今日关于齐白石主题的消息刷爆微信朋友圈,于是笔者转载一篇前年所写齐白石先生所用文房用具的文章。
本文在一鉴斋新浪博客中名为《缅怀齐白石先生(二) —— 齐白石先生的文房用具》
1957年,齐白石在北京逝世后,国家为其组织了盛大的公祭仪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出席,为他一生的荣耀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此后的1958年1月,在北京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齐白石遗作展览》,进一步宣传和介绍了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著名画家傅抱石在看了展览后说:“真是‘洋洋乎,大观哉’,俨象一所艺术学校;规模之大,影响之巨,感人之深,毫无问题,中国画史上是没有前例的。”此展览后不久,国家决定建立“齐白石纪念馆”,家属将《遗作展览》中的作品以及其它书画、画稿、诗稿、信札、游记、自传、三百石印等一起捐献给了国家,这之中还包括一些画具、生活用品和奖状、贺信、照片等。在筹建“齐白石纪念馆”的过程中,设计和制作了纪念馆的建筑图纸,并从社会上购买和征集了一部分作品。有关人员对馆藏的作品进行了登记编目,特别是对未纪年的作品进行了鉴定。但是后来“齐白石纪念馆”工程下马了,原纪念馆中的藏品,悉数移交北京画院保存。此后这批作品无进无出,为了完善保存,北京画院封存了这批作品。现在每幅作品均保存有原“齐白石纪念馆”1959年的签条。因此,北京画院成为收藏齐白石先生作品最多的官方机构。
2005年9月,北京画院美术馆开馆。馆内辟齐白石纪念馆,长期陈列北京画院所藏的齐白石作品,并分为十个系列专题陆续陈列展出。因此,北京画院所藏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也得以让世人欣赏。
最让笔者关注的是依照齐白石先生在北京雨儿胡同的故居复原的画室。室内所陈列的画案、毛笔、砚台、眼镜、橱柜等所有实物,均是白石老人生前用过的原物。画碟内的颜色,也是齐白石先生绝笔时的余色。这间复原的画室,直观呈现了齐白石先生晚年的生活状态。
先看看齐白石先生用的墨。看墨的板式,当是民国时期正六棱柱体的“龙翔凤舞”墨。此墨板式,在上世纪70-80年代,多用于制作低档的炭黑墨。因此有很多人据此认为,齐白石先生用的都是低档墨。
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其磨口,有断口部分光亮如镜,可见墨质之细腻。
笔者有锭民国时期正六棱柱体的“龙翔凤舞”墨残墨,曾有试墨,墨色也不亚于一些晚清的文人定制墨。
磨口不错,可见用胶还是不错的,杵得也到位。由此可见,虽然这类墨并非上等之作,但也绝非当时的低档墨。
齐白石先生用砚,有过不少介绍,说他最喜欢用的就是这样带盖的单打砚。这方曾有说明为端砚,一般多用宋坑制作这类砚。以前的老宋坑,虽不及上三坑,但还是远比今天的沙埔宋坑要好。齐白石先生另有一方老坑端砚,非常珍惜,鲜见使用,后赠于毛泽东主席。
下图这件当是件白釉瓷笔添,本文第一图及倒数第二图齐白石先生创作照里,皆有使用。
下图这件笔搁,虽不算雅,但却实用。本文最后一图中齐白石先生有使用。
下图这件竹雕笔筒,与第一图中笔筒也非常相似,当是第一张照片中这件。可惜,照片中另一件更大的笔筒未见陈设展出。旧时,文人实际更喜欢这类老竹雕的笔筒。
下图这件笔洗,在本文第一图及倒数第二图齐白石先生创作照里皆有出现。
下图中,在书案的一角,陈列着一个体型硕大的刻铜盒。
铜盒左侧刻有白石老人题字:“壬辰秋八月,九十二岁,白石画,崔明良刻。”
由陈列所见,齐白石先生身前所用文房器物虽鲜有上等之物,但也多为中档器物。据称齐白石先生对笔、墨、纸十分爱惜,他成名后虽然经济上比较宽裕,但连包宣纸的纸皮都不舍得扔掉,全部留下来打草稿。这可能与他早年出身贫赛生活清苦有关,更加懂得珍惜和节俭。
下面两图皆为齐白石先生在画室创作照片。
参考阅读:
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一鉴斋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