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钩沉:“大生产”香烟改装经过】
1950年的时候,沈阳卷烟厂生产的“大生产”牌一级卷烟曾使用过锡纸作为内包装纸,但均为进口。当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我国的锡纸制造业还非常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再加上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卷烟用锡纸供求十分紧张。鉴于此,东北区专卖事业管理局规定,东北各烟厂所生产的二级卷烟内包锡纸一律取消,改用其他纸类代替。后来,又取消了“大生产”牌一级烟的锡纸包装。
——根据《辽宁烟标大观》主编,辽宁省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原主任、辽宁省烟草专卖局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初昭伦先生介绍:下面这枚没有厂名的白山黑水《大生产》烟标就是当年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专供烟。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打响,沈阳卷烟厂生产的“大生产”牌卷烟作为特供烟来到朝鲜战场,并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喜爱。但取消内包锡纸的“大生产”牌卷烟,由于抗干、防潮能力弱,受朝鲜前线气候、志愿军驻地和保管条件的限制,时常发生卷烟发霉现象。同时,在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常与朝鲜人民军往来,“大生产”牌卷烟作为招待用烟,虽质量很好,但取消内包锡纸后,也影响了卷烟包装美观。
1950年11月21日,于繁忙的军务、政务中,正等待前方战报的毛泽东,抽空批阅了食品工业部部长杨立三送来的一份关于国内卷烟业发展状况报告。报告上,毛泽东亲笔批示:“所有党政人员一律不要用外国及外商的纸烟,亦最好不吸私营纸烟。”批示寥寥数语,却成为新中国卷烟业格局发生巨变的前奏,更为“大生产”牌卷烟的锡包改装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一直关注国内卷烟业发展状况。1950年初,他就曾向杨立三等人“抱怨”国产卷烟质量不够好:“现在做的纸烟质量总比外国人制造的要差,要拿点好烟招待外宾,但纸烟两面没有中国字,都是外文,很不好。要一种较好的烟出来,不用一个外国字。”
根据毛泽东对卷烟业发展的指示,1952年9月16日,东北专卖总局同意沈阳卷烟厂制造一批锡纸包装“大生产”牌卷烟,以供应国庆节前人民志愿军之需,但不准销于市面。
1953年,东北区专卖事业管理局考虑到取消内包锡纸的卷烟,常常发生质量问题,于是决定东北各烟厂生产的特级、一级、二级卷烟内包装纸又全部改回用锡纸包装,锡纸由华铝铜精厂供给。自此,“大生产”牌卷烟重新使用锡纸作为内包装纸,并再度得到广大卷烟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资料链接:《毛主席曾经爱吸的大生产》
1958年2月13日上午,毛主席来到抚顺西露天煤矿视察,在煤矿负责人的簇拥下走进了接待室。刚一落坐,毛主席一眼就看到旁边桌上的一盒“大生产”牌香烟,便毫不客气地拿起来,打量了一下,称赞说:“大生产牌的,好啊,抽一支。”毛主席一边吸烟,一边听取汇报……。
40年过去了,当年毛主席吸过的“大生产”牌香烟,如今已成为东北地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抚今追昔,烟草人不禁想起了大生产烟在岁月的长河中曾历尽沧桑。
1948年11月,在辽沈战役的炮声中,古城沈阳解放了,成立于1908年的沈阳制烟厂也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国家成立了“东北烟酒总公司”,接管了国民党“东北生产管理局”所属的几家烟厂,统一建立了新的沈阳制烟厂。由于连年战乱和国民党撤退前的破坏,烟厂已是满目疮痍,无法生产。党组织委派老八路出身的刘宁一的夫人李淑英任第一任厂长。李淑英到厂后,深入工人中间,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依靠骨干,抢修设备,收购烟叶,采购盘纸,仅仅几天时间就迅速恢复了生产。
卷烟机开动了,但生产的还是敌伪时期的老牌子,这引起了李淑英和广大工人的思考:新生的制烟厂应该有自己的新产品、新牌子。当时的沈阳乃至整个东北解放区,为了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工厂开工、商店营业、学校复课,迅速掀起了一场“大生产运动”的热潮。为了配合形势,沈阳制烟厂便将研制的第一个新产品起名为“生产”。这是第一代“生产”牌香烟,商标图案是一个工人头像,精神焕发,肩扛一柄大锤,旁边是齿轮,展示了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人的精神风貌和开展大生产运动支援前线的英雄气魄。“生产”牌卷烟于1949年2月,正式生产并投入市场,由于物美价廉,深受消费者欢迎。
建国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沈阳制烟厂为进一步提高“生产”牌卷烟的质量、增加生产、扩大销路,对卷烟配方做了进一步调整,对商标图案设计也做了较大变动,并将“生产”改为“新生产”,商标底色由原来的白色改为黄色,过了一段时间又将黄色改为蓝色。“新生产”牌卷烟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但烟厂总感到原商标图案有些不尽如人意,于是又集思广益重新设计,将“新生产”改名为“大生产”,整版底色改为红色,正面是一个工人和农民并肩的头像,背景为蓝天、白云、高梁和工厂遥相呼应。“大生产”牌卷烟内在质量和香气别具一格,风味独特,投放市场后畅销东北三省及全国各地,成了当时的名牌卷烟产品。
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后,沈阳卷烟厂将头一批“大生产”香烟做为慰问品送到朝鲜战场,受到志愿军的喜爱和欢迎。指战员们将吸剩下的烟盒拆开,在背面写上杀敌立功的顺口溜和决心书,寄给家人、寄到工厂、寄往学校,以表达他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大生产”激励着多少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对全国卷烟商标重新进行审核登记,发现“大生产”牌卷烟国内还有几家烟厂也在生产。究竟保留哪家烟厂的“大生产”牌号?经过多次深入调查了解,商标局认为,沈阳卷烟厂的“大生产”牌卷烟,生产时间最早,销量最大,质量最佳,包装最为精美,不仅东北三省称好,在全国也有一定声誉,而且当时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知道中国东北有个“大生产”牌香烟,许多在东北援助中国建设的外国专家纷纷点名要求供应“大生产”烟。鉴于此,商标局决定取消其它厂家的,保留沈阳卷烟厂的“大生产”牌号。
50年代,“大生产”牌卷烟是东北轻工业的名牌产品,外宾来访、家中待客、欢庆佳节都用这种烟。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路过沈阳时,当时的东北局给毛主席配备路上吸的烟就是“大生产”。在中苏会谈时,毛主席吸的也是“大生产”牌香烟。60年代初期,国家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烟叶大面积减产,供不应求,全国许多烟厂都想法找替代料。沈阳卷烟厂为了保证“大生产”的质量,宁可减少产量,也不改变配方。70年代以后,“大生产”的质量越来越稳定,产量越来越高,一直是沈阳卷烟厂主导产品,并多次获部、省、市优质产品奖。80年代,沈阳卷烟厂虽然开发了多种新产品,但“大生产”牌卷烟一直畅销不衰。
步入改革开放的90年代,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原有的“大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工厂当机立断,决定对畅销40多年的“大生产”进行改造,新配方反复研制了40多次,新商标从前后选择的20多个中确定了一个。改进后的“大生产”牌卷烟,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商标装潢高雅华贵,投入市场颇受欢迎,市场价格扶摇直上,产量一增再增,1994年被确定为辽宁省参加国庆45周年进京展销的指定产品,并获得优秀产品奖,1995年荣获辽宁省著名商标,1996年被评为沈阳市名牌产品。目前,“大生产”已形成由精品、佳品、全包、简包等组成的系列产品。